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有感

2017-06-16赵巾帅

魅力中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白话白话文报刊

赵巾帅

最近时间阅读了胡全章老师的《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清末民初白话报刊,这是之前学术界很少关注的“盲区”,缺乏系统性研究,而自己对于这方面也几乎一无所知,细读了胡老师这部著作之后,让自己豁然开朗,并对晚清白话文运动有了重新的认识。

(一)

胡老师的这部著作系统梳理与总结了清末至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倡导、主要阵地、辅助手段及其多重意义,着力复原近代白话报刊多侧面的历史形态,总结与描述了此期报刊白话文之主题特征、语言面貌、文化姿态、文体形态及以白话报刊为阵地的文学创作概貌;并希冀探究清末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白话文之间的历史关联,窥探中国语言形态和文学观念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中国文学文体形态的古今演变;以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为中心,考察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历史面貌,进而重估其历史功绩。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看法均具有学术开创性意义。

本书引言部分回顾了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学术研究状况。第一章主要写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作者系统论述了黄遵宪、裘廷梁、陈荣衮、刘师培、梁启超等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白话文理论,以及清末白话文运动的主要阵地和辅助手段。第二章描述了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历史形态,作者从清末至五四白话报潮流的潮起潮落、白话报人对启蒙宗旨的堅守及消闲策略强化、拟想读者与实际受众,以及清末民初白话“报”与“刊”的文本形态、栏目及附张、“白话小报”与“文话大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此期白话报刊的历史形态,期望通过梳理散乱的原始史料,复原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历史形态。第三章主要写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主题透视,作者从现实批判、历史叙事、文明绍介三个维度透视了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主题意蕴。第四章介绍了清末民初白话报刊语言面貌及流变。这是学术界首次对清末民初报刊白话之称谓及语言观念、语言特征及发展趋向作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整体意义上的较为细致的研究。第五章主要写白话报人的文化姿态和审美欲求。指出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下,近代白话报人持守着大众文化姿态,朝着平民主义的文化趋向发展。第六章是对清末民初报刊白话文文体管窥。考察了以北京白话报为中心流派纷呈的演说文,以《爱国白话报》为代表的“时评”,以《中国白话报》《河南白话科学报》为主阵地的地理游记文,以及刘师培、章太炎的白话述学文。第七章主要写清末民初白话报刊小说。指出按时间和地域划分,清末民初白话报刊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块:南方白话报刊小说和京津白话报刊通俗小说。第八章剖析了白话报刊与近代改良戏曲。指出清末白话报刊既是提倡戏曲改良的重要理论阵地,又是宣传与刊发改良戏曲的主要载体,在近代戏曲革新运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九章主要写白话报刊与近代歌诗。指出与新小说、改良戏曲一样,近代歌诗亦是清末启蒙思潮的产物。第十章透析了清末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间的关系。在结语部分,作者对清末白话文运动进行了历史重估,并对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进行了语言与文学考察。认为清末民初是一个“过渡时代”,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充当的,就是“过渡之先锋”的历史角色。

(二)

位卑未敢忘忧国,在那个面临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那个群体意识、国家思想与民族情绪空前高涨的时代,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知识普及化运动和民众启蒙运动迅速掀起高潮。清末白话文运动正是这场以启蒙救亡为主旋律的时代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有识之士和爱国志士们通过创办白话报刊或在文化报开辟白话栏目及增出附张,出版文字浅显的蒙学报、女学报、浅说报及通俗画报,刊载通俗白话小说、改良戏曲和近代歌诗等浅显易懂的作品,开展阅报讲报活动,设置公共阅报处、讲报所,发起戏曲改良运动等,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识普及和民众启蒙运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都是为了启蒙、救亡。当文学从高高的殿堂步向现实的土地,当救亡图存与重铸国民精神的时代呼声化为可以阅读的通俗小说、可以演出的改良戏曲、可以歌唱的浅白歌诗,当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靠着阅读、吟咏这些作品来触摸历史脉搏之时,内心依然充满着感动。

然而,历史的发展是残酷的,当陈独秀、胡适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挑起“文学革命”大旗的时候,这些呼吸过欧风美雨新鲜空气的知识分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老牌白话人与他们在知识背景、思想观念、语言观念、文学观念上都差别甚大,已经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犹如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生力量面前,注定要退居幕后。于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些曾经为“启民智、开风气”,凭着一腔赤城而苦苦经营白话报刊的老牌白话人被淹没在时代潮流中。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虽然残酷,却是历史的必然。

早期,清末白话报刊的拟想读者一开始就并非纯粹是中下民众,而是涵盖全体国民。20余年中,随着白话报刊读者群体知识日进,眼界日高,白话报刊主笔的读者定位也随之不断调高,其阶级或等级分野实不能一概而论,报刊白话语言的雅化、近代化与书面化成为演变发展之大势。

针对清末民初白话文(学)对文学性追求的放弃说,或曰文学性缺失说,作者认为清末民初20余年中,报刊白话文在题材、语言、文体等方面有很大发展变化,呈现多种形态,大量报刊白话文不乏美文片段和抒情性文字,时时可见作者压抑不住的审美欲求和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并非“有意”的“文学创作”的清末民初报刊白话文,其历史面貌其实并非全然俗白无文,白话报人并未完全放弃对文学性的追求。比如一些记游文、节令演说文等,堪称美文。

针对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与五四之间的断层问题,作者认为清末的白话与五四的白话文之间并非像周作人所说的那样——“没有多大关系”;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也并非两个互不相干的历史产物,而是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的新的历史动向的两个发展阶段。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三)

研究历史要“以史带论”“论从史出”,这部著作完全是建立在庞大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写成的,很难想象作者是如何收集到这些史料的,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多大的精力、多大的周折去采集、发掘、整理这些原始史料,这也正好说明了序言部分王飚老师对作者的评价:勤奋、刻苦、执著、踏实,这样的学术品格永远值得自己学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序言部分中关于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和做学问的表述也让自己受益匪浅。另外本书在各章节最后设小结,对一章所写内容进行精要归纳概括,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梳理、识记。本书最后附录《清末白话报刊简目》以及《清末民初兼刊白话之报刊简目》,用编年的形式为读者系统罗列出各年份哪个城市创办的白话报刊,犹如绘制了一副详细的“全国白话报刊地图”,为以后学术界研究晚清白话报刊及晚清白话文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些媒体人为了博得眼球、迎合部分人低俗化倾向,不顾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对一些新闻进行虚假报道和炒作,把一些低俗的东西当作时尚的东西加以标榜、推崇,污染社会风气、损坏人们的精神家园。当绯闻顶替了事实、低俗代替了端庄,当代媒体人是否应该从清末民初的白话报人那里得到些启迪呢?

猜你喜欢

白话白话文报刊
家乡的土白话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现代白话文底子中的文言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