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7-06-19耿进安世慧李能云扈玉红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依从性

耿进,安世慧,李能云,扈玉红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耿进,安世慧,李能云,扈玉红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与认知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HAMD(33.68±4.81)分,HAMA(34.98±4.86)分均比对照组(61.89±6.12)分、(64.30±6.21)分低(P<0.05);观察组依从性95.24%较之对照组78.57%显著更高(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提高,观察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针对乙肝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认知护理;乙肝;依从性;生活质量

乙肝患者容易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且此病的病程较长,具反复发作等特点,导致大部分患者于治疗期间产生抑郁、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1]。大量报道显示[2],认知护理应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模式效果,本研究主要对选定乙肝患者84例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乙肝患者84例行回顾性的分析,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16,年龄25~74岁,平均(52.87±5.01)岁,病程1~12 y,平均(5.43±1.28)y;观察组男女比例31∶11,年龄24~75岁,平均(53.87±5.69)岁,病程1~13 y,平均(6.12±2.04)y;其中25例大专及以上,44例中专,15例小学及以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包括常规知识的宣教、环境护理、饮食及运动指导方面等常规相关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1)心理相关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并告知其不良主观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反向作用,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配合重要性,从而树立患者疾病治疗的自信心。(2)药物控制:护理人员应于实施认知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不同背景、文化程度选择针对性药物服用等护理。此外,应于患者住院期间,于患者病室内部粘贴药物服用对应表,且表格中详细列出具体方案。(3)健康教育:为提高患者对乙肝的认知,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乙肝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与活动,使患者全面意识到疾病出现原因及其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性,促使患者意识到有效治疗重要性,并采取不同形式指导相关日常保健知识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两组心理状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进行评估,分值介于30~8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不佳[3]。依从性:严格遵循医嘱执行,完全依从:坚持规范规律治疗为;基本依从:基本遵循医嘱执行,偶有不规范治疗;不依从:经常不遵循医嘱执行,且未坚持规范规律治疗;依从=(完全依从数+基本依从数)/总数×100%[4]。参照生活质量量表(SF-36)[5]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及社会关系等四维度,分值均介于35~90分,质量和分值呈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观察组HAMD、HAMA评分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95.24%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2.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周期较长,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为临床关键[6]。相关报道表明[7],乙肝患者临床治疗时依从性普遍较差,且分析可能与治疗费用高、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对药物与疾病知识的不了解等因素相关。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84例乙肝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效果分析,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借鉴。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认知护理可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效果良好。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95.24%比对照组78.57%高,提示乙肝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综合分析,可能与下列各因素相关:(1)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但需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承担着经济负担,导致大部分患者面对治疗时态度消极,一旦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悲观、紧张状态中,很大程度上将阻碍治疗进程[8]。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并告知其不良主观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反向作用,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配合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家属给患者充足精神支持,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信心,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2)因乙肝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故大部分患者治疗时易出现厌烦、疲倦情绪,致使其服用的药物难以达到最佳疗效,且延长治疗周期[9]。此外,护理人员于患者病室内部粘贴药物服用对应表,且表格中详细列出具体药物量、用药标准及用法等,并每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使其达到用药要求。(3)因大部分患者对乙肝类疾病等知识缺乏了解,未充分认识到疾病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导致治疗期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护理人员定期开展乙肝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与活动,使患者全面意识到疾病出现原因及其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性,促使患者意识到有效治疗重要性,并采取不同形式指导患者关于日常保健相关方面的知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提示认知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可有效提高其预后质量,这与何春梅[10]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模式的应用积极性、有效性。本研究并就两组护理满意度予以分析,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不但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从而改善其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白淼.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141-3143.

[2]王麦换,焦娇.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92-94.

[3]高红霞.乙肝患者并发顽固性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0):223.

[4]林秀滨.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83-85.

[5]梁冬梅,肖海波,盂玉华,等.乙肝患者不同时间点初次注射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20(5):532-534.

[6]王鹏,李静苇,潘雪,等.乙肝疾病认知与乙肝歧视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17):1570-1572.

[7]赵丽芹,余利娜.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032-1034.

[8]孙世娟,邓建环,沙品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 (34):95-96.

[9]朱碧华.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2):120-121.

[10]何春梅,刘晓晖,段钢,等.心理护理配合人文关怀对乙肝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 3335-33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89

扈玉红,E-mail:328750490@qq.com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依从性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