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发现法巧搭学习支架

2017-06-23龚春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区别支架学习者

龚春美

[摘 要]

信息技术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陈述性知识、易混淆、需辨析的知识其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图片的获取与处理》单元学习的课堂实践,阐述了对比发现的方法是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厘清上述类型知识点,从而建构和内化知识。

[关键词]

对比发现;学习支架;信息技术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已有的水平,另一种可能发展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他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行为,能够完成这些任务”。为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使得学生通过借助支架的攀登,而顺利到达下一个发展区域。

而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抽象概念的教学,似乎在很多时候被忽视教学;教材中一些同类别的区别常常以表格或文字形式进行表述,尽管有些采用了图片形式呈现,但对于教材的阅读程度和使用频度相对来说浅薄很多;作品效果因素在有些学生看来,知道很多,但真正让其回答还不能一下子表述清楚,听者也不能明白理解。如何让学生能很清晰地对抽象概念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内化,达到随时可提取该知识?笔者尝试在《图片的获取与处理》单元教学中,采用对比发现法为学生巧搭学习支架,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些许成效。现浅谈该方法的探索与应用过程,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对比发现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习内容之间存在关联与差异的地方,如基本概念、原理、一般现象易于混淆而一时无法很快被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我们可以采用更直观的对比方式给学习者搭建支架,使得学习者顺着支架向上攀登,通过观察、思考、发現相互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在自觉学习意识下轻松得出结论、理解抽象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现象,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成知识的内化与建构。

二、对比发现法的搭建过程

建筑物或模型的组建成功,都需要材料的准备、拼装、完善过程,同样教学中学习支架的搭建也需要一个过程,这里采用了以下几个过程,来实现对比发现法的教学方式。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呈陈述性的方式来描述,直接告知学习者,“这个事物是什么”。如果只是让学习者反复阅读去理解,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这些内容的状态,一般地,他们在看过之后并不太理解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如果不加以辅助性的教具或用更易懂的方式去解释讲解,学习者同样也不容易吸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有时需要我们这些知识的引导者对陈述性知识做一些表述方式的转化,如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从而让学习者带着思考从一些现象或实例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归纳出“是什么”的结论。

在这里,透析教材,挖掘并找出可以通过对比方式去学习的一些陈述性知识点,教学设计时把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学习问题,是引导者所做的第一步。比如,在《图片的获取与处理》的单元中,通过研读教材,列出这样一些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位图与矢量图,如何来判别?知道这几种图片格式的区别在哪里吗?影响图片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图片处理软件有很多,你会选取哪个软件来处理图片?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解答,教材中虽已清晰地采用表格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还是很少有耐心去仔细阅读并理解的。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实践操作效果,于是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能帮助学生理解的学习情境。如为帮助学生理解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教师制作了一对形似的“双胞胎笑脸图”小程序。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只要置身于该程序运行的学习情境中,就能很好理解并牢记它们的区别。

(二)对比发现,观察思考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置身于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者,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学习,反复对比、观察思考、发现新东西。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对比,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使得学生通过观察,引起新旧思维碰撞,产生疑问或假想。

在前面,教师搭建了问题支架,创设了学习情境后,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因为趣味、夸张、显明差异的对比状态下,轻而易举地读懂所涵盖的知识。如:用于对比“矢量图与位图区别”的双胞胎小程序,初始状态下,毫无差异的两张笑脸图片,随着学生点击放大按钮,笑脸图片随之放大,慢慢地两张图片呈现出明显的清晰度,以及边缘线条等差异,学生通过对比很轻松地发现它们的差异所在。此时,教师紧跟着提出这样的问题支架:哪类图片在放大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在反复运行此程序后,通过对比观察,图像的变化影像深深印在脑海中。无须教师过多地讲解,学生即能回答这两者的区别。接着,对它们的定义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

再如,图片格式的区别,采用同一张图片不同格式的呈现方式,借用图片浏览软件,查看它们的区别,很明显,GIF文件的动态显现,就表示出与其他格式的不一样之处。接着在问题支架:同一张图片的格式名称、大小、画面效果、相互间是否能转换、格式转换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一串围绕同一张图片不同格式的问题提出,学习者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仔细对比、实践操作证实,会观察发现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

