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词语盘点”简约而不简单

2017-06-12杨亚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

杨亚珍

【摘 要】不少教师视“词语盘点”如鸡肋。要真正让“词语盘点”简约而不简单,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打破教材设置,让词语有效重复;发挥学生自主性,让词语有效积累;创设表达场景,让词语有效运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积累、使用“词语盘点”中的词汇,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词语盘点 教学 有效性 语用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部分。“读读写写”针对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一般是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的二类词,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由于教学用书基本没有关于“词语盘点”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建议,所以一线教师多数采用读一读、抄一抄、写一写等简单的方式进行。甚至有的教师索性把“词语盘点”安排在课外进行抄写,课内最多安排时间听写一下,使得教学十分机械,缺乏生命力。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不能成为学生的积极语言,词语错误率、回生率高。对学生来说,“词语盘点”枯燥乏味,成了可有可无的学习点缀;对教师来说,“词语盘点”则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如何让“词语盘点”简约而不简单呢?如何使学生掌握、积累、运用这些散落于各课的“词语珍珠”呢?

一、打破教材设置,让词语有效重复

教材把“词语盘点”安排在一个单元课文的最后,意在让学生梳理词语,并有效积累和运用。于是,不少教师的做法是:每课阅读教学前进行词语的认读,课外进行抄写,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完之后,再对“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听写。这种常规做法的弊端是:复习周期过长,学生容易遗忘;重复次数不够多,学生真正掌握有难度,特别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更显吃力;“词语盘点”后马上要进行新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容易受下一单元新词语的干扰,缺少巩固夯实的时间。

而笔者的做法是打破教材设置,让词语教学有效重复起来。

(一)课前画词

布置单元预习工作,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用笔画出来。这是学生第一次和词语见面,并且是在课文的语境中认识的,建立了对这个词语的初步印象。

(二)认读提前

认读已经不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所以在单元整组教学时,完全可以把“词语盘点”的认读前置,然后再进行每课的阅读教学。这一步重在读准字音,对于有些认读有困难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反复练读。这是学生第二次和词语见面。

(三)突破难写字

在认准字音后,当场让学生揪出难写的字。师生一起讨论后,教师把难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用彩色粉笔做标注。同时,学生也把这些难写字写在“词语盘点”上面。这是有重点地落实字形。学生找寻难写字的过程,又是一次重复识记。

(四)课中听写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经常会当堂听写词语。有时,叫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听写。这样,听写并纠错的过程,就是一次比较有效的对字音和字形的巩固。

(五)单元整合

在单元复习时,进行正式的“词语盘点”,听写词语,同桌互批,并对听写正确的学生进行奖励。

以上做法的好处是,虽然不断重复教学,但所花教学时间却不多,符合人的遗忘规律。每次重复的方式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提升,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重复。

二、发挥学生自主性,让词语有效积累

如果词语只停留在认读、抄写、听写上,这个词语在学生的大脑中仍是孤立的、消极的。如何在脑海中建立这些词语的形象,并进行组块教学,让这些零散的词语成群结队呢?笔者采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法,达到有效积累词语的目的。

在每个“词语盘点”中,词语的集中出现必然隐藏着这样那样的规律或特点,与其告诉学生这些秘密,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在认读“词语盘点”的词语之后,笔者往往会给学生布置寻找“词语盘点”秘密的任务,然后在单元复习时,一起进行反馈交流。这种方式先学后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发现秘密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词语归类

人教版高年级的教材都采用专题编写的形式,不少重点词语属于同一个主题或同一类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

一种是词义归类。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词语盘点”中,就有不少词语是同一类的。形容花美的词语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繁花似锦。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摇头晃脑、翩翩起舞、操纵自如、手忙脚乱。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莞尔一笑、含情脉脉。

在归类后,还可以进行适当拓展,和学生一起寻找以前学过的或是课外学到的同一类词语,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词串,这样词语教学就生动起来。比如,通过交流发现,形容花美的词语还有: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百花争艳……

另一种是结构归类。比如ABB、AABB、ABAC、XX如X等各种结构的词,也可以是由字义相近或相反的字组成的词等。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中,就有不少由字义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均匀、空隙、选择、搜索、倾斜、平坦、宽敞、宁静、崭新等。

