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入式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

2017-06-23赵宏祥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美术

赵宏祥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耐心、精心等习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由于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美术知识,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掌握。对导入式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 小学美术 实物演示 情境创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而导入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小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对美术教学中的导入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促进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升。

一、课堂导入教学的优越性

1.提高教学的质量

由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很多较为抽象的知识和作品,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有效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教师运用导入式教学方式,只需要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降低了美术教材中知识点的深度,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的利用生活中、网络中所蕴藏的大量美术资源,将学生的好奇小吸引到美术课堂中,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也通过这些美术资源吸收了大量的知识,促进其美术学校兴趣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选择有利于肌肤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量的有效提升,同时利用导入式教学模式,也确保学生可以充分的掌握绘画技能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课堂导入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方式

1.实物演示,直观导入

课堂教学过程中,直观、生动的事物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高于教师语言所获得的效果。比如,在《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假如教师从如何阐述标注的含义入手的话,那么就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美术元素的脱节,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但是,如果用实物导入的话,就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将筒状物放在讲台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而学生则会好奇的张望并窃窃私语。然后教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纸迅速的粘贴在筒上,然后再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了吗?而同学们则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垃圾桶。通过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标志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再正式地进入课堂教学的环节。这种利用实物导入教学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情境创设,趣味导入

导入式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内容的同时,为学生知识的学习设计最佳的情境,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讲授《大树的故事》这一课时,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内的大树下,然后开始教学,我们今天来到大树的家,就是要和大树交朋友,一起听一下大树的故事。而所有的学生围坐在大树下。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三分钟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与大树交朋友。此时,有的学生去抚摸大树的树皮、有的抱住大树的树干、还有的入神的望着大树的树冠。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肯定会有更加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通过这样的过程也使学生对后面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期待。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是课堂教学情境营造的主要手段。比如,在进行《节日的装饰》的导入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各种不同的典型节日的装扮,将学生引入各种不同的节日情境中,利用声音与影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这种导入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3.承前启后,联系导入

美术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比如,《生活中的暖色》与《生活中的冷色》,《用彩墨画鸟》与《用彩墨画鱼》,《橙色的画》与《绿色与紫色的画》,等等。所有这些课程教学,不仅教学目标与难点緊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因此,在设计导入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之间的联系,才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比如,在导入教学三年级《会动的线条》这一课时,应该将其与二年级的《会变的线条》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顺利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线条学习过程中的经验,鼓励学生自由的发挥设计出新的线条游戏。然后,教师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将有曲有直、有波浪、有折叠的线条变成现在这种形状的。然后,正式地进入《会动的线条》这一课的学习。这种导入教学模式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温故了以往学过的知识,同时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导入教学效率的提升。

4.游戏表演,实践导入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游戏实践是其审美形式体现的重要形式,教师必须将其作为创造性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亲身实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想象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讲授《猜猜我是谁》这一课时,如果只是看课题就可以看出其趣味性内容非常丰富,肯定可以将学生内心玩乐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设计一种更加有趣的游戏:猜你猜我,猜一猜我们背对着的人到底是谁呢?然后,将所有的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并随机选择一名学生显现出其身体背部一部分,并引导其他的同学猜一下这个同学是谁,他的名字叫什么。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大家所提供的信息逐渐的放大其身体信息,直至猜出正确的答案为止。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大家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到他是谁的呢?由于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所以只需要几轮游戏学生就领悟了如何快速的根据人物的特征表现确定其身份的要点。还有很多教学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内容,如《泥玩具》《演电视》等,采用各种形式不同的导入教学模式,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而这种通过小游戏导入教学内容的方式,不仅促进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激发出来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而这种导入教学模式在游戏操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

三、结束语

教师只有将导入式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入美术艺术的圣殿。

参考文献:

[1]古丽娜.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2]潘清梅.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导入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6,(07):90.

[3]付计林.美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实践与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6,(21):61.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美术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