(三)验证假想,总结归纳

经过观察思考后,学生会产生“是不是这样?”“真的会这样?”等疑问,以及“我也来试试看”的实践探索。在一番实践验证,或亲身体体验感知后,学生初步认同并建立自己的假想,这种假想是不是正确,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提出总结性的问题,请小组讨论、回答,达成共识,总结归纳,最终得出一致认可的结论。由此,个人对比发现后的假想转变成真正的结论,形成了个人知识建构的内化过程。

如在教学.jpg和.png两种格式的区别时,在演示操作的学习情境下,对比它们的应用区别。教师选用了一张鸽子的抠图后分别保存为这两种格式,然后把这两张图片与其他图片合成,此时画面上呈现不一样的效果:一张有背景、另一张没有背景且又能与其他图片融合一体的效果。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这两种格式的不同应用。于是,产生“真的是这样吗?我也尝试一下”的心灵对话,心动不如行动,很快一张张被命名为.png格式的鸽子图被选用。

三、对比发现法的分类演绎

课堂实践证明,对比发现法可针对这样一些抽象的陈述性知识、需辨别区分、筛选的知识进行教学应用。

(一)抽象的概念性知识

教材中几个同类别、易混淆难以理解区分的基本概念,可借助几个关键问题支架的引导下,在实例情景中,通过对比发现的方法,理解掌握。把抽象的定义,转化成图式,以形象生动的图形来描述。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它对加工的资料进行匹配,以求得对情境的理解和解释,图式在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中均有重要作用。如:位图与矢量图等。

(二)需辨别区分的知识

信息技术教材中,会有一些同类信息不同类型之间不同特点需加以辨别,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或一些专业术语在解释时,学生不太明白其中奥秘。教师通过一些实例或图示,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其中的解答。如图片不同格式的区别和应用场合;还有同类软件的选用,如图片处理单元教学中,教材中介绍了多款软件。软件在应用之间有所区别,如何快速了解它们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在实际选用时,能很快地知道处理何类问题时应选用哪款软件更适用。

(三)基本原理

教材中还有一些信息加工形成的基本原理,同样通过不同的实例形成过程,来对比其中的区别,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以及形成过程的基本要点。如图片的合成过程。

(四)作品效果的因素

信息技术教学中,常以作品形式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程度,为让学生创作出一些新颖的作品,需让学生理解影响作品效果的因素,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可通过一些范例,来对比同一个原始材料在经过不同制作技巧加工下产生的显明视觉效果或艺术效果、主题的渲染等。如影响图片效果的因素,同一张梅花图片,有做成名信片、有做成书签、有与其他图片组合成后变成诗文配图等。

四、对比发现法的应用注意

根据个人课堂实践总结,在采用对比发现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内容转化发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立于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教学内容,并转化为对比发现的学习活动。这个教学内容需经筛选,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对比发现的方法去实施,同时,对比发现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在对比中,学生能发现一些未知的新知识。

(二)创设合适情境

针对教学内容,为对比发现活动的发生,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情境,同时,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和观察思考,使活动真正有效落实,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创造,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三)有效问题引导

在对比过程中,如果缺少有效问题,将起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比如,“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样几张图片,你会发现什么?”这样的问题空洞而不明确,学生往往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对比什么,能发现什么。故有效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往这个问题提示去对比发现,去观察思考。如果前面的这个问题换成这样,“请同学们对比这样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容量大小、格式类型、色彩、亮度等方面是否有差异?分别指出其中一张图片与其他图片的区别所在。”具体明确的问题能指引学生知道对比什么,发现什么,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假想或结论。

结束语:对比什么,发现什么,获得什么结论,这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你对比什么能发现什么,我对比什么能发现什么,一起分享各自的发现,这是一个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最佳目标。问题与情境、对比与发现、观察与思考,假想与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比发现法为学生巧搭学习支架,使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参 考 文 献]

[1]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教学科学出版社,2005.

[2]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責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区别支架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位置的区别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看与观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