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7-06-27安占天穆亮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安占天+穆亮+王伟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治疗中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所有临床数据, 所有患者均予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 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6.68±5.24)分、(97.21±4.14)°,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7.54±4.22)分、(66.58±4.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15.36±5.5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7.25±6.2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患者中术后12 h出现同期双膝置换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例, 行单膝置换术之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术后2个月出现3例膝关节疼痛患者, 且经检查并不存在压痛、红肿等现象, 患者均可以正常活动。结论 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重症膝关节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可以改善活动度, 值得临床广泛采纳应用。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33

膝关节疾病是因损伤与劳损引发的常见疾病, 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将此次研究收治的55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5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性等现象, 患者疼痛时间>3个月, 排除严重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 所有患者均是初次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其中女23例, 男32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56岁, 平均年龄(60.23±5.23)岁。

1. 2 方法 所有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入院之后均实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采取患者仰卧位, 实行硬膜外麻醉, 采取气囊止血带处理大腿上端, 在患者膝关节正中部位行纵向切口, 然后在髌骨旁股内侧肌下缘部位予以纵向切口, 入路选为髌骨内侧部位, 对膝关节腔内情况进行观察, 对内外侧半月板、滑膜、髌下脂肪垫、髌上囊等进行清理, 将前后交叉韧带予以切除, 解除后侧关节囊以及内外侧痉挛軟组织, 将股骨近端与远端骨赘利用骨凿清除, 将胫骨平台以及股骨远端内外解剖边界充分显露, 在交叉韧带附着部位前大约5~10 mm部位的股骨髁间沟中线上利用钻头为8 mm的髓腔钻进行钻入, 将髓内杆插入髓腔, 利用股骨定位器进行合理定位, 截骨为10 mm厚度, 外翻股骨远端6~7°截骨。外旋股骨远端3°, 予以处理股骨前后斜面以及前后髁截骨。将胫骨定位器合理安装, 确保存在平行于胫骨嵴的力线杆, 通过对内外侧滑动进行远端调节保证处于中心部位, 后倾5°在1、2趾蹼予以胫骨截骨。采取调试模式来保证下肢力线的正常水平以及软组织平衡, 修整髌骨关节面, 进行去神经化干预, 彻底清洗创面之后完成手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SS膝关节评分(评分越高效果越好)、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评分越高疼越疼痛], 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55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对比 患者治疗后的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6.68±5.24)分、(97.21±4.14)°,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7.54±4.22)分、(66.58±4.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15.36±5.5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7.25±6.2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分析治疗后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并发症情况 55例患者中术后12 h出现同期双膝置换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例, 行单膝置换术之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术后2个月出现3例膝关节疼痛患者, 且经检查并不存在压痛、红肿等现象, 患者均可以正常活动。

3 讨论

膝关节疾病是常见的骨外科疾病, 老年人是该病高发人群, 发病率以每年上升的趋势发展。重症膝关节疾病发病后可能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后期生存质量[2]。目前临床研究中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实际上就是依据物理、药物、关节镜下清理等方式来处理早中期膝关节疾病患者, 以便于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以及临床症状。手术治疗主要就是对晚期膝关节疾病患者发生严重畸形与破坏的情况进行纠正, 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3]。在对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时候需要给予患者有效护理, 避免患者因感染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 术前操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实际情况, 例如是否存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 消除局部感染源, 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效果。术后也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引流, 避免术后感染, 同时予以一定抗生素是来达到预防关节穿刺感染以及伤口局部感染[4]。若患者发生感染现象, 在不出现假肢松动的现象此时可以在保留假体下实行关节清理术, 对组织进行及时清理。膝关节疾病患者发病之后往往都需要长期卧床, 并且会降低活动量进而导致可能发生肌肉萎缩, 严重可能引发关节畸形[5]。因此,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后需要注重患者关节稳定性, 在谨遵医嘱下给予患者合理的力量训练以及肌肉指导, 尽可能锻炼患者肌肉, 对于术后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 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 此外也适合应用于因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引发关节畸形、疼痛等疾病中[6]。

作者者经不断研究发现, 治疗前后疗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在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评分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所述,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措施, 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柏轩, 王利新, 王文龙.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22):39-40.

[2] 王卫军.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体会.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35):7155-7156.

[3] 周源, 王静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观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5):88-90.

[4] 孙皓民.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探析. 医学信息, 2014, 6(35):262.

[5] 赵伟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78例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6):31.

[6] 郑直.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临床探析.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33(5):2377.

[收稿日期:2017-03-1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