在这样的归类中,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词语的印象,提高词语辨析的能力。

(二)词义配对

词义配对,即指寻找近、反义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在“词语盘点”旁边批注词语的近、反义词。这种方法往往耗时较长。建议教师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让学生去找,而不要每个都找。

另一種是在“词语盘点”中就能找到相关词的近、反义词。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中,“隐蔽”和“隐藏”就是一对近义词,这样两个词“手拉手”一起学习,效率更高。

还有一种是教师提供一些词语给学生,让他们从“词语盘点”中找到这些词语的近、反义词。这个活动,思维含量较高,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从“词语盘点”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成熟(幼稚),寂静(喧闹),收留(驱逐),乖巧(淘气)。

找近、反义词,让学生不仅记住词语,拓展词汇量,也能进一步理解词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巩固词语的好办法。

(三)词组搭配

词语是句子的最小单位,它必须在语境中,才会活起来。所以,我们在教学生认识词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习词语的使用常规,即明白它一般可以跟哪些词语搭配。这样积累下来的词语,才是有土壤的,才会扎根,才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常常进行词语搭配练习。比如笔者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杰出的( ),设计( ),艰巨的( ),勉励( )……

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到课文中找依据,也可以联系课文阅读经验填写,使这些词语的使用范围广起来。这些短语的形成,为学生进一步准确地使用词语写句子,扫除了障碍。

(四)词语具象化

对于一些含义特别丰富的词语,我们可以让它们更具画面感,把词语细致地描摹出来。比如学了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词语盘点”后,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的印象会十分深刻。又如可提问“张冠李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能否举个例子来说明。学生在这样的说话中,理解了这个词,同时也进行了积累。

我们也可以逆向学习词语。比如,同学或是教师说词义,让大家来猜词语。这也是一种有意思的词语积累方式。

以上这些方式,一开始由教师领路,慢慢地,学生自己也会琢磨出门道来,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些“秘密”了。这样,当学生主动来交流的时候,教师就轻松了。显然,这种交流和反馈的方式,比单一的听写有趣得多,学生也喜欢得多。

三、创设表达场景,让词语有效运用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让“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真正“活”起来,需要教师创设一些表达场景,搭建让学生运用词语的平台。常用的比较好的方式有如下这些。

(一)以课文为凭依

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来复述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能巩固词语,进行了有效的说话练习。

如教学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后,让学生用上“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来评价一下他们眼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用上“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借用“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看图说话。比如学生对《草船借箭》一课的插图进行看图说话时,就会自然地用上“擂鼓、呐喊、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二)以生活为舞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利用电子设备,把词语运用引向生活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比如,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词语盘点”后,教师布置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符合词语意境的画面,并把它拍成照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学生会拍下“专心致志”“狂风暴雨”“惊心动魄”“养尊处优”等画面(生活中找不到的,也可以搜索网页寻找)。这样,学生寻找画面的过程,就是理解词语的过程。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给这些画写上近百字的说明,再相互交流。于是,一个个词语变成一幅幅画,再变成一段段话,通过生生互动,一个人的收获变成更多人的收获。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有趣。

我们也可以规定学生用上“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来写一段话。比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后,试着来写写家中的小动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能主动地选用词语,再加上写小动物自由度较大,因此他们并不觉得难。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词语,让他们编个故事。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虽然这样编出来的故事会有一些荒诞,但这种学习却是主动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课外阅读为契机

我们经常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但阅读交流时却很少强调可适时用上“词语盘点”中学过的词语。其实,如果能关注这一点,学生就能创造精彩。

比如,笔者推荐学生阅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交流时倡导学生用上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语来说话。学生说:“查理是一个善良的小男孩,他抽中了金奖券,获得参观旺卡的巧克力工厂的资格。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沸腾起来。查理和其他4个幸运者来到这个已经15年没有人来过的古怪工厂,参加一场神秘莫测的冒险。厂中的奇景让他们应接不暇……”

总之,“词语盘点”不能复杂化,也绝不能简单化,更不能边缘化。我们应该认真备好关于“词语盘点”的课,讓词语盘点简约而不简单。这样,这些“词语珍珠”会串成一串美丽无比的珍珠项链。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315327)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