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单元导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2017-06-30陈巧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改

陈巧玲

摘要:教育部审定的、2016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是语文教材的一次新的变革,无论是教材的指导思想、方向引领、单元指导、课文选编,还是课后练习的设置,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和良苦用心。其中,单元导读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具有非常明确和有效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课改;经典案例;单元回顾

人教版新教材的单元导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本单元所选课文类型的介绍,例如七下的第一单元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第五单元是托物言志类文章、第六单元是人类探索。第二部分是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能力目标,例如七下第五单元的能力目标是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单元导读的呈现反映了编者的用意:选取同类型题材的文章,通过大致相同的素材和写作手法来让学生了解某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同时集中习得某一种或两种语文阅读能力。

单元导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把握本单元所选文章的主题,同时也给教师指明了本单元的教学方向与重点。认真解读和分析单元导读,尤其是单元导读中的语文阅读能力指导,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更精准、更深入地了解本单元语文阅读能力的特点及要求,再结合课文进行具体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所选文章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文章,教材对本单元的阅读能力描述是这样的:“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是本单元具体而清晰的目标要求,而且在这段文字描述里编者用一个冒号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做了非常精准的归纳,它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第二步是寄托自己的情感,第三步是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共有的三个步骤,不仅可以用这三点来指导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时还可以用这三个步骤来指导学生的写作。

仔细研读本单元的阅读指导,可以非常清晰地明确教学重点和指导方向,做到本单元教学的“有的放矢”。

根据编者归纳的“托物言志”方法,在教授本单元课文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步骤回顾上个单元的《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文言文是采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经典文言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内容是“托物言志”的第一部分,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予独爱”、“莲之爱”,这些部分是“托物言志”的第二部分,即表达自己的情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孔子云:何陋之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些内容是“托物言志”的第三部分,即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这两篇经典的文章用非常清晰而典型的写作,完整地诠释了“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也再次应证了编者的归纳和总结。

教师要做的事情,是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类似文本及“托物言志”的写法做更深入的分析,既要保证阅读能力目标的准确,同时要对写作手法的特点和本质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把握。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在学生预习、充分朗读和感受的基础上,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熟悉和深入总结。师生首先共同围绕单元导读对“托物言志”三个步骤的归纳来寻找和分析。全文总共11个自然段,“生动形象的写景状物”主要集中在课文的1—6段和8—9段,这部分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对眼前的“紫藤萝”进行描写,比喻、拟人、反复、夸张、通感都被运用来表现“紫藤萝”的“盛”,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是随处可见,语言生动活泼,“紫藤萝”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灵气而丰盈。

第7段中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疑惑”、“痛楚”、“宁静”、“喜悦”,这几个词语非常清楚地体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课文的第10段是这样描述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比较生命中两次遇到的“紫藤萝”后,作者走出了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阴影,明白了:个体的生命有限,也会如同花儿一样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幸,但人类生命是无限绵延的,是无止境的。面对这些挫折和不幸,乐观和积极地对待生活,善待生命,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如同《陋室铭》、《爱莲说》一样,都有明显的写景状物、情感抒发和人生启悟。从这三篇文章的分析中,师生在编者的总结基础上,有了拓展性地理解和归纳。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必须比较深厚,它要求对“物”有足够充分的描写,有生动形象地呈现,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类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写作这类文章的重点。而要对“物”有生动形象的描写,需要对事物有细致的观察,要有合理的写作顺序,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只有对“景”或“物”有了足够充足的描绘和铺垫,情感的抒发才能做到水到渠成,自然而贴切。

情感的抒发可以选择直接抒情,也可以暗含在“写景状物”中,但无论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情感”必须是真实、自然的,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情感潜藏在表述者的心中,“景”或“物”是引发情感的契机,两者之间必须有契合点。

“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是“写景状物”和“情感抒发”的高度提升,是文章主旨的升华。感悟的内容必须和“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变化相匹配、有关联,“所言之志”是“所托之物”的精神体现。写作时,表达人生感悟时语言要精练、简洁。

在熟读和仔细分析三篇文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了:“托物言志”是以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情感,寄寓作者襟怀抱负,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是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以上这些过程和总结,在教材单元指导的基础上,师生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有了非常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老师的“凌驾”,而是在大方向引领下的逐步分析和抽丝剥茧式地把握,更从文本中获得了对单元指导的更进一步的提炼。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单元指导,是新教材的用心之处,更是语文学习能力的方向和具体指导,对语文教师有非常重要的引领意义,更是教学的具体建议和指导。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新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单元指导,结合教材所选文章进行具体、精细的落实,那么,学生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一定会有非常实在而丰富的收获,而语文课堂就更加拥有了该学科的“与众不同”。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中学 410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改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快乐课改行师生共成长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课改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