APP下载

劳资协议对 NBA联盟竞争力平衡影响的研究

2017-07-06吴合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劳资总冠军球星

吴合斌

(山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体育教育训练学

劳资协议对 NBA联盟竞争力平衡影响的研究

吴合斌

(山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NBA劳资协议由联盟管理层制定,用以限制球员薪资,提升小市场俱乐部的经济实力来签约球星,进而提升联盟整体的竞争力平衡。研究认为影响 NBA联盟整体竞争力平衡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主导因素是球星资源缺乏与球星分布不均衡。NBA劳资协议有助于小市场俱乐部积累财富,但并不能帮助其留住或签约球星。相比受巨额合同的诱惑,多数球星更注重球队获得总冠军提升个人荣誉。从这个角度来看,劳资协议无法解决球星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NBA竞争力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

劳资协议;NBA;联盟;小市场俱乐部;竞争平衡

NBA劳资协议每6年签订一次。2005年 NBA劳资协议中将篮球相关收入(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的57%设定为运动员工资。该协议到期后,NBA俱乐部老板们普遍认为,在过去的6年中,俱乐部每年都在亏损,尤其是小市场俱乐部(小市场俱乐部是NBA劳资谈判中经常使用的相对于“大市场俱乐部”而言的一个专门术语,是NBA用以区分俱乐部经济“市场”规模的专属概念。市场大小的衡量尺度通常有俱乐部所在城市的城市规模、篮球市场规模、消费者购买力等多项指标。由于 NBA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极高,各俱乐部市场的“大、小”并非固定和绝对,同俱乐部的比赛成绩、俱乐部的市场运作成效等密切相关。在劳资谈判过程中,对于“大小”市场的区分也并非绝对对应具体的俱乐部,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而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亏损较为严重。联盟估算 2009—2010赛季的亏损约4亿美元[1]。鉴于此,2011年 NBA联盟与球员工会就球员降薪问题达成了一个新的劳资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缩减运动员薪水,让更多小市场俱乐部有财富签约球星,解决联盟竞争力平衡问题。虽然球员最终被迫同意了降薪要求,但这个由 NBA管理层主导的协议,其公正性与时效性受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质疑。NBA小市场俱乐部老板认为,2005年劳资协议仅仅能让湖人、凯尔特人、热火这样的富豪俱乐部垄断球星,获得超额利润,而小市场球队的经营状况严重亏损。那么,事实果真如老板们所述,NBA小市场俱乐部存在普遍亏损吗?如果真的亏损严重,是由于球员薪资过高导致的吗?联盟管理层认为,小市场球队亏损后,因经济实力弱而无法签约球星,球星被大市场球队垄断,从而打破了 NBA联盟各俱乐部竞争的整体平衡。那么,除了亏损,影响 NBA竞争力平衡的因素还有什么?2011年劳资协议真能提升 NBA竞争力平衡吗?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职业体育竞争力平衡

职业体育竞争力平衡是指为了满足职业体育消费者偏好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的需求,职业体育联盟通过一些强制性制度安排,以实现联盟内俱乐部在财力、竞技水平、市场吸引力等方面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竞争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保持赛事结果的不确定性,确保赛事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吸引球迷观众,提高赛事观赏价值。如果竞争平衡被打破,不确定性就不复存在,比赛这一核心产品就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2]。

1.2 职业体育的劳资关系

淖尔中的微生物和硬度对灌水器堵塞的可能性较高。淖尔细菌数6月最高,水体中藻类以硅藻、绿藻组成为主,过滤系统采用丝网+砂石过滤器(滤料粒径0.9 mm)+叠片式过滤器的三级过滤模式,田间采用抗堵型内镶贴片式灌水器。经示范区应用测定,系统运行≤65 h(可满足向日葵、玉米等主要作物灌溉运行时间)灌水器流量降低7.01%,对灌水效果影响不大。

