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2017-06-21史向宾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功能分析

【摘 要】随着电视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观看需求,电视播音主持必须不断改进节目质量,提高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才能使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副语言作为电视播音主持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节目的播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分析副语言的功能与创作规律,是提高电视播音主持质量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功能分析;创作规律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06-02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尽管电视播音主持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电视行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节目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和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副语言的创作规律,以期促进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完善。

一、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

所谓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指的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在镜头前的仪态、表情、眼神、服装等等。这些副语言能够成为主持人口头语言的补充,成为观众解读新闻内容的一种途径。由于电视画面呈现给观众的是立体而动态的画面,观众的视觉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对节目的印象和评价。如果播音主持人员能够在画面中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恰当使用副语言来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就能够将电视节目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准确高效地传递给观众。根据节目类型和表达需要的不同,主持人和播音员应该辅之以合适的副语言,比如新闻节目需要严肃端庄、综艺节目需要活泼生动。副语言具有一些语言所没有的功能,配合语言的表达能够丰富表达效果。比如,在电视播音主持节目中,主持人的着装一般会成为观众的第一个关注点。如果主持人妆容恰当,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且穿的衣服也干净利落,符合节目主题,那么观众往往就会产生观看的意愿。但如果主持人服装邋遢、不修边幅,则会给观众留下这个节目不可靠的感受,而不愿意继续观看节目。由此可见,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十分重要[1]。

二、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功能

(一)补充信息。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向观众传递信息,让观众了解到需要的事情。而传递信息一般都是由有声语言来完成的。但是有时候语言的力量不够强大,还需要副语言来补充表达一些细微的信息。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根据工作原则,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播报,而不能掺杂主观的态度和想法。但是有的话语如果没有适当的语境和表情等副语言的辅助,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从而给观众带来错誤的引导。而加上副语言就能够比较完整地传递信息,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同时避免语言歧义,观众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报道的内容。

(二)表达情感。副语言的另一大功能在于能够充分表达情感,激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播报效果。通过体态、手势、神情等副语言,主持人的心理情绪、思想态度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这种情感上的引导对于加强观众对电视信息的代入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播报某地区的干旱灾情时,尽管陈述词是确定的,但是播音员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词语间的停顿,以及露出悲伤担忧的神情来表现电视制作方对灾区人民的关切。这样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够感受到干旱灾情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不便和困扰,对灾区人民产生关切和同情的心理。这样一来,观众更容易受到节目的感染,而节目本身想要实现的社会宣传效果也能够得以实现。这有助于发挥电视播音主持节目作为大众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引导社会公民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

(三)突出强调。虽然电视节目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能够吸引观众的代入感。但是电视屏幕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仍然非常遥远,观众难以产生迫切的观看需求。而副语言的使用能够增加节目内容的真实感,并且使节目效果更加立体多元,更容易吸引观众主动去观看节目。尤其是对一些语言和事件的突出强化,能够给观众造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刺激观众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保持对该节目的关注。而不同电视播音节目在副语言的辅助下,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风格特征,这也会成为吸引观众的一个闪光点。观众或许会因为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而持续关注节目。

三、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创作规律

(一)表情语言创作规律。表情语言是电视播音主持常用的一种副语言,对于语言表达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使用表情语言需要主持人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也就是说,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首先熟悉播报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内容,产生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语言、配合副语言进行表达。必要的表情能够增加播报内容的生动性,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持人的态度和情绪。但是主持人也需要注意表情语言的创作和使用是为了播报内容而服务的,切勿过于激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而导致播报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在表情语言的创作中,微小和眼神是比较能够控制好的两项表情语言,也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比如,李静在主持《非常静距离》的时候大多都保持着微笑的表情,不仅能够为嘉宾营造轻松愉快的采访氛围,现场观众也能够感受到主持人的魅力。

(二)手势语言创作规律。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创作也应该关注手势语言的使用。很多电视节目都需要主持人在现场活跃气氛,如果主持人的双手一直保持同样的姿势,会让观众觉得僵硬无聊。而适当的使用手势则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跟着主持人的思路走。比如,在天气预报中,播音员就会频繁使用手势来引导观众关注某一地区的气温变化,这样能够使观众保持比较集中的关注度,避免错过需要的信息。一般来说,电视播音主持的手势语言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必须合理控制手势的幅度和表现的方式。有的手势容易使观众产生误解,因此更要谨慎使用。比如,在主持人邀请嘉宾出场的时候手势必须规范,不能给人一种轻率的感觉,否则会让人觉得嘉宾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但是根据播音员和主持人个人的风格和习惯,手势语言也可能会呈现出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允许的,也是主持人构建独特风格的必要因素之一[3]。

(三)体态语言创作规律。肢体动作的表达也是副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新闻类型的电视节目,其他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需要主持人来回走动,使用肢体语言来带动观众的情绪。因此,主持人的一举一动、坐姿站姿都是观众评判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然大方的体态能够让观众放松心情,消除与节目的距离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节目中去。一般来说,主持人的坐姿应该端庄得体,保持肩膀放松、身姿挺拔,不能弯腰驼背。尤其是新闻、财经等比较严肃的电视节目,更需要主持人通过体态语言向观众展示自己稳重得体的一面,增强节目的可信度。而对于一些比较轻松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则要配合电视节目的主题和风格,采用适度的体态语言。综艺节目往往为了营造轻松搞笑的氛围,需要主持人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的使用必须根据电视节目效果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播音主持中,副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和拓展,能够增强电视节目的画面感和真实感,带动观众进入到创设的节目情境中去,从而更好地传递节目信息和情感态度。因此,电视播音主持必须重视使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根据节目需要和个人习惯,找到最合适的副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改善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史向宾(1981-),男,汉族,双学士,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主持人。

猜你喜欢

功能分析
基于功能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改革措施研究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哈克》的性别批评分析与解读
煤矿机车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及应用①
气动调节阀的性能调试及主要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