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6-19黄冬梅张三秀刘建红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血液实验组心理

黄冬梅,张三秀,刘建红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宜春336000)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冬梅,张三秀,刘建红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护理、饮食指导、健康锻炼干预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前SAS评分为(38.27±4.68)分,SDS评分为(38.31±6.33)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0.15±4.87)分,SDS评分为(31.16±5.54)分;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36.88±6.33)分,SDS评分为(37.48±5.77)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3.97±5.84)分,SDS评分为(35.39±5.22)分。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机能(63.11±6.44)分,躯体疾病(68.26±6.54)分,健康状况(56.16±8.33)分,社会功能(74.26±8.54)分,精神健康(79.66±7.42)分,情感智能(54.35±8.44)分;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机能(37.75±8.44)分,躯体疾病(32.63±5.84)分,健康状况(39.33±5.64)分,社会功能(47.33±5.88)分,精神健康(53.33±8.25)分,情感智能(33.83±6.71)分。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好,在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为94.59%,对照组为56.7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长期血液透析;心理;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家庭生活压力增大,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医院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5年7月来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女比例26∶11,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9.87±8.64)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炎12例,急性肾衰竭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5∶12,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50.33±7.95)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7例,慢性肾炎11例,急性肾衰竭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配合完成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

排除标准:肾脏恶性肿瘤者;拒绝接收治疗者;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护理、饮食指导、健康锻炼干预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血液透析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治疗的时间长,使得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4]。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放松心情,多和家人沟通,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个性化特征,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个人经历不同,受到的教育背景不同,日常的生活环境也有差异,使得患者本身对于疾病的认知存在差异[5-7]。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鼓励患者放松,提高预后。

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等病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可能,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关心和爱护,对患者进行关爱,通过各个方面的心理支持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心理状况变化情况采取SAS、SDS进行评价,SAS表示焦虑自评量表,SDS表示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越低,患者心理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评分采取SF-36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x±s,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好,在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x±s,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为94.59%,对照组为56.76%,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3 讨论

血液透析也就是血透,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患者,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10]。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长期血液透析的人群不断增加。患者受疾病困扰,长期治疗等,使得身心均受到影响[11-12]。患者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状况,而且生活质量下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情绪抑郁、焦虑。这些负性情绪会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往往存在依赖性,缺乏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得到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认可。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刘锦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1):2002-2004.

[2]Bahri F,Kargar Kheirabad A,Ghasemzadeh I,et al.Hepatitis Viruses B and D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the South of Iran:Prevalence and Genotypes[J].Hepat Mon,2016,16(1):e32971.

[3]茅玉梅.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5):107-108,140.

[4]Arze Aimaretti L,Arze S.Preemptive Renal Transplantation-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for Terminal Chronic Renal Failure[J].Transplant Proc,2016,48(2):609-611.

[5]祝维秋,史玉占,徐亚光,等.护理干预对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24):177-179.

[6]Arze S,Paz Zambrana S.Advances in Ethical,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Chronic Renal Disease in Bolivia[J].Transplant Proc,2016,48(2):559-563.

[7]陈丽芳.营养与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68-169.

[8]陈亚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9]Thapa S,Terry PB,Kamdar BB.Hemodialysis catheter-associated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and pulmonary em-bolis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MC Res Notes,2016,9(1):233.

[10]王焕娟,刘爱红,赵文娟.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与预防[J].当代医学,2010,16(19):147.

[11]赖燕,罗冬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62-63.

[12]石思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92

猜你喜欢

血液实验组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多彩血液大揭秘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神奇血液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