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的方法

2017-06-23梁娟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暖流手绘想象

梁娟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通过动手绘制地图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地理。

【关键词】地图 地理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122-01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识图能力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同时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有着重要意义。

一、以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

我们知道,地图比较直观,利用地图联系实际,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基于此,教师更应在教学中多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教学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关于中国行政区划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认出我国的每个省(市、区)在地图上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难点,笔者让学生把我国的地图想象成一只公鸡,先以东北为例,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如果我国的地图是一只大公鸡的话,那我们的东北三省像不像公鸡的鸡头呢?”学生活跃起来,都说东北三省的确很像一个昂然向上的鸡头。然后根据这种类比的方法,笔者让学生自己对每个省(市、区)进行逐个对比。学生说首都北京正好在鸡脖子的位置,因为脖子又叫首,所以北京就是我们的首都。长江和黄河是东西走向的,笔者让学生把长江和黄河想象成公鸡的两根肠子,从头到尾横穿整个身体。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方法,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点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二、通过动手绘制地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地图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地图,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我们让学生动手绘制的是简单的地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地图先蒙上透明的纸,在透明纸上描绘各个国家的位置和轮廓。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国家和各个行政省位置和轮廓的记忆,又能让学生找到成就感。教师对绘制认真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绘制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要一对一进行辅导,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绘制地图。在进行专题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画不同的主题,然后把学生画好的地图做成一本地图册。学生在复习时,看到自己动手绘制的地图册,会很有成就感和学习欲望。例如,可以让A组学生画所有的河流、洋流,B組学生画所有的山脉,学生分工合作,就可以画出一本内容丰富的地图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工具手绘地图,给山川、河流添加一些色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手绘地图甚至可以把建筑、景点等也加入其中,把人文地理也体现出来,这种更高级的手绘地图不但有实用价值,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如果说利用地图和手绘地图是知识点的强化和学习,属于“技”的层面,那么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训练,属于“道”的层面。地理思维是一种客观的思维,学生通过地理思维进行归纳和推演,能够认识更为本质和深刻的东西。比如洋流有“寒流”和“暖流”两个概念,如果只是通过字面,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暖流为什么暖、寒流为什么寒,而通过地图进行观察与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洋流中,把地理思维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对暖流和寒流的认识将会更直观。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到大西洋暖流是被风力推动,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流动。这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通过地图进入想象场景,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形成地理概念。学生会想到大西洋暖流影响了沿途欧洲的气候,给这一时节的欧洲增温和增湿,形成了海洋性气候。利用地图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学生就不再死记硬背,而是学得更灵活,也更深入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比如通过对地图中大西洋暖流流经地的观察,学生就能把风向、洋流、纬度、气候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学生会认识到,这些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系统,是一整套的连锁反应。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地理,从而爱上地理学习。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暖流手绘想象
手绘风景照
快乐的想象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暖流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属于冬日的褐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手绘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