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策略

2017-06-23罗婷杨安华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创意自然

罗婷+杨安华

【摘要】本文论述在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素材和生活中的废弃用品,制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还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创新和发扬中国画,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才能。

【关键词】创意 美术活动 自然

中国画 创作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127-01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美术教育纳入了艺术教育范畴;《3-6岁儿童教育指南》中也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是展现美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活动形式,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灵感。

一、抓素材,做别具匠心的艺术

(一)回归自然,探寻灵感

大自然是美的,通过美的素材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生成美。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如沙子、石头、树叶等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可以花上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感受这些事物,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具有创作的价值,也不知道自己堆砌出来的作品具有艺术美感。因此,教师一方面应当有意识地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的体现,慢慢地,当他们再次接触这些事物时,就会有灵感想把它们做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另一方面,教师应适当组织一些美术比赛,要求幼儿从自然中寻找素材,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作品。幼儿就不会只局限于彩笔这单一的材料,而有了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广的创新空间和更多的创作灵感。

(二)重拾废弃用品,让艺术带动环保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制造上千吨垃圾,但如果能合理利用,它们就不再是无用的垃圾,而是具有创作价值的材料。教师可以抓住幼儿对生活用品的极大兴趣,引导他们对生活用品进行再创造,鼓励他们展开奇思异想,制作新颖独特的作品。如可以以废弃纸盒为主题举行一次创意大赛,让幼儿寻找自己家中废弃的纸盒,对它们进行拆卸、涂鸦、剪裁等创作。在父母的引导和激发下,幼儿对垃圾充满了兴趣,乐于通过自己的想法或灵感将其制作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既满足了幼儿对“垃圾”的探究兴趣,又实现了美术教育,还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更是一种环保行为。这种以艺术带动环保的创意美术活动让美术教学更具价值和意义。

二、抓文化,做新时代民族艺术

(一)走进中国画,继承中华艺术

中国的国画是中华文化的沉淀,人物的柔美、山水的灵动都在中国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让人称奇的中国画不仅要让成年人欣赏,更应让幼儿从小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中国画的精髓。目前,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国画了解甚少,所以带孩子欣赏国画的时间很少,導致幼儿很难在艺术创作中联想和运用到中国元素。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以简单易解的教学方式带领幼儿走进国画。如针对中国画其中一大类山水画,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播放一小段缓缓的流水声、树叶的沙沙声,营造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简单的绘画过程,如素描连绵不断的山峰,还可以展示石头、梅花、山峰等图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在图片的基础上添加自己喜欢的内容,做成另外一张图片。这种潜意识的熏陶和循循善诱的引导,会让幼儿渐渐喜欢上中国画,逐渐将中国元素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二)创新中国画,发扬中华艺术

当幼儿对中国画有了一定了解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后,创新的源泉就会不断涌现。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幼儿发挥奇思异想,对于幼儿的胡乱涂鸦不应给予批评,而要多引导他们借用中国元素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融合多种元素,在纸上、物品上、枯枝散叶上进行艺术创作,如在废弃的塑料瓶上添上几朵腊梅、给可爱的芭比娃娃穿上古装、在枯叶上填上一艘小船等。对中华艺术进行二次创作,才能让我们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总之,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应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尝试多种策略,结合身边的事物,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素材,适当融入中国元素,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灵感,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让他们的想象力插上飞翔的翅膀。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创意自然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