为什么NBA整体竞争力如此不平衡呢?联盟管理层与俱乐部老板的观点认为:NBA联盟运营成本很大部分主要是支付运动员的雇佣薪水,这使得联盟中小市场俱乐部经营亏损,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吸引球星为球队效力;而大市场俱乐部会凭借雄厚的资金吸引自由球星加盟,组建超级球队,小市场俱乐部则会失去球星,导致联盟球队实力差异较大。正如NBA前总裁大卫·斯特恩指出:“感谢欣赏NBA比赛的球迷们,过去的一年是伟大的一年。可是,对球队的老板们而言,即使这样伟大的赛季,他们仍然是无利可图的。那些小城市的球队,根本就没有享受到这种乐趣。制定 2011年劳资协议的目标是让联盟的运作变得更加划算,让联盟的30支球队都能拥有竞争力。”Rottenberg提出[10],俱乐部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竞争力。即通过劳资协议,使得多数俱乐部可以留出更多的工资份额,通过高薪签约超级球星来提升球队竞争力,进而保持整个联盟的竞争平衡和结果的不确定性。Fort、Quirk等学者认为[11],劳资协议中的“工资帽”“保留条款”是一种促进联盟竞争平衡的有效机制。以上研究凝聚了俱乐部经济实力、联盟劳资条款、球星等因素对联盟平衡问题的积极影响,并为联盟管理机构实施劳资协议提供了理论支撑。虽然学者们支持了联盟管理层与老板的观点,但这些观点论据并不能充分证明联盟实施劳资条款是否真能提升NBA竞争实力均衡。

2 NBA 2011年劳资协议的具体内容

4.2 NBA联盟竞争力平衡影响因素

3.1 NBA小市场俱乐部经营状况

劳资纠纷对职业运动员与联盟俱乐部的影响举足轻重,尤其是对联赛赛事有直接影响。在 NBA劳资纠纷谈判中,联盟主要通过制定并实施工资帽、税收条款、降薪等方式来控制运动员收入,实现联盟整体利益。2011年劳资协议是在 2005年劳资协议的基础上签订的(表1),涉及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篮球相关的收益如何分配;2)工资帽的重新修订;3)合同年限以及保障条款等方面的调整。2005年 NBA劳资协议规定,球员收入分成中最多能拿到俱乐部相关收入的57%。如果球员工资超过篮球相关收入的 57%,联盟从球员 8%的保管工资中扣除。如果8%全部扣除了以后球员收入仍然超过 57%,则球员下一赛季的实际工资将按比例被削减。2011年劳资协议规定,球员总收入分别以49%和51%为上下限。将对球员工资保管比例增加到10%。如果10%全部扣除了以后还不够,老板们会去球员退休基金扣除。在保证球员获得50%的基本收入外,还会得到联盟收入和预测收入之间差额的 60.5%[3]。此外,联盟还增加了收入共享(Revenue Sharing)制度。NBA承诺维持收入共享计划,提高球员福利,并拿出相关收入的 1%金额作为新的福利,用于支付退役球员的退休金和福利。该计划NBA将会向球员工会提交。

表1 2005与2011年 NBA劳资协议比较

3 NBA小市场俱乐部经营状况与球员薪资状况

声纳图像在映射过程中损失了高度信息,光学图像中采用多视图几何原理,利用不同映射角度的图像视差关系计算目标的深度信息以恢复三维特征。但由于光学摄像机与声纳设备映射原理的差异,所以一般的基于光学的三维重建方法不能直接运用到声纳图像的三维重建过程中。根据多视角声纳图像的映射特点,本节提出一种对高度弧分段、逐级搜寻目标的空间位置的多视角声纳图像三维特征重建方法,用于恢复图像的高度特征。

NBA官方宣称,从 2005—2011年各个俱乐部每年都在赔钱。尤其是中小市场俱乐部亏损非常严重。如 NBA副总裁阿达姆·席尔瓦所述,“刚刚到期的劳资协议(2005年协议)并不是一套双赢的体系,那个协议导致我们的球队蒙受了巨额的财政损失。我们需要一套可供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使得所有30支球队有机会去争夺总冠军、支付给球员合理的薪酬以及在优良管理下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但引起质疑的是,NBA小市场俱乐部真的处于亏损状态吗?或者说,NBA小市场球队真的没钱雇佣球星吗?事实并非如此。据福布斯网站统计,2004—2010年 NBA一直处于营利状态。2004—2005赛季 NBA收入为 36.17亿美元;2005—2006赛季NBA创造的经济价值约 37亿美元;NBA在2009—2010年的净利润为 3.8亿美元。NBA小市场球队的经营状况也没有像联盟宣称的那样糟糕。以 NBA总冠军金州勇士俱乐部为例。金州勇士队老板拉科布在一次电视节目访谈中曾对 NBA赔钱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在他没有买下勇士队之前,该俱乐部自1994年起仅有1次进入NAB季后赛。那么拉科布为什么还要投资一个实力较弱的小市场球队呢?拉科布曾被问及经营勇士队效益前景时,拉科布的回答是:“哦,是的。这是一个惊人的商业契机。……看,联盟在最近 30年连续每年平均增值10%。没有理由不认为金州勇士队将增值。所以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6]

