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2017-06-23苏红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学渗透

苏红梅

摘要:化学这一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劳动生产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因此在中学教育阶段深入贯彻绿色化学的理念对于学生教育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提出绿色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概念,进而阐述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最后分析化学教学中深度结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 绿色化学 渗透

在当前的化学课程中高度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加强环境友好型化学教育,这样十分有助于养成当代学生的绿色环保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从而为将来进行环保型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绿色化学的发展史及其概念

(一)绿色化学的历史

绿色化学这一理念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美国化工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美国首先于1990年颁布了一项关于防治化学工业污染的法令,该法令旨在让科学家思考新的合成技术和路径,重新研究出绿色环保的合成反应路线,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次年,美国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组织率先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概念,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从原料、触媒、反应容器到反应产物的反应路径全程绿色无污染。1995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设立“总统绿色科学挑战奖”奖项,该奖项通常颁给在化工领域为环保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98年,美国化学研究界又提出“绿色化学12项原则”,逐渐被世界公认并引用。2000年,ACS组织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绿色化学的教材。绿色化学发展至今,已被世界各地的政府部门和化学研究组织所熟知和重视。

(二)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生产和应用化工产品时有效的利用各类反应原料,尽最大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也可称之为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化学的最理想条件就是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可以将所有反应生成物利用起来,实现原子利用率为百分之百。因此,要想实现绿色化学这一理念,首先就要从反应源头开始,使用无公害无毒副作用的化工反应物,研究新的化学反应技术,真正实现反应污染的预防而不再是污染后的治理。

二、化学教育中结合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

(一)养成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注意,如公共场合随地吐痰、随意丢弃手中垃圾、践踏花草树木等,究其根本是因为当今绝大多数中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有長辈溺爱难以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因此树立当代中学生新的环境保护道德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环境问题才是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关键所在。中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阶段,又是学习生涯承前启后的关键性时期,在此阶段实行绿色化学教育,将绿色化学理念深入贯彻到中学化学学科教育中,能充实教师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且对环境保护教育有着现实且深远的意义。

(二)优化中学生实验观念和方法

经过长期观察传统中学化学实验以及系统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名普通中学学生在化学学习阶段会产生庞大计量的副产物气体、实验残渣以及废弃溶液等各类实验废弃物,而这些实验废弃物中有相当一部分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再推广到我国庞大的中学生群体,这类环境污染的量级是绝对不可轻视的。因此,让中学生明白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初步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绿色理念,让中学生实验新的化学反应或改用无污染的催化剂和环境试液,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新型的实验观念,优化传统的实验方法,又能丰富绿色化学的内涵,加深绿色化学理念的涉及力度。

三、化学教学中结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学教师的绿色化学理念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引领者,也是教学体系的主导者,但部分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思维已趋向固化,难以再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这对于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广和知识渗透是不利的。因此,要首先强化教师的绿色化学观念,真正能让中学化学教师理解其核心内涵,在审视与反思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利用学科教学和生态环境来思考新的教学方式。

(二)扎根课堂广泛普及绿色化学理念和知识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课堂上,因此做好课上的绿色化学知识普及是关键所在。例如,在讲解教材中的某种实验或反应物质时再加入些有关的绿色环保知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种物质的印象,又能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知识。在学生的化学启蒙阶段利用好参考资料和教材中的绿色环保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绿色化学相关知识,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绿色化学内容的积极性。

(三)结合试题考查和习题测验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在测试中出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目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养成优良的学科素养。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曾经出现过与绿色化学有关的内容:如06年的广东卷的纤维素相关内容考查以及上海卷的蛇纹石反应填空题考察等,这些都反映了绿色化学在当今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做好绿色化学与习题的结合,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大趋势,也是学科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养成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良好习惯

中学化学实验的废弃物中有一部分对人体巨大的毒害性,但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少被注意到,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忽视了实验后的相关物质的处理,但这些实验废弃物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化学教师要做好废弃物处理的教育工作,反复与学生强调妥善处置各类物质的重要性,防止因实验废弃物处置不当对人和环境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

(五)联系实际生活,在日常中体会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方向的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因此让学生多加关注绿色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的应用,体会高新技术对人类发展进步的巨大影响,如当今化学工业领域前沿的有机溶剂替代物技术等。

其次,让学生将绿色环保理念结合到实际行动中,妥善处理废弃品、节约能源、不浪费食物、保护植被草地、积极利用新能源等。领会绿色化学实际应用内容,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开展绿色化学相关的知识普及活动

除了课上学习绿色化学的相关内容,课下活动的开展也能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例如,举办板报竞赛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开展绿色环保主题日向公众宣传、邀请专家进行绿色化学主题讲座等形式,这些能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印象,也有利于普及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扩大绿色化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四、结语

绿色化学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学这一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绿色化学理念能让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处,减小化工产品对人体伤害的同时又能防止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中学教育阶段应用绿色环保思想,实现化学教学结合绿色化学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成长为适应当今时代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危阳春.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生物化工,2016,(03):33-36.

[2]杨水金,侯倩,蔡千喜,徐明波.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5-17.

[3]陈静.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8):22-24.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化学教学渗透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