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长对话转述成间接引语的听写题

2017-06-21杨鸿雁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

【摘 要】长对话作为大学英语听力训练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实现了从直接引语到间接引语的转换,是听力训练和听写训练中最能考查学生能力的练习。一篇好的长对话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听写题,体现了编者对原听写内容的精确把握,在实现由直接引语向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也体现了编者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检测意向。本文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一篇范文为例,来欣赏编者的改写,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读这方面题目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长对话;听力;直接引语;间接引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78-02

《新视野大学英语》(NHCE)视听说教材(第二版)中的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其包含的听写练习一般有原文听写、改写听写和问答听写几种形式。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一般都显示了编者即改写者的选择倾向性。一篇由精彩的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基本按照对话材料发生的事件时间顺序来改写。第二,注意大部分主体内容与细节与对话原文相一致。这构成基本的理解和对应部分。第三,高难度的挑战部分,即对部分关键短语、新文化信息、时态、语态、单复数等语言点进行检测。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首先要求改写者对长对话的主要脉络和内容有清晰了解;其次,在改写听写填空中,要充分显示改写者对听力训练目标的熟悉和选择;再次,在改写的篇章中,改写者对所听到的对话内容要进行取舍,一篇长对话听力音频中包含很多可供篇章分析的内容,如对话中的人物语气语调、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的进展和变化、人物的性格等。但是,这些内容在改写的陈述中都会或多或少有所缺省,因为改写者在有限的改写篇幅中,只能转述对话者的主要话题和内容,而无法在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中,做到一一陈述。

一般来说,听力材料改写后的听写题的设计,要比听力材料原文听写具备更高的难度。而对学生来说,原文改写后的听写,也具有更大挑战。本文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III 部分Listening In 中的Task 1 “On the first day”为例,来说明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力填空的特征以及学生为此需要培养的应对能力。

一、长对话改写听写题的变化特征

长对话改写的听写题不同于原文听写題。原文听写是跟所听到的材料内容相对应的,而由长对话改写的听写题,则是听写编写者对长对话内容预先进行了改写,将原来的二人对话改写成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再设计其中的听写内容,这样的长对话改写听写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变化。

第一,对话双方名字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原文的长对话中,说话者的名字一般是通过自我介绍或者相互打招呼来体现的。而在改写的听写复述中,对话双方的名字都通过第三人称来陈述,并且一般为了复述方便,对话双方的名字往往安排在开篇。

第二,人称代词发生了变化。在长对话的原文中,如果双方主要围绕说话者本人进行对话,那么长对话原文中使用最多的人称代词将会是I, you, we, my, your等人称代词,这些词带有个人化和私密化的特征。但是在改写后的复述内容中,这些词会消失,从而被第三人称代词或者人名所代替,因为改写是以第三人称来陈述的。

第三,对话原文中的一些功能结构性的表达词有可能在改写后的内容中消失。在本例的改写复述中,原对话中的交际功能性的语境词有部分缺失。如对话原文中Jenny 和Harrison 互相自我介绍部分,以及You are welcome等短语所具备的情感交际功能在改写中消失。消失的原因在于改写的篇幅有限,改写者必须抓住最主要的对话内容进行陈述。

二、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的应对策略

(一)迅速判断出是否是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填空题。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力题可以从音频的内容来判断。音频里如果是两个人针对某个事情反复进行交流,则是对话形式。英语试题短对话听力的特征是说话双方一人说一次。如果说话双方就某一件事情轮流多次进行信息和观点的交流,则是长对话。在此基础上,再看听写文本的形式。如果听写文本不是以对话形式呈现,而是以叙述即转述的形式呈现音频内容,并且听写文本与音频中的单词不是一一对应,则这篇听写内容可判断为长对话的听力改写题型。

(二)了解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填空题的主要特点。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填空题带有很明显的角色互动特征。说话者双方一般都是在进行信息交流或者观点交流,一方的信息或者观点是另一方做出反馈的基础。

1.交际功能。在此篇长对话改写成的转述听写中,有很多表明说话者双方在进行交际对话的一些词语,如says warns,assures,asks。这些短语具有很明显的间接引语的特征,间接引语是对直接引语的转述,涉及到说话者和听话者两个对象,带有明显的交际功能。

2.对对方行为的判断。在本篇起始部分,Harrison在长对话中说的话“so, youve bought the books for this biology class.”就是基于视觉感知的事实判断,也是这篇对话得以展开的主要线索。在转述的听写文本中,这句话变成了“seeing that……, Harrison says……” 这句转述基本保持了原对话的基本韵味,即感知判断用了“seeing”, 后边的宾语从句则成为seeing的内容,即事实判断。

3.对方认知的强化或者更正。当Jenny 对买书做出回答“I think everyone had to before class started.”在改写转述中, 编者进行了尝试改写,即将Jenny 买书的意图和Harrison 的纠正改成了因果关联句。

4.相关信息的拓展。当Jenny对Harrison说的“add-drop”的意思不了解时,Harrison 做出了解释。

5.相关感受的交流。下课之后,Jenny和Harrison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交流,Jenny 提出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6.问题的解决和互动。针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Jenny向Harrison请求,希望能够借其课堂笔记,Harrison对此做出了应答。原对话为:

Jenny: Hey, would you mind if I borrowed ……?

Harrison: No problem.

改写后的间接引语为: When Jenny asks to borrow Harrisons notes, he says “no problem”.

(三)注意对话原文中词语的逻辑关系与改写后陈述句中逻辑关系的对应。原对话中Harrison 对Jenny买书的行为判断 ,变成了转述中的Harrison提到 “add-drop”的原因,由于“seeing” 所以“Harrison says”。Harrison 对Jenny 的关于 add-drop 的提问“whats that?” 变成了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对于原对话中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改编者都非常熟悉,这里处理得很好,充分体现了原对话的特色。

(四)注意對话原文中的词语在改写后的陈述句中有可能发生转译,原文中的词汇和改写后的词汇不一定一一对应。如原对话中Harrison说的 “add-drop”,Jenny 听不懂,问道“Whats that?”, 这属于对新信息的不了解, 因此改写后的间接引语省去了Jenny 的特殊疑问句,而直接变成 “which means”这样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add-drop做出解释。又如,此改写中有一个语法检测点,即考查学生的语法警觉性,在原对话中Harrison 说“Hes good if youre a hard worker”, 这是Harrison 对Jenny 说的,因此用“a hard worker”, 但是在间接引语中,此句被改写为“The professor is good only if students are ____.” 这里条件从句后面的主语由you 变成了students, 学生要是不够细心,则会听到什么就填什么,而不是把worker从单数变成复数。

从这篇由长对话改写成的间接引语和转述的听写题可以看出,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者是英语知识丰富、基础深厚,对英语教学有很深了解的英语专家。这套教材通行很多年,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是编辑们的集体心血,以及对大学英语改革的热望。

参考文献:

[1]Scrivener,Jim.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杨鸿雁(1968-),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听力
同期听力(五)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9—10 听力练习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