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内外实践活动探究

2017-06-23宋庆荣王公政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宋庆荣+王公政

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实践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让语文学习充满情趣,充满生命力,变的鲜活、诱人,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情感体验。试验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鲜活的生命,刻下生活的痕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感悟,提升。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课内外 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是学生精神的自我超越的凭借,是心灵成长的历程。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语言的沟通,生命的感悟,是语文教学和谐的乐章,只有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积累,运用,才能彰显生命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自主探索,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展示個性潜能,构建和谐、愉快的大语文观念,让语文的学习充满诗情画意。本次实验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实践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让语文学习充满情趣,充满生命力,变的鲜活、诱人,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情感体验。本次试验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鲜活的生命,刻下生活的痕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感悟,提升。语文课内外综合实践活动,采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具体做法如下:

(1)绘画作文,低年级写作有抓手。

(2)主题阅读,浩瀚的知识有序列。

(3)调查报告,用语文的眼睛看世界。

(4)实践体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5)活动展示,课内外语文的碰撞。

感受生活、走进阅读、关注自然,采用绘画作文、主题阅读、调查报告、实践体验、活动展示等多个语文活动根据年级的实际情况,知识经验,年龄特点进行实施。

一、绘画作文,低年级写作有抓手

以四季绘画作文:“春之声”“夏之歌”“秋之诗”“冬之韵”,体现春天的柔美,夏天的生机勃勃,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淡雅。古诗绘画,所画皆成文章。

二、主题阅读,浩瀚的知识有序列

主题阅读是课内与课外语文知识的融合,在课内教学中注重语文单元教学知识的系统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开发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课内外阅读,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课内知识,进行连续课外阅读开发。结合课内主题,展开阅读,

1.“寻找四季的脚步”

在浩瀚的文学史上,描写四季的作品不胜枚举,散文、诗歌比比皆是。朱自清的《春》、鲁迅的《雪》。古诗中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杨万里的《小池》、柳宗元的《江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一首诗都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华章。

2.“走近历史名人”

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应用在各个年级段,不同的年级学生,对历史名人有着不同的感受。高年级学生写道:“走近李白,才知道你的才华,‘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走近杜甫,才知道你的诗歌就是一部历史;走近范仲淹,感受到的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走近屈原,走近李清照……”历史徐徐拉开了一幅雄伟的画卷,学生徜徉其中,感受的语文的魅力。

3.“我与诗歌有个约会”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四年级的学生也能朗读的声情并茂。而古诗比赛“爱国篇”、“思乡篇”、情深意长,“征战篇”如驰骋古沙场,学生感受到,原来语文也可以这样美。

三、调查报告,用语文的眼睛看世界

1.“我的发现”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有惊人的奥秘。“紫叶梨开花与温度的关系”“金鱼为什么睁眼睡觉”“小猫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生活中的发现学生感到其乐无穷,兴趣盎然。

2.“我的成果”

“种花生”“养金鱼”“养花”……自然界一草一木皆有情,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乐此不疲。观察日记,美文佳作频出。既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内外学生学习生活相映成趣。

3.“汉字侦探”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是一种表意文字,生活中有许多商家利用汉字的谐音,制造了许多错误的词语。生活中还有许多错别字。学生用语文的眼睛去观察,学的会,记得牢,乐在其中,兴趣盎然。

4.“节日探奇”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每个节日都有他独特的内涵,不同的形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调查,形成文章,交流感悟。

四、实践体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1.“亲情系列”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们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但是他们只是用自己稚嫩的眼睛观察世界,这就需要老师、家长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设计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亲情。为此设计了亲情活动,“给妈妈洗脚”“诀别人生”“今天我当家”“整理房间”等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拉近了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学生懂得了关爱、责任、感恩。

2.“关爱社会”

每一位学生最终还要走出学校,来到社会这所大学。责任、诚信、感恩、正义、勤奋、自信、同情、世界观等许多优秀的品质是在学生时代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建立的,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我们开展这项语文实践活动既让学生懂得品德重于知识,同时在活动中加深了情感体验。感受生活中不幸人们的生活,去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为此,我们设计了实践活动,“体验盲人吃饭”要求学生在家人的监督、协同下完成。活动结束,学生的文章写到:“当我蒙上眼睛的刹那间,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我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我用手摸索着,跌跌撞撞的来到餐桌前,摸到椅子坐下,沿着桌子的边去摸碗,摸到筷子,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夹菜……盲人的生活是如此的艰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如此健全的体魄不努力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浪费时间呢……”

如此深刻的感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讲多少道理都比不上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深刻。

活动结束可以继续拓展。“我所崇拜的名人”美国的海伦·凯勒、俄罗斯的力克、我国的张海迪。这些身残志坚的勇士,在学生的面前打开了另一幅人生画面。他们的成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如何爱人、做人,在体验中升华感情,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五、活动展示,课内外语文的碰撞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实践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而且让语文学习充满情趣,充满生命力,变的鲜活、诱人。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情感体验。

语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语文,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部分。只有把课堂教学和生活中的语文有机得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语文学习的厚重。实验中虽然设计了大量的活动类型,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语文,博大精深,常感敬畏。语文教学,不仅是一字、一句、一篇,还是生活、生命、成长。常感责任之艰,能力之微,任重道远,只求探索。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