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数学情境 促进探究学习

2017-06-23王彩君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钝角锐角硬币

王彩君

[摘 要]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是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和合作情境等,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课堂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是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他们的数学联想,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和合作情境等来促发学生的发展。

一、生活情境——“找”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常常远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这使孩子们和数学的距离离得很远,对数学的自觉接受性比较低。而真正的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立足生活,充满生活趣味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拉近孩子们和数学的距离,提高他们的自觉接受性。

例如,在教学“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G20峰会的沙画视频,视频最后出示G20峰会的会标:

从生活情境出发,G20峰会在中国杭州成功召开,这里的字母CHINA就表示中国。先让学生从这些字母中找到角,再把这些找出的角进行小组合作从而分类,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叫作锐角,而比直角大的角叫作钝角。

又如,一位教师教《可能性》这节课时,他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足球赛视频。

师:主裁判把两队的队长集中在球场的中间要干什么呀?

师:为什么要采用抛硬币的方法而不用其他的方法来决定开球呢?这样的方式公平吗?(板书:公平)为什么?

生:正面和反面都有可能朝上。

师:正面朝上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生:正面1/2。

师:反面呢?

生:也是1/2。

师小结:所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是公平的。

立足于G20峰会、足球赛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了最佳境界,便于在趣味盎然的氛围里轻轻松松领悟数学的内涵,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关注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深入数学,爱上数学。

二、活动情境——“玩”数学

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学科的兴趣。新课程目标对我们提出要求,要由传统的关注知识结果转而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数学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知识、运用知识,获得成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知识时,教师利用小组抛硬币这一个活动情境,先每人抛掷10次,正面可能出现多少次?请每一个小组长把各自组抛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了什么?再把各小组的数据由各大组的组长进行统计,又发现了什么?

最后得出抛的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1/2,所以说用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通过抛硬币的活动情境,学生在玩抛硬币过程中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当抛的次数越来越多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接近1/2”的知识点。

又如,在《万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活动情境:老师把学生分成两个队,一个队取名为雄鹰队,另一个队取名为火炬队,雄鹰队要求读起来含有零的,火炬队要求读起来没有零。老师出示数,学生迅速判断是否有零,该哪队读马上举手。看哪队反应快表现好。教师分别出示:

5670 3045 4098 4005 4800

125□ 23□□ 3□□□

当老师出示23□□和3□□□这个时候两个队的都举起了手,老师就问:为什么都举手?

雄鹰队生:当中间有一个零时,就是我们雄鹰队读;火炬队生:当末尾最后一个是零或最后两个都是零时就是我们队读。

“抛硬币”和“读数比赛”这样有趣的活动情境,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抓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飞翔,让课堂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三、问题情境——“思”数学

当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内容不平衡时,要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就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好的问题情境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切合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自己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

例如,《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这一课中,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锐角有很多个,钝角也有很多个,还知道了钝角大于直角大于锐角的情况下,教师出示了下面一道题目:

(1)直角+锐角=( )角

(2)锐角+锐角=( )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同桌合作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生1:是锐角;生2:是直角;生3:是钝角

一个好的问题可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合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当面临的问题得到圆满地解决之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强大喜悦感,而这种喜悦又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动力,促发学生不断地学习与发展。

四、合作情境——“做”数学

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思索;学习也应当是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孩子们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更应当是个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火花碰撞到一起,推动集体的成长。合作情境的创设,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探讨研究,有利于明确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思路,对知识的掌握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有效性为起点,以合作探究为重点,挑选恰当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合作的情境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万以内数的读写》中,为了让学生通过分类,根据零所在的不同位置得出中间有一个零,中间有两个零,末尾有零的三种情况,笔者设计了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的这样合作情境。情境分以下几个步骤:①让学生收集一些四位数的数字信息,并在小组内根据零多少进行分类;②通过分(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类,得出中间有一个零的,中间有两个零的、末尾有零的、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四种情况;③学习如何进行读数。

在这样的合作情境中,孩子们一起合作探究、一起动手操作实践,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合作情境中,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而存在,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和兴趣以后,就会乐学、爱学,甚至创造出奇迹。情境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乐学、爱学、创造奇迹的状态。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小明.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学习热情[J].小学数学教育,2010(3).

[3]丁春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灵动思维[J].小學教学参考,2009.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钝角锐角硬币
让硬币飞
锐角寻亲记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一群人的狂欢
画角数角收获大
哆啦A梦的百宝袋
最大的锐角是多少度?
硬币塔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