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工程

2016-05-06陈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跳板课改多元化

陈静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学是一种服务,课堂教学是服务的中心环节。课堂效率的标准不是看教师的教学情况,而是看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得津津有味,而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关键词]课改 多元化 美术乐园 跳板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50

发展是硬道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一个“好”字表达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揭示了课改深度、广度的标准。课改是一个多元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高超艺术。教师要上好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则要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以艺启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在课改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创办美术乐园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课改是发展的迫切要求,教师的引导是课改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是美术启蒙阶段,教师应在这一阶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刚开始教学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活动的美术天地,引导学生创办一个自己的美术乐园。学生可以把自己画的、自己喜欢的画粘贴上去,也可以剪贴报刊、商标上的画,把它们粘贴上去,还可把树叶、花等粘贴上去。然后,学生好好地赏美、审美。关于如何取乐园的名字,我记得一名叫小祥的学生给自己的美术乐园命名为《小祥美术乐园》。教室里“哗”的一声,马上沸腾起来,学生小手举得很高。有的学生说:“我不用名字,我喜欢小白兔,我的乐园就叫《玉兔美术乐园》。”有的学生说:“我属鸡,我喜欢鸡。我的乐园就叫《机灵美术乐园》。”有的学生说:“我属猴,我的乐园叫《灵猴美术乐园》,或者用我的名字命名,叫《彩霞美术乐园》。”家访时,有的家长反映:“在幼儿园时,孩子把书上、报刊上的画撕下来乱贴、乱画、乱写,真是烦人。而创办美术乐园这个方法好。这样乐园既规范,又整齐,既给孩子增添了乐趣,又增长了孩子的知识。”还有家长说:“前几天,我们大人一起带孩子去公园、广场采集各种花草、树叶做标本,还捉蜻蜓、蝴蝶等小动物做标本,用大头针把它们扎在乐园的板上。”有的家长别出心裁,在乐园的板上钉一块小铁皮,买来带有磁性的小鸟磁石吸在板上,看上去很美。晚上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和家长、学生一起评美、审美。学生看着乐园蹦着、跳着、唱着:“高邮真美好,祖国真美好,我们的生活真美好。”学生都积极地感受美、体验美、追求美……家长心里乐滋滋的、甜蜜蜜的,说:“乐园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对培养孩子的直观能力、审美能力、组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课改发展了,发展到我们家里来了。太好了!”总之,创办美术乐园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当我讲到各种基本图形时,学生都能讲出生活中类似图形的事物;当我讲到三原色、三间色时,学生画的画都很有创意,他们觉得颜色的覆盖很神奇;当我讲到图形组合时,学生熟练地将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并介绍自己的乐园里有好多图形组合;当我讲到太阳时,学生介绍太阳的形状是圆的,太阳可以发热、发光,画太阳时,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画出太阳的光芒;当我讲到《画声音》一课时,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对声音的感受,用画笔展示自己对各种美妙声音的感知。总之,创办美术乐园使课堂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有效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为学生搭建“跳板”

施教之艺,贵在启发。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这里,我讲的“跳板”即启智,通过启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学《新花布,新衣服》一课前,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别人穿的衣服,分析色彩搭配、花纹设计、款式异同。这样上剪贴、撕贴课时,学生便会思维敏捷、动作灵活,颜色搭配得体。有的学生的剪贴画既有个性,又有创意。我认为,课改是一个大课题,不单单指课堂设计、精心授课、传授知识、指点学法。实际上,教师上课时的仪态、举止、气质、服饰等,都应给学生一个美的感受。这就是“身教”重于“言传”,用直观法启发学生美的心灵。总之,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树立榜样。比如,上美术课时,有的学生乱扔废纸,我总是弯腰把废纸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教育学生爱清洁、保护环境。值得特别说的是,课改是红线穿珠,“课前准备、授课、作业布置及处理”皆是红线上的明珠。当然,在课改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要知道,我讲的明珠工作是为高效课堂服务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环环扣紧、步步踏实、珠珠明亮。比如,我在讲解实物组合画时,会在前一堂课布置作业:以“春天”为题,用一种或多种事物画一幅表达“春天”的画。上课时,学生的画五花八门,有一棵柳树、一棵桃树、一片菜花、一片麦田、一只风筝等。我有意识地叫学生上黑板前画桃树、柳树、菜花,再添上颜色。学生一看,惊叹道:“啊!真好看!”桃红、柳绿、菜花黄,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爱美、爱高邮、爱大自然的热情。接下来,我再让一个学生画风筝,另一个学生画麦田。这时,我在麦田上画两个小朋友牵着绳子在放风筝。学生高兴得拍手说:“真快活!我也要去放风筝!”

在课改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跳板”,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给学生多一分关爱

寓情感于课堂之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有利于推动课改的进程。美术工作者懂得色彩柔和;音乐工作者懂得声音柔和;一般人懂得性格柔和。实际上,柔和是表达一种情感。我刚做美术教师时,对讲话不柔和的人看不习惯,对于学生中的“调皮王”,虽不是另眼看待,但总觉得不顺眼。这大概是搞美艺的人对情感特别敏感,或者说很注重情感的原因吧。一次,我检查学生完成的折纸作业时,发现“调皮王”折得最好。他在折纸上添上了眼、鼻、毛、尾等,折纸像一匹马活现在眼前。我发现“调皮王”虽然贪玩,但是心灵手巧,两只眼睛特别惹人喜爱。我笑着,表扬了他。说来也怪 ,他受到我的表扬后,再也不那么“调皮”了,上美术课时也特别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课后也认真完成作业。慢慢的,我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学期结束后,他拿着奖状来到我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声:“陈老师再见!”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对待学生要多一分情感,关爱学生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每次上课时,我都态度和蔼、声音柔和,积极表达对学生的关爱。有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一名学生伏在桌上睡觉,在往常,我会不由自主地说一声“站起来”。这次,我跑过去,用关心的语气问:“是不是不舒服了?”这名学生连忙站起来,眼泪顺着往下淌,说:“我冷了。”我随即脱下身上的外衣,给学生披上,再抚摸她的头,发现她发热了。于是,我立刻打电话叫她的家长来接她回去看病。第二天,这名学生精神十足,很尊敬地对我说:“谢谢陈老师的关心。”我很宽慰地说:“你可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啊!但以后生病了一定要及时看病。”

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但它们却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给学生多一分关爱,也是为课改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寓情感于课堂之中,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应有的品格。

课改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工程,有很多事等着教师去做。面临课改,教师任重而道远。我认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快课改步伐,为构建高效课堂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编 钟伟芳)

猜你喜欢

跳板课改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活跳板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不过是一块跳板
不过是一块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