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多跑一次”杭州加速度

2017-06-23文金立山

杭州 2017年6期
关键词:杭州市事项政务

文金立山

“最多跑一次”杭州加速度

文金立山

早上9点不到,阳光洒满城市阳台,位于钱江新城的两个杭州市主要对外服务窗口——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民之家”里,前来办事的人们已经开始排队取号。

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而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正在这里酝酿、实践、推进。

今年3月以来,一项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的重大改革举措,赋予了杭州新的使命。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杭州市年底前要实现85%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依申请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

简政放权——权力瘦身,百姓受益

时间回放到1月16日,时任浙江省代省长车俊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态,浙江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商事制度、服务清单等改革,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

这个看似新鲜的命题,其实对浙江、对杭州来说并不是一个新提法。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的本质是政府自我革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这次“最多跑一次”就是“放管服”改革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浙江省在推进改革中已走了两步:第一步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二步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这次“最多跑一次”改革则是第三步。

“杭州一直是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行之地,这几年通过打造‘一家两中心’政府服务平台等举措,全面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可以说这一次‘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政府自身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再深化。”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在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现场推进会上阐明了对“最多跑一次”的深刻认识。

数据显示,近年来,杭州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经从2013年的874项减到2016年底的284项,减少了590项,占到67.5%。可以说,近三年杭州已经自动瘦身,砍去了超过2/3的行政审批事项。

但是改革进展,并不意味着结束。“退个税跑了三趟,主要还是办事人员没说清要哪些材料。”“为了转个户口跑了三次,而且还是建德杭州来回跑。”群众与企业到行政部门办事,还是经常会卡在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上。

“‘最多跑一次’的前提是: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杭州市编委办行政机构编制处副处长鲍剑光解释道。所以,进一步的简化、归并,甚至减少一些不必要或交叉重复递交的材料,将是改革继续深化推进的方向。

↓ “最多跑一次”进行时(邓峰豪/摄)

数据换人——少跑不跑,皆有可能

4月25日,市长徐立毅出现在杭州市多个行政服务窗口。这一次,他是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没有发通知、没有打招呼,轻车简从,悄悄地出现的。

在市民之家的公积金窗口,徐立毅主动陪同在杭务工者高先生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这项看似简单的业务,却被告知需要开具无房证明,而开证明的房产档案馆却位于开元路。在交通运输服务窗口,张先生为企业车辆办理转出过户手续。徐立毅耐心陪他办完网上申请之后却被告知,由于提交的表格版本不同,仍需再跑一趟……

当日上午,徐立毅就和副市长戴建平、王宏一起,召集市编委办、市审管办等13个职能部门,专题就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现场办公。会上,徐立毅结合切身体会提出:在杭州速度上,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改革标准化,深化流程再造,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技术手段,争取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和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切实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杭州市“最多跑一次”进度清单

“打破政府信息资源‘孤岛’,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这句反复出现在新闻媒体中的报道,就是杭州市下定决心确保群众“最多跑一次”不打折扣、如期全面实现的形象表述。

按照《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在6月底前,杭州市将建立电子印章应用机制,同步完成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系统部署,并强化专网、系统、数据的整合互通,为“一窗受理”改革提供技术支撑。而在此基础上,杭州还将持续优化再造审批流程,通过减少承诺的办理时间、减少收费环节等措施,真正把便民服务体现在办理行政事项的各个环节当中。

90后陆雅洁最近就尝了个“鲜”。她买了市中心的“老破小”要装修,装修师傅让她联系燃气公司改管道。第二天,她就跑来位于钱江新城的“市民之家”拿号子。轮到她的时候,没想到工作人员直接让她掏手机,说是加一下“杭州燃气”的微信号,进入“19服务厅”就可以办理了。

这种本来买东西上淘宝、京东才能享受到的用户体验,没想到办理燃气服务也可以有了。她就按照步骤选择“拆改业务”,然后输入地址、产权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上传身份证照片,再然后就直接显示进度条了。

“整个拆改过程,我都只在手机上操作,缴完费师傅就上门改,费用多还少补。不仅营业大厅不用跑,甚至连家都不用回,因为有装修工人在,师傅去了就搞定了。”两天后,陆雅洁的手机上收到了余款退回的微信。

“互联网+”——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政务高效的城市,但政府部门办事不尽如人意,似乎也是全球通病。看过电影《疯狂动物城》的人都知道,里面的树懒先生那动作超慢、脑路超残的表现,直接击中了全世界的痛点。

如何让等待变得轻松呢?或者说如何减少这种等待?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共署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要进一步思考互联网的本质特性,从“政府即平台”的理念出发,构建一个政府、市场、社会都能互动、参与、协同的开放性服务体系。

作为互联网创业创新高地的杭州,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经过统筹整合基础设施,杭州已经搭建起了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并积极推动市级部门的政务应用系统上云迁云,目前全市共有60多家部门300多项应用系统在云上部署。市电子政务办还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交换共享体系,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目前,数据共享涉及50多个部门,累计产生约7.5亿多条数据交换量,日交换量达到70万条。

由于杭州市每个部门信息化的基础条件都非常好,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发展瓶颈。“部门业务系统运用得越成熟,他的数据累计量就会越庞大。那么数据和数据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就形成了数据烟囱。这样的数据烟囱,怎么打通,怎么实现共享就是对我们的考验。”杭州市电子政务办主任张颖在参加“最多跑一次”圆桌讨论时说出了她的困扰。她认为标准规范的逐步统一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接下来需要电子政务办集中力量配合各个部门,去做好业务流程的改造和系统的对接。

① 杭州市燃气集团营业厅

② 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营业务综合窗口(邓峰豪/摄)

预计6月底前,杭州市将对照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实现50%以上的事项通过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申报。年底前,除涉密或法律法规有特殊要求的所有事项实现网上申报。

除此之外,杭州还将加快推广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加快实施审批业务网上收费,在学校教育、公安交警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领域拓展统一网上公共支付平台应用试点,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缴。

说白了,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

猜你喜欢

杭州市事项政务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玻璃
重大事项决定权探究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政务云上看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