北美四大职业联盟竞争力平衡问题也可以从单个俱乐部获得总冠军次数比较出来。1980—2011年期间,MBL联盟共有 20个不同的俱乐部夺得过联赛冠军。NHL联盟和NFL联盟都有15个不同的球队夺得过联赛冠军,NBA联盟仅有 9个不同的俱乐部获得过总冠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IL-6、IL-8、IL-1β、CRP等指标对疾病恶化的预测价值。

此外,NBA联盟竞争力平衡问题也可以从单个俱乐部获得总冠军次数比较出来(表4)。从1980年至今 NBA共有11个球队赢得了37个总冠军头衔。在北美其他三个职业联盟中,NHL和 NFL联盟有15个不同的球队夺得联赛冠军,MBL联盟有 20个俱乐部夺得过冠军。从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单个俱乐部获得联赛总冠军数来看,1980年至今MBL联赛中纽约洋基队共获 5个总冠军;NFL联盟中旧金山4人队获5个总冠军;NHL联盟的埃德蒙顿油工队共获5次冠军;NBA联盟洛杉矶湖人队起赢得10次总冠军、芝加哥公牛队获得 6次总冠军、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获得过5次总冠军。可见,NBA联盟单个俱乐部总冠军分布是最不平衡的。

NBA运动员工资包括底薪与胜场贡献薪资两种。如果一个篮球运动员能够进入NBA打球,不管是超级球星,还是普通新秀都会得到合同保障的最低薪资。2015年NBA所有球员平均薪水是409.524 6万美元,是全球职业体育联盟球员平均工资最高的。除底薪之外,NBA球员还有胜场贡献工资。NBA联盟规定,运动员薪资高低取决于球队获胜场次的数量,而常规赛胜场数量主要取决于球星的竞技状态与表现。如2010—2011赛季 NBA联盟支付给30个球队所有运动员的工资为 21.76亿美元,在82场常规赛中,每个球队获胜一场平均可获得 176.9万元薪资[8]。与普通球员比较,球星对球队的胜场贡献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一个俱乐部能否进入季后赛最终夺得总冠军,球星的作用至关重要。

鉴于球星自身商业价值与胜场贡献,薪资理应高于普通球员。但受现行工资帽、工资上限制度的限制,球星的实际薪资与联盟承诺的平均工资差距较大。如在2010—2011赛季,黄蜂队前当家球星克里斯·保罗为球队创造的胜场数为18.4次(表2)。如果按联盟承诺的薪资计算,黄蜂这样的小市场球队要支付保罗3 264万美元薪资,但受2005年NBA工资帽限制,黄蜂队实际支付给保罗的工资为1 494万美元,不足保罗胜场贡献数酬劳的一半。勒布朗·詹姆斯 2010—2011赛季对热火队的平均胜场贡献次数为17.2次,按照胜场贡献工资为 30 451 927美元,但实际工资却为 1 450万美元,热火队少付詹姆斯 15 951 927美元[8]。因此,NBA支付球员(尤其是球星)实际工资远远低于球星为球队的胜场贡献工资。联盟管理层一直主张劳资谈判的目标在于维持 NBA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力平衡,力求将NBA赛事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但研究已经证实,NBA小市场俱乐部经营亏损并非事实;NBA联盟竞争不平衡并非球员薪资高所致。那么NBA竞争力平衡现状如何?影响 NBA竞争力平衡的因素又包括哪些?

