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下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7-06-23王有辉王连民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策略

王有辉+王连民

摘要:基于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模式,这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是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策略

翻转课堂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是新课改下重要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了以往为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更能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变以往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自主探究性活动,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要构建翻转课堂就要以微课为基础,同时更能促进微课的发展。可以说基于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是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翻转课堂的流程

1.课前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预习。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是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所展开的自主预习,但中学生毕竟生活阅历、基础知识、认知水平有限,要想让预习取得最佳的效果,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借助微课来完成学习任务单。可以说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指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微课,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检验。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将录制好的微课放于班内公共平台上,这样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借助电脑等展开自主预习。数学知识点众多,但并不是孤立而零散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不管是制作微课,设计学习任务单都要考虑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来掌握新知,同时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既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等边对等角以及三线合一,是三角形这一模块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全等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同时又是证明两条线段垂直等知识点的基础。因此,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我们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落关系,准备地找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由旧知入手通过思考构建新知。

2.课中处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核心。但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前面已经有了学生的自主预习,那么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的问题讲清讲透,这样的教学同样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合作性学习。一般说来,课堂中的教学分两步完成,即收集问题与探究问题。

一是收集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将预习中不懂的地方直接通过微信、QQ、邮件等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集中起来,提取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则可以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是学生自主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

二是探究问题。即體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诱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以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共同解决,享受智力角逐的乐趣。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关于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到证明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几何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进而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在等腰三角形中如何做辅助线?由此,一步步引申到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探究性学习。各小组在组内展开了深入的探究与激烈的讨论,能够充分地将预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用于合作探究之中,这样更能实现认知上的提升。接着由各小组学生展示合作成果。各小组学生添加的辅助线略有不同,这让各小组学生眼前为之一亮,进行着创新思维的碰撞。最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来总结。

3.课后进行拓展性训练,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课后的习题训练与个别辅导,往往认为通过课前的预习与课中的探究学生就已掌握了知识点。初中生虽然其认知水平与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某一知识点,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要遵循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说要通过直观浅显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实现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在基础上再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真正理解。

为此,在翻转课堂中我们要重视课后的习题训练与个别辅导,要重视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为学生设计更多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更能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构建翻转课堂的有效策略

1.制作实用的微课。微课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视频,通常在十分钟之内,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制作微课呢?答案是否定的。什么样的知识点适合做微课呢?基本的概念、定理等讲述性较强的知识点,轴对称、三角形等拓展性的知识点,推导过程、解题思路等操作性强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此外,在制作时还要考虑到面向对象的不同,针同不同学段,不同学生侧重点不同。如初一的学生在制作时要尽可能多运用图片、模型等,以激起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而针对初三段的学生则要适度抽象、逐步演绎,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这样所制作的微课,才能真正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手段,实现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2.灵活地运用微课。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课前预习要活用,如可以在学校集中观看微课,可以在家中由家长指导观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观看时间与地点更加自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3.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要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就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展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微课为此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由选技观看的频度与次数,以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设计学习任务单与开展课后的习题训练与辅导时也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难易不同的内容,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完成相关层次的内容,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

总之,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在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实现数学有效教学。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使之成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设计为例.教育信息技术,2016,(03):65-67.

[2]邱琼.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福建中学数学,2016,(03):22-24

[3]隋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吉林教育,2016,(25).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微课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