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2017-07-01李永佳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
关键词:表演者声乐技巧

李永佳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论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李永佳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一直以来,情感都是音乐这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音乐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并通过情感的推动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声乐的学习效率。严格来讲,声乐教学亦可视之为情感的传达过程,既然是情感的传达过程,那么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必将贯穿其中,因而情感亦可谓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音乐;声乐教学;情感培养

标准的声乐教学亦可将之视为通过陶冶情操来感染大众的过程。因而在此过程中,若能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深化学生对声乐知识以及音乐相关作品的理解的目的[1]。因此,作为声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认识到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感培养在声乐中的作用

(一)情感培养能够增强声乐表现力

所谓的声乐表现力,顾名思义,即表演者在表演某一声乐作品时所展现出的表现能力。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要有准确表达作品意图的能力,更要善于借助作品的表演来形成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让观察也能感受到故事主人公那真挚的情感。简言之,即表演者在完成表演的同时亦需适当的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如此方有利于情感的进一步表达。

上文中我们提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者,首先要准确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每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中,不仅饱含创作的艰辛,更是融入了作者的全部情感,因而这样的音乐作品,常常是“乐随情起,情由心生”的外化,而若在此过程中,不能充分表现作者情感,自然也就难以充分表达出作品的又没[2]。因而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要善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情感,并适时地将自身情感亦融入其中,如此方能进一步丰富乐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继而打动并感染观众,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如针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一作品,该曲是由瞿综填词,施光南作曲。若仅论此曲的力量,还不足以成为当时的经典,而之所以该曲会风靡一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关牧村对该曲的演唱可谓将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观关牧村对于此曲的演唱,除了在演唱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均拿捏得十分得当外,她那独特的嗓音亦是影响表现效果的关键,也正因如此,表演者才能可在表演的过程汇总产生与观众乃至创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让感受到最美好的音乐形态,仿佛为音乐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一般,让音乐富有的丰富的内涵以及绚丽的色彩。

(二)情感培养可以把握不同的风格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不同地区,无论是在语言或是其他各方面均有所差异,也因此形成了迥异的音乐风格,这便要求表演者,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表演除了要把握好作品的情感性外,还需结合音乐的地域性,如此方能正确表达出作品的内涵,进而产生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3]。

(三)情感培养可以传达不同风格的审美

人作为审美的主体,而审美的过程实质上是人具体评价某一事物的过程。基于不同的个体,其在心理素质以及文化方面亦有所差异,因而针对同等事物的评价,不同的个体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审美亦是如此。但也正因此,针对声乐作品的表达才要注重从情感入手,如此方能促使人们真正懂得欣赏作品。

二、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

(一)结合技巧与情感

声乐既是一门艺术,亦是一项难以掌握的技术。因此,作为声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平衡学生技巧,从而促使情感与技巧的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促使学生掌握声乐的技术。然而传统的声乐教学,教师往往因过于注重技巧的教授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进而导致声乐教学始终难以摆脱技巧的讲授,而这种没有情感的声乐表现将注定缺乏表演的美感,因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务必注重情感与技巧的结合,且两者缺一不可。简言之,即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表演技巧的同时亦需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4]。当然,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亦有部分初学者,而这些初学者在最初接触音乐之时,往往过于注重结合音符来进行演唱,自然也就忽略了情感方面的体验。而面对如此状况,作为声乐教师更需耐心引导,并加强对他们情感体验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情感与技巧对于声乐学习而言同样重要,进而促使出学生主动将情感与声乐技巧融合到一起,从而让他们的声乐表演更具艺术性。

要想做到对声乐作品的完美演绎,表演者除了要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外,尚需准确把握作品创作者的艺术特点。然而由于每一部成功的声乐作品都尤其相应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因而要想准确把握创作者的艺术特点,便需由歌曲的创作背景如下,如此方能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继而有利于作品的表现。

例如,针对《黄河大合唱》一曲,作者冼星海在创作该作品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灰色年代,因而作者将全民抗战作为创作背景,才会使得该作品具有了能可穿透人心的震撼力,与此同时,该曲还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与意志,从而引发了与听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当然,正是由于作者将自身情感完全融入到了那个全民抗战的年代,才能促进与听着的情感沟通,因而作为表演者,亦需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如此方能完美演绎出此一作品。

(二)进行交流和沟通

与其说声乐教学是一个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如说声乐教学是声乐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理以及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沟通过程,因而作为声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声乐技巧的传授外,尚需对学生的思想活动进行观察,以及时纠正学生那些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避免让部分本身心理较为敏感的学生心性越趋极端。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声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讲授某一声乐知识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故而面对部分调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疏导,以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当然,学生有学生的看法,教师应有秉持自身的教学原则,如此才能真正维护好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有利于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三)丰富环节和内容

作为声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声乐技巧与情感的结合外,尚需对教学的内容与环节进行进一步的丰富,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如针对初始环节的发生练习,教师便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领略作品的魅力,以培养学生情感,之后根据学生的情感状态,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当练习字母“a”的发音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并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感受。如此,通过将发生教学与情感的紧密结合,从而到达夯实学生声乐基础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声乐教学之后,教师便可引进肢体训练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方面能可促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情感,另一方面怎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辅助性的帮助。众所周知,肢体对于声乐教学而言亦是尤为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能可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多方面情感,如高举的双臂能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兴奋与愉悦,而双手置于身后则能让观众感受到严肃的氛围。可见,促进肢体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将能为学生的情感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进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结语

情感流露不仅是声乐艺术的核心,更是声乐教学的关键。因而作为声乐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给予足够重视,并努力帮助学生完成情感与发生技巧的融合,以实现歌唱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而让他们的声乐表演更具艺术性。

[1] 高莹莹.试析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7,37:184.

[2] 王珊.浅谈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2016,06:135.

[3] 武婷.浅议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功能[J].才智,2016,23.

[4] 沈略,徐亚楠.论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6,10:189-191.

猜你喜欢

表演者声乐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指正要有技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提问的技巧
手称扑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