道路交通水泥路面混凝土质量是行业发展竞争的关键,在施工中应该思考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将技术内容付诸于管理与施工切实行为中实现,为公路建设建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化质量保证体系。

表2 2010—2011赛季 NBA顶级球员获胜工资中实际工资与期望薪金的对比[5]

4 NBA联盟竞争力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1 NBA联盟竞争力平衡现状

关于NBA联盟竞争力平衡问题的研究,学者罗杰·塔尔采用定量测算法对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竞争力平衡值进行了测算。通过测算联盟各俱乐部实际获胜场次的标准差,对比分析得出实际标准差,最终可获得四大职业联盟整体竞争平衡的态势。如果联盟俱乐部获胜场数偏比较差值为 1.0时,表示职业联盟俱乐部之间处于均衡发展的态势[9]。但事实上,目前并没有一个联盟竞争力平衡能够真正达到1.0值。也就是说,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整体竞争实力并非是完全平衡的。其中 NFL(国家橄榄球联盟)联盟竞争力比值一直处于 1.50左右,是一个发展非常均衡的联盟;MBL(美国棒球联盟)与NHL(国家冰球联盟)各俱乐部竞争平衡力都有所提升。MBL联盟整体竞争力值由 1.91(1949—1988)提升到1.66(1980年至今);NHL联盟整体竞争力值由2.08(1949—1988)提升到1.74(1980年至今)。比较而言,在 1949—1980年期间,NBA整体竞争平衡力值为2.35,1980年至今一直处于 2.81,是目前北美四大职业联盟中竞争力最不平衡的职业联盟。

表3 1949年至今北美四大职业联盟竞争力平衡值具体情况[9]

此外,虽然 NBA经历了停赛风波,但观众对赛事的关注热情并没减弱。2011年赛季,美国ABC电台转播热火队和达拉斯小牛比赛的整晚收视率为5.6,同去年波士顿凯尔特人和奥兰多魔术队的比赛收视率相比,增长了6%。ESPN转播魔术队与雷霆队的比赛收视率为 2.3,比去年同期转播掘金队和雷霆队比赛收视率增长了36%。ESPN转播快船队和勇士队的收视率为 2.3,同去年转播开拓者和勇士的比赛收视率增长了 77%[7]。因此,赛事缩水或停赛对主要依赖广告收入的联盟管理层与老板来讲,并没有太大的经济损失。以此来看,能否留住球星甚至也不是老板们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修改工资帽降低球员薪资本身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换句话说,劳资协议是否能够真正留住球星已经不在决策考虑的核心范围之内,真正让老板们感兴趣的是压缩成本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以此为出发点的劳资谈判能否真正平衡联盟体育竞争力,以达到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的预期,自然被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日常巡查: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及时堵塞漏洞注意防逃。严防家禽下田吞食泥鳅,控制青蛙、白鹭、蛇等其它天敌危害。

3.2 NBA球员薪资状况

表4 1980年至今 NBA联盟俱乐部冠军数量具体情况

回顾NBA劳资纠纷史,自1970年联盟与球员工会达成了第一个劳资协议后,1973—1995年间NBA联盟与球员工会又签订了7次不同的劳资协议。随后,联盟与球员的劳资关系冲突逐渐升温。1998年的劳资纠纷最终导致联赛常规赛事缩水 32场。2005年劳资协议签订后,协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益冲突,保持了联赛的正常运营,但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运动员与老板之间的利益博弈。2011年,资方认为在之前的赛季中经营亏损达 3亿美元,提出坚持硬工资帽、球员工资在篮球相关收入由以往57%下降至 49%~51%。而劳方则认为资方肆意夸大亏损数额,不同意资方提出的削减工资、“弹性工资帽”等方案,双方经济利益博弈难以达成。2011年5月27日,NBA球员工会正式向美国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了诉讼,控告 NBA在新的劳资谈判当中采用恐吓和威胁等手段,逼迫球员工会签下对球员们不利的新劳资协议。最终导致 2011年 NBA赛事停摆,停赛共149天,赛事缩水到66场,是NBA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劳资纠纷事件。

从职业体育联盟的运行来看,劳资双方无疑是职业体育中最为举足轻重的利益参与方。对二者之间关系的阐释,多数文献指出:“职业体育俱乐部所有者与球员之间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利益关系,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将始终贯穿于职业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概言之,劳资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符合职业体育劳资关系根本特点的“竞争中协作”的关系,并集中体现在(俱乐部之间)竞争平衡上[3]。与此同时,当职业体育市场中存在两种垄断权抗衡时,就会发生劳资纠纷[4]。劳资双方纠纷的实质是劳资双方试图寻求一个相对合理和可接受的、更为科学的游戏规则(劳资协议),以使得游戏更加精彩、更加吸引球迷。劳资条款(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就是NBA联盟和球员工会制定的一个双方都必须遵循规则的合约,其中包括对球员工资帽以及联盟相关收入设定程序,顶薪底薪与转会规则等方面进行规范。工资帽(Salary Cap)是NBA最为知名的工资限制条款,是指球队花在球员身上的工资总额的上限。1984年这一概念被引入,工资帽的限额由 NBA联盟和球员工会通过谈判确立。需要指出的是,工资帽并非不可以突破,根据NBA的条款,一旦超出当赛季的工资帽,俱乐部需缴纳相应的“奢侈税”(Luxury Tax)。而劳资谈判的核心实质就是俱乐部老板和运动员获取职业体育运营利润的分配问题,主要涉及运动员工资总额、最低工作标准、俱乐部老板提成和运动员收入占联盟运行收益比例等问题[5]。

