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宫斗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2017-06-21赵浩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宫斗剧主体意识女性主义

赵浩

【摘 要】宫斗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宫斗剧)是从古装历史剧的分支中发展衍化而来,往往将叙事背景放置于古代封建历史中,并以某个封建王朝的后宫为戏剧的发生地,以众多女性之间的权谋斗争作为戏剧冲突来呈现,通过展现后宫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或爱恨情仇,以此来抨击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禁锢和摧残。虽然这些女性生活在迂腐不堪的封建社会之中,但女性主义已初露端倪。本文就以宫斗剧中的女性主义存在的困境,研究和分析封建后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

【关键词】宫斗剧;女性主义;困境;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18-01

自古以来,女性都是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中,被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所牵绊和束缚,从而沦为男性的附属品,丧失了人权。在当今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平等也只是相对的,而某些不平等就在影视剧中率先表现出来。例如宫斗剧中塑造了众多女性的悲剧形象,虽然唤起了大众对于女性的关注和保护,但是该类题材的电视剧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男性社会的权威,对现代男权社会缺失的弥补。宫斗剧,正如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者劳拉·穆尔维在研究理论中所说的那样,电影的凝视是男性的,电影以男性欲念建立叙事,导致女性的缺席。[1]电视剧也是如此,我国有大量制作精良的宫斗剧,通过制造封建女性的生存困境(挣扎、惨状)来满足男性的欲念,从视觉刺激转为心理满足;另一理论先驱克莱尔·约翰斯顿更是提出“女性主义反抗性电影”,以分析并瓦解父权意识形态的主流形式。因此,宫斗剧中就出现了一些面对摧残和压迫,敢于维护自己的人权,英勇反抗的女性形象,这就是所谓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

一、宫斗剧中女性主义存在的困境

“在父权制文化统治下,女性从未拥有过主体性,其地位是按照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进行建构的。”[2]此外,这些女性在深宫中失去了人身自由,就连婚姻权和生育权都得不到保障,只能依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

(一)婚姻权的缺失。古代女子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被“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所束缚。对于中国传统女性而言,在以男性为中心、女子依附男子而生存的封建社会中,婚姻更是关系到一生命运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宫斗剧中,女性的婚姻大多是从“选秀女”开始的,参加选秀的女子,就意味着不能再自由婚配他人,更不能与情投意合、青梅竹马之人喜结良缘,等待她们的只有嫁入深宫,与世隔绝。她们婚姻权的丧失间接造就了生育权的缺失。

(二)生育权的缺失。生育权,是女性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在宫斗剧中,也是权谋元素运用最多的戏码。深宫中的女性,即使母仪天下,成为一宫之主,也只能是寂寞与不幸的代名词。在宫斗剧中,这些女性更多的是想母凭子贵,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因此生皇子也就成为她们毕生的使命,但过程却崎岖坎坷。

二、宫斗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

一生致力于抵制体制化父权社会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直主张,女人应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一切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但自诞生人类社会以来,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一直存在,甚至在西方社会,女人是传统宗教文化歧视的对象。[3]我国宫斗剧中更是“完美”呈现了这一不平等。然而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部分宫斗剧也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例如《芈月传》中,芈月是庶出的楚国公主,作为媵妾陪嫁到秦国后姐妹反目成仇,后又被流放燕国做质子,受尽凌辱。可是芈月坚韧、顽强的性格,敢于反抗不公的命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

这些宫斗剧中的女性,面对挫折和磨难,不屈从,极力改变现状,敢于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付诸实践,这就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

三、结语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女性主义的目标就是提高女性的意识和觉悟,呼唤“被压迫者”起来解构和颠覆以男性或父权制为中心、为主宰的权力关系,改变女性因受压抑所处的“沉默”状态。正如宫斗剧中的女性人物设置,旨在通过人物悲惨命运这个载体,从而过渡到女性精神的觉醒,改变这种“沉默”的状态;同时借助人物悲惨命运的载体来寻找剧中角色作为女性身份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都岚岚.性别操演理论[J].外国文学,2011,(9):121.

[3]赵思奇.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D].山东大学,2007.

作者简介:

赵 浩(1992-),男,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猜你喜欢

宫斗剧主体意识女性主义
从大众文化视角看宫斗剧的流行与困境
宫斗剧“泛滥成灾”了吗?
宫斗剧被批影响负面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