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热点: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和要点

2017-06-23赵鑫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化学平衡图像

赵鑫光

摘要:对高考化学中经常出现的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和分析,从点、线、面、定量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图像进行解析,力求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的图像,要抓住点、线、面,认识图像。

一、看面

看清直角坐标系平面中两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

一般纵坐标可以是某物质的百分含量、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速率等;横坐标一般为反应时间、温度、压强等。弄清曲线所代表的物理含义,明确纵坐标所示的物理量随横坐标所示的外界条件变化的趋势。

二、找点

把握图像中的特殊点,理解其含义,判断反应的特征或所處的状态。

1.原点。根据曲线是否经过原点,可判断反应起始特征。如图Ⅰ中生成物起始浓度为0,图Ⅱ中逆反应速率起始为0,说明反应都是从正反应开始的。

2.拐点。曲线一般是连续光滑的,但出现拐点,说明反应到了一个新的状态,或反应过程中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如图Ⅰ中,A、B两点为拐点,从其开始曲线变成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说明反应此时达到化学平衡。图Ⅲ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A、B两点为拐点,A点表示为tA时达化学平衡,B点表示tB时改变条件反应物转化率继续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交点。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对应的条件下,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相等。如图Ⅱ中正、逆反应速率的交点P,表示在tP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图Ⅳ表示某反应中两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反应物配比的关系曲线,交点M说明在对应物质的量之比时,两物质的转化率相等,隐含着M处对应的原料配比即为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4.线外的点

在有些图像中,曲线上的点均表示平衡状态,而线外的点即表示非平衡状态。如图Ⅴ中A、C两点均表示对应温度下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而线上方的点B,在对应温度降低转化率才能重新平衡,即反应逆向进行,此时vB(正)小于vB(逆),同理曲线下方的点D,vD(正)大于vD(逆)。

三、察线

主要观察曲线的增减性、斜率、长短高低及连续性。

1.增减性

如图Ⅵ表示某反应物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是减函数,说明温度升高,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2.斜率

如图Ⅶ中,正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比逆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斜率大,说明压强增大时,正反应速率的增幅比逆反应速率的增幅大,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方向。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3.线的长短、高低

如图Ⅷ表示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OA对应的线段OA′比OB对应的线段OB′短,说明T1温度时,OA达平衡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则有T1大于T2,再根据达平衡后T2线高于T1线,判断出温度低,反应物转化率高,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线的连续性

在改变外界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时,物质的浓度或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的连续性,可判断改变的是何种外界条件。如图Ⅸ,t2时,c(反)曲线间断,c(生)曲线连续,说明改变的是反应物浓度,t3时两曲线均未连续,改变条件可能是压强,t4时两曲线均连续,改变条件的瞬间浓度均未变,说明是改变温度。如图X,t0时刻v正改变,v逆未改变,说明t0时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四、析定量关系

根据坐标轴上的定量关系,可判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确定反应方程式。如图Ⅺ,根据坐标轴上的有关数据,可求出用A、B、C三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根据速率之比,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化学平衡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去雾系统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有趣的图像诗
化学平衡考点例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小题也可大做——由一道化学平衡题想到的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