有学者认为[12],NBA联盟实施的劳资协议条款、收入分享制度不会改变联盟竞争实力均衡,但这些制度安排的实施能够有效地维护弱小俱乐部或财政基础较差俱乐部的财政安全。从表 4可以看出,球星(超级球星)对 NBA总冠军球队制胜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乔丹、科比、邓肯、奥尼尔、诺维茨基等超级球星除了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获得高额薪资与荣誉外,更为重要的贡献是能够帮助球队赢得过总冠军。既然球星对球队竞争力如此重要,对球星这种稀缺资源的追逐,也成为联盟各俱乐部经营的焦点。施密特·贝里对 NBA俱乐部球星数量与竞争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3]:NBA球星数量与联盟竞争力平衡之间呈正比关系。即联盟球星数量越多,NBA联盟整体竞争力就越平衡;如果哪个俱乐部能够拥有一名或多名超级球星,该俱乐部将是总冠军的潜在竞争者;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球迷、媒体、赞助商的关注。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以高度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队球员高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有数据表明,NBA球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米左右。像贾巴尔、奥拉朱旺、奥尼尔、邓肯、姚明、加纳特、霍华德这样的球星极为缺乏,这注定 NBA患有“高个子缺乏症”。超级中锋的缺乏意味着NBA将长久面临竞争力平衡的难题,而且联盟和俱乐部老板很难改变这种现实[8]。加之球星往往被某些富豪俱乐部所垄断,球星资源的配置也很难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取已知含量的药材样品(编号:11)细粉适量,每份0.1 g,共6份,分别加入一定质量浓度的单一对照品溶液各适量,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试验条件进样测定,记录离子信号强度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5。

5 劳资协议真能提升联盟竞争力平衡吗?

2011年劳资协议大大降低了球员薪资,让中小市场俱乐部更有经济实力去签约球星。那么,降薪真正能够帮助小市场球队留住球星,提高 NBA俱乐部整体竞争力吗?或者说,球星成为自由球员后,是否为了天价合同愿意继续为小市场球队效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就是放线定位,通过定位之后需要对钻机基本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选取最佳施工位置。在不影响成孔质量前提下进行拴桩,拴桩中需要合理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质量检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桩和复测[1]。

首先,2011年劳 资协 议 规定,2011—2012、2012—2013赛季,NBA奢侈税保持不变。2013—2014赛季联盟奢侈税变成按每500万美元逐级递增。仅由奢侈税线下球队分配部分不超过奢侈税总收入50%。NBA劳资协议对运动员工资上限进行了限制,但球星可以根据自己努力向老板争取更多的议价能力,进而在劳资协议谈判中签到更高薪资的合同。当球队老板提出限制主要球星薪资时,多数非明星球员更在乎的是一份较为稳定的合同,并不愿意为了球星而反对劳资协议。因此,在反对劳资降薪协议的态度上,球星与普通球员之间的立场不能保持一致,多数普通球员最终会被动接受工资帽降薪的协议,NBA老板往往会成功。这也是NBA能够成为唯一有个人工资帽的职业联盟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于球星来讲,除了获得高额薪资,一个球队能否具有获得 NBA总冠军的潜能是吸引球星的关键因素。以超级球星詹姆斯为例,他2003年加盟NBA骑士队,在他的带领下,骑士队在 2006—2010的5个赛季平均赢得 54.4场常规赛,并在2006—2007赛季打进 NBA总决赛[14]。在 2010年NBA夏季自由球员交易市场上,骑士队、尼克斯队与热火队3家俱乐部都想引进詹姆斯。为了挽留詹姆斯,骑士队提供了一份为期 4年的薪金总额为 1亿375万2 925美元的续约合同。尼克斯与热火队提出的薪资比骑士低3 000万美元,但纽约尼克斯这样大市场球队可以为詹姆斯创造更大的商业财富。如果詹姆斯在尼克斯终老,他职业生涯大约可以入账19亿 4 000万美元之多,相比之下,留在骑士则是 7亿,热火提供的薪资最低为6亿[15]。詹姆斯在接受降薪的条件下,2010年夏季最终与热火签订了为期6年价值 1.10亿美元的合同。在效力于热火的6个赛季中,詹姆斯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351万美元。但詹姆斯在热火队的6个赛季中,带领球队4次打进NBA总决赛,2次赢得 NBA总决赛冠军。对于詹姆斯这样的顶级球星,赚钱并非是他打球的最终目的,而拥有韦德与波什等巨星的热火才是他实现总冠军梦想的最佳选择。

