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动画专业教学的影响

2017-06-21梁磊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创造性思维实践教学

梁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动画产业不断发展,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动画相关专业,以至于高校动画教育是培养动画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是目前高校关于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与实际动画产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高校需要从自身出发,探索出一套适应于当前动画产业的教学模式。而本文就以现阶段较为有成果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例,讨论该种模式是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90-02

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校设立了动画相关专业,相关在校生46.6万人,但因为动画专业的设置时间普遍较短,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还未与市场实践相关联,导致现阶段高校的动画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中。以目前的动画本科教学方式来看,刚入学的前两个学年中,学生都以课程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为主,学生在这阶段主要是对专业所需的软件有了一个扫盲式的学习与了解,尚且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到相关的实践中;在之后的两个学年中,学生们被要求参与更多的实践环节,高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消化前两个学年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学的技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强化技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通过近年来学生的表现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实践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下的时间则很少被利用到专业的制作。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无法很好地掌握相关技能。此外目前高校关于动画的教学往往都强调大而全,这种大而全的教学要求出发点是较好的,但是学生无法较为深刻地掌握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在实际的社会生产中往往是不需要这种大而全的人才,而是对动画某一领域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人才。而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基于导师制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而存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设计与实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停留在依赖教师的教与自己的学这个层级上,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理工类的教学是较有成效的,但是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前期的理论学习,而不适用于实践中。对动画这个以实践为主要环节的专业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技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的补充,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情况。学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可以在工作室中很快地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增加了实践的时间,也可以很好地达到一个复习的效果。

第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专业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堂提供了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学生课后的讨论却变得很少。我们知道,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课后相互讨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动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作室制度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基于实践案例的制作,学生们可以就某一点进行讨论,巩固已学知识。

第三,提供学生合理的学习氛围。工作室提供了一个适合学习与探讨的氛围供学生在其中学习与实践。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日常的学习生活就是宿舍与教室的两点一线,学生上完课后就自然地回到宿舍,开始课后的娱乐生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娱乐上,但是,宿舍不是一个适合学习与实践的场所。因此,工作室的存在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也是一个增加师生课后交流的场所。

第四,促进学生的自学意识。在工作室的实践过程中,某一案例的完成绝不只是单一课程的实践,而是融合了其他的课程。那么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地试着去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通过对于其他课程知识的探索,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对于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这种意识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本学科内,也体现在日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意识。

通过上述较为直观的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室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后时间,由此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影响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影响,也促进着教师授课效果的提升。首先体现在教学层次的明确性。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式是普适性的,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而重复或者删减一些所授技能,学生接受能力的不统一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所学技能的掌握情况的不统一,从而使得同一班级中出现了层次不齐的教学情况。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更好交流的场所,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工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并且可以及时地向教师询问得到解答。此外,教师在与相关学生的沟通中也可以知道自己授课的效果,从而可以快速地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班级授课情况,以达到授课效果的最优化。

同时,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锻炼,与学生共同实践交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查漏补缺。动画是一个更新换代较快的产业,从使用的软件到制作的理念几乎每个月都呈现新的态势,因此,作为教师也需要及时地将这些新的内容带给学生,而实践的过程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与更新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从授课到实践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体现在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性较强的动画学科内,教师的课题研究往往都基于一定的实践基础上,也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研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产生可以很好地为教师解决团队建设中的人员问题。工作室的成立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教师可以选择对自己擅长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来充实自己的团队,前期通过一些虚拟的实践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有一定的專业基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这个团队去参与相关的课题项目,教师在这个团队中就起到了把控方向与总结项目的关键作用,通过带领学生就某一课题开展研究,不但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促进着自己对于课题的钻研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

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在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一点在动画的制作领域尤为重要,动画的制作往往依赖的是一个团队的配合,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动画制作中,各个分工尤为清晰。反观高校的教学,通常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整套的制作技能,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专长所在,而在工作室中,面对一个项目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擅长的环节,并且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更深一步的钻研,由此,在每个人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后,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团队的默契,每个人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以及对于团队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培养。

第二,可以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大量实践之后所带来的效果,工作室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接触到动画领域之外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自然就会接收到动画学科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交叉学科的知识架构,随着项目的积累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基于大量的实践之后所产生的。比如,对于某种动画的表现形式,经过一定的实践之后,学生们自然会在以往的制作基础上,总结并衍生出一种更为独特或者更为便捷的制作方式和理念,那么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有着大量的实践,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从思想到实践过程的不断交流,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拓展自己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阶段来说,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基于思想与实践的双重培养,对于拥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往往会成为他积极融入团队,融入社会的一种加分项。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衔接到产业化的动画制作中。但是现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与发展状态,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还只停留在发挥了提供场所的作用,并没有与学生的评优评分机制挂载到一起,使得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还很浅薄,从而无法达到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笔者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高校能够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学生考评机制落实到学生实际的工作室表现中,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投入到实践中的积极性,以促进高校在动画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苏瑾.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电影评介,2009,(20):69.

[2]查筱菲.江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分析[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12.

[3]许爱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4]王佳.高校動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125-127.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创造性思维实践教学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