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特色特刊策划为媒体经营助力
——以《泉州商报》为例

2017-06-22林艳腾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6期
关键词:商报特刊泉州

□林艳腾

(泉州晚报社,福建泉州362000)

加强特色特刊策划为媒体经营助力
——以《泉州商报》为例

□林艳腾

(泉州晚报社,福建泉州362000)

2016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66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784亿元,外贸进出口1652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8年居福建省首位;截至2016年末,泉州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拥有上市公司101家、中国驰名商标152枚。强劲发展的区域经济为地方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报道题材。《泉州商报》是2011年12月1日经批准由《泉州晚报·海外版》更名而创办的,在秉承“海外版”服务海外泉籍乡贤的基础上,五年来坚持正面宣传,言乡事、叙乡情、传乡音,做好同广大泉籍异地商会、海外经济社团的通联工作。面对新媒体的竞争,《泉州商报》立足报道区域特色经济,加强策划,以特刊形式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扎根产业特性,融入会展经济

泉州经济整体实力的强劲源于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晋江鞋服、石狮服装、丰泽树脂、南安建材、惠安石雕、安溪茶叶、永春芦柑、德化陶瓷……有人给泉州的县域经济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群小虎”一样的经济强县(市)。泉州的县域经济群雄并起现象成为全国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这些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客观上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面。从硬件层面看,泉州目前已有泉州展览城、石狮服装城、晋江SM国际展览中心等一批专业的会展场地,这些展览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以说,泉州已经初步具备会展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

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会展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如德国和新加坡)、“市场主导型”(如法国、瑞士和香港)、“协会推动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市场结合型”(如美国)四大模式。泉州的县域经济与会展场地有机结合,形成了如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晋江鞋博会)、中国(南安)水暖泵阀交易会、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在业界较具品牌的会展活动。

2012年,《泉州商报》携手中共晋江市委宣传部于2012年第7期推出了20版的鞋博会特刊后,《泉州商报》开启了通过专题策划来深度透视产业、实现全景式推介的产业报道模式,积极发挥“全方位、全景式、深度透析”的周报优势,扎根泉州各大支柱产业,围绕行业大事件,成功策划推出多个行业特刊专辑。而后,惠安县首次举办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简称雕博会),《泉州商报》推出《精雕·惠安》特刊,全面展示传统雕艺产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蜕变。

专题报道在泉州各个会展中延续。创办于2005年的中国(南安)水暖泵阀交易会,历经12年的考验和洗礼,现已成为全国同类展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性专业展会。2017年初,第十三届中国(南安)国际水暖泵阀暨消防器材交易会于1月30日—2月1日(会期3天)在南安成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泉州商报》推出《联接世界智慧共生》专题报道该交易会,为参展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为广大海内外客商提供良好的采购信息服务。

策划特色专题,突出重大事件

新闻策划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新闻策划体现了媒体新闻制作水平。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更是对新闻媒体制作水平的全面考查。新闻媒体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更需要提升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能力。

重大新闻事件往往主题重大、事件典型、领导重视、读者关注,几乎成为所有媒体的抢手货。为了使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创新出彩,不同性质定位的媒体,也是各显神通,百花争艳。作为泉州地区唯一的财经类周报,《泉州商报》以“本土、有用、可读”的特色贴近读者,策划重大事件特刊。

泉州一直是爱智慧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热爱科学,追赶潮流,甚至勇于创造潮流。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泉州商报》推出《信息化:一座城池的智慧诉求》特刊,通过智慧访谈、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民生、高新技术等版块,全面展示泉州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一带一路”将古老的中国文明智慧装进全球战略,对于世界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地缘秩序格局。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厕身其间,泉州与各国有识之士发起成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这一盛事在“一带一路”框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泉州商报》与泉州市工商联联合推出68个版、中英双语的《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成立》特刊,既有高端访谈,又有纵深解读,并对理事会成立组织简介、大会日程、章程(草案)、会标释义、主席简介、财务管理等进行较全面的推介。中英双语特刊,也创下福建媒体特刊的一个新模式。

发掘怀旧情愫,纪念特殊日子

“纪念”反映的是人们共有的一种怀旧情愫,纪念日的备受关注则源自这种共有的情愫。通过纪念日资源的开发,把新闻报道做成一种更具资料参考价值的深层次内容,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可以弘扬传统、励学明志,通过精要的评论可以引导社会意识促成主流话题,所以这类主题的特刊往往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泉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3 年1月22日,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60多年来,工商联历届执行委员会坚定不移跟党走,许集美、李英贵、辜仲钊、蔡载经、倪郑重、薛天锡等老一辈工商界人士和许连捷先生等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为市工商联的创建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风云60年,光荣一甲子,在泉州市工商联60华诞重大节点,《泉州商报》携手泉州市工商联推出“听跟走”工商联风采60年系列报道、“千秋家国梦甲子创业情”——泉州工商联成立60周年专辑、泉州市工商联60周年纪念画册等。这一年,是《泉州商报》与泉州市工商联开启深度合作的一年。

《泉州商报》铜版纸封面,版面设置分“商业”“商人”“商情”“商文”四大版块,包括财经深度、泉州产经、泉商动态、异地商会、环球商事、商界名流、理财商机、财经阅读等版面,既是忠诚的记录者,也是理性的观察家,既能敏锐地捕捉每一个发生于当下,影响未来的新闻事件,也紧跟热点、分析现象、解读政策,力求还原真相,剖析新闻的弦外之音。2016 年12月,《泉州商报》迎来创刊五周年纪念日,策划专刊再次成为大家的期待。

《泉州商报》创刊五周年纪念特刊——《不忘初心筑梦前行》推出200版(异型版),再次创下福建媒体特刊的一项纪录。特刊通过泉商力量、财经印记、活动盘点和商报官微等版块,回顾《泉州商报》风雨五载,如在泉商力量版块,梳理25位泉商代表,涵盖创业元勋、华商翘楚、异地泉商、行业新锐和驻泉商贾等五个领域,展现天下泉商风采;财经印记则通过年度记忆、泉州头条、年度榜单和温陵履痕等,展示《泉州商报》五年来记录经济趋势与商业事件,体现“与民企共成长,服务天下泉商”的情怀。

而特刊的成功,更体现在名家题词中,95岁的原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庄炎林先生亲笔题词祝贺“扩展商会发展经济”;泉州本土大伽恒安国际CEO许连捷、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特步中国总裁丁水波等也致辞祝贺;全国政协常委林树哲、菲律宾总统特使施恭旗、菲律宾龙威集团主席陈祖昌、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裁、菲律宾国际商会创会会长蔡聪妙等海内外知名商界大佬也都亲自赐墨祝贺。

总之,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纸媒应加大新闻策划,通过特刊形式加强服务,争取市场。广告策划和新闻策划异曲同工,以特刊换广告。

(编辑:古缘)

猜你喜欢

商报特刊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报刊图书
机电商报
都市新闻眼·《东南商报》摄影作品选登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