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英语绘本的教学实践

2017-06-23陈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英语绘本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陈杰

摘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后,学校英语学科就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了阅读、故事、绘本等题材的教研活动。但在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一些执教教师还只是停留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设计,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品格的发展有所欠缺,这与核心素养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绘本教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通过近年来对核心素养下英语绘本的教学实践及学生通过对英语绘本的学习,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品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绘本 教学实践

一、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英语绘本提供了丰富的语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英语绘本教学,但是在大多数的绘本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关注词汇和句型的教授和训练或者为了营造学生有良好的表演能力,常常把英语绘本中可以表演的部分让学生提前练熟,老师错误地把绘本教学理解为,英语绘本教学就只要处理好绘本中的生字、生词以及句型,并选择一个可以表演的内容让学生表演出来。而事实上,英语绘本教学是关注绘本内容上的理解,跟一般的语篇教学是有区别的。很多优秀的绘本有很好的育人、培养学生的品格功能等内容。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看待英语绘本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二、核心素养下英语绘本教学的实施

(一)加强文本内容理解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请看绘本《Can we agree》的文本片段:

Were running low on cereal.“Mom said at the market.”Pick something youll like.”

在解读绘本《Can we agree》时,如果仅仅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占据大量的比重去教授,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怎样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呢?那就是关注绘本内容的理解。因为绘本教学不是看学生掌握多少词汇和句型,而是对绘本内容意义的理解、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共鸣。绘本《Can we agree》的内容是兄妹Indi和Tex两人在超市喜欢不同的cereal、在车里收听不同的内容,以及回到家后谁先练习钢琴的种种矛盾,到最后两人达成一致一起演奏了双重奏的故事。只有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处理语言的学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梳理绘本的脉络,达到意义的理解。

(二)着重过程体验再构文本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绘本《Can we agree》中有间接引语“Lets get these!”said Indi.

“No,these!”said Tex./Tex said,“Lets listen to the radio.”

“No!”said Indi.“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CD!”/“I want to go first!”said Indi.“No,I want to!”said Tex.虽然是矛盾的激发点,但是还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兄妹之间的矛盾。因此,笔者在尊重绘本原文的基础上,在每个矛盾的激发点中增加了一些间接引语,这样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理解绘本内容涵盖的意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指导学生再构文本,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设定绘本话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帮助学生建立text-self关系,培养学生友爱精神

绘本《Can we agree》中有这么一句“We are playing a duet!”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双重奏,如果学生与同学团结友爱就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如果学生各自以自我为中心,那么生活的乐章就会演奏得杂乱无章。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国家对于二胎政策的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二胎。那么,现在孩子就会因为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产生disagree,通过绘本故事的学习,孩子会意识到只有学会agree,那么家才会长久地和谐。

2.帮助学生建立text-world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

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校园生活中与同学的相处,与老师的交流,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极为重要。我们常说教育是教会学生生活的本领,因此,我們在绘本文本中融入为人处世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与兄弟姐妹相处,培育学生团结友爱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那么agreement就会变得容易一些,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和谐、友善。

(四)核心素养下推进绘本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通过问题的设置带动内容的理解

在绘本《Can we agree》的at the market,in the car,at home三个语境中,用同样的两个问题贯穿其中,帮助学生理清Indi和Tex的disagree的缘由,在最后还是用Did Indi and Tex agree or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帮助学生理解Indi和Tex他们达成agree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牢牢抓住Did Indi and Tex agree or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这条主线来引导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2.通过活动的推进,建构思维品质和品格

在热身环节中,我播放了两个学生在图书馆中争吵的视频,快速引出disagree,让学生初次理解disagree字面本身的意思。在At the market中,在问题Did Indi and Tex agree or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Why did they argue?What did they do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问答和跟读的方式,第一次理清Indi和Tex争吵产生的disagree的缘由。在In the car中,在问题Did Indi and Tex agree or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Why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问答、跟读、小组角色扮演等方式第二次理清他们的disagree.在At home中,再次以问题Did Indi and Tex agree or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Why?为中心轴,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问答、跟读、角色扮演等方式第三次理清他们的disagree.随着过程的推进,妈妈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从unhappy到sad再到mad,也许孩子看到妈妈的情绪变化,最后他们达成了agree,一起演奏了一曲双重奏,这时妈妈也从mad到happy了。最后点题Agreement makes life better.

3.通过板书的设计,集中体现核心素养

从板书中,我们很清晰地发现Indi和 Tex的disagree到agree,Mom的unhappy-angry-mad-happy的两条主线,也很清晰的看到Indi和Tex从disagree到agree的核心语言,通过核心语言的支撑,了解Mom的情绪变化,所以,我们不单单看到了板书的释义功能,还很好的诠释了两条主线的辩证关系。学生的思维看似通过问题和活动来建构,但是好的板书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基于过程的思维形成后,再次整理自己的思维。上面的板书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最后通过小诗把情感的共鸣点达到高潮的时候,马上点题Agreement makes life better.再次把板书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个板书,不难发现笔者通过话题的带动、内容的理解、语境的体验、语言的训练、情感的渗透以及品格的培养,来呈现这个绘本的。

所以一个好的板书,不仅仅是呈现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建构思维和情感的升华。

三、结束语

绘本关注儿童的心理认知,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和语境,儿童在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格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基于核心素养下把握绘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丽红,张文华.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07):14-18.

猜你喜欢

英语绘本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在快乐的英语绘本阅读中自然习得知识
英文绘本的选择及其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