6 结语

2011年 NBA劳资协议的实质是劳资双方围绕经济利益的一场博弈,其主要内容是限制球员薪资,尤其是球星薪资。虽然球星反对降薪协议,但劳方(球员)内部的矛盾导致最终被迫同意大幅降薪要求,收益从球员向老板转移,小市场球队老板成为最大受益者。2011年劳资协议大大降低了球员收入,提升了小市场球队的经济实力。但是,由于高额薪资对于球星,特别是超级球星选择加盟俱乐部并非决定性因素,劳资协议本身无助于小市场俱乐部留住球星,从而实现平衡联盟竞争力的初衷。2011年劳资协议的制定忽略了中小市场俱乐部本来就有经济实力签约球星和影响NBA联盟竞争力失衡的主要因素是球星资源稀缺与球星资源分配不均衡这两个基本事实,也就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联盟竞争力的平衡问题。

[1]朱亚坤.理论与评价:NBA运动员工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38-43.

[2]郑芳,丛湖平.职业体育俱乐部竞争实力均衡的基本假设及度量[J].体育科学,2009(7):29-33.

[3]David J.Berri.Did the playersgive upmoney tomake the NBA better?Exploring the 2011 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 in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Finance,2015(7):158-175.

[4]贾珍荣,王斌,吉家文.NBA停摆事件的反思与启示:一个三方机制的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4):325-328.

[5]黄璐.NBA与CBA联赛竞争平衡的比较研究——基于外籍球员和净胜分数据[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6):83-89.

[6]张铭鑫,练碧贞.现代篮球发展新特征——美职篮勇士队阵容解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7(1):125-133.

[7]郑卫平,王庆军,闫士展.“互联网 +”时代电视体育建构认同的符号策略解读——从腾讯体育转播NBA科比谢幕战谈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7.

[8]李向前,吴光远.体育美学视角下NBA扣篮的美学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23-25.

[9]Juan Martín.The poissonmodel limits in NBA basketball:Complexity in team sports[J].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6(1):21.

[10]Rottenberg S.The baseball player’s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Politic Economy,1956(3):242-258.

[11]Quirk J,Fort R D.Pay dirt: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12]郑芳.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竞争实力均衡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3]Schmidt,M.B.,Berri.On the evolution of competitive balance:The impact of an increasing global search[J].Journal of Economic Inquiry,2015(4):692-704.

[14]David J.Berri,Stacey L.Brook,Martin B.Schmidt.Does one simply need to score to sco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Finance,2017(2):194.

[15]杨振兴,刘林星.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1):96-104.

责任编辑:乔艳春

Influence of Labor Agreements on Com petitive Balance in NBA

WU Hebi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a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Shanxi,China)

NBA labor agreements developed by the Unionmanagementare to lim it the players’salary,enhance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smallmarket clubs to sign the stars,and then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eague bal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BA aremany-sided,and the dom inant factor is the lack of stars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ars.The NBA labor agreements could help smallmarkets clubs accumulate wealth,but they can nothelp them retain or sign stars.Comparing to the temptation of huge contracts,most play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w in of championship to enhance personal honor.From this prospect,Labormarketagreements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star resources.NBA competition imbalance problem w 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labor agreement;NBA;league;small-market club;competitive balance

G841

A

1004-0560(2017)03-0113-06

2017-04-10;

2017-05-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协会改革视角下国家篮球队体制与机制改革研究(16BTY086)。

吴合斌(1968—),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劳资总冠军球星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DS E-TENSE FE 19赛车
互联网+下的劳资统计策略
球星C罗:最穷的童年,最富的妈妈
劳资矛盾缓解方法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球星版“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