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大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与主张

2017-06-12张化万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快乐成长师生互动阅读教学

张化万

【摘 要】虞大明老师在小语界是一名敢于创新的改革实践者。他以“快乐成长”为目的开展儿童教育,关注童心、童趣、童味,倡导师生互为课程,采用主动的教学方法,建构开放的课堂结构,通过加强多元互动、加强情境对话、加强综合体验来提升阅读实践活动的情趣性,给学生充足的实践发展空间,尽显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本质和内涵。

【关键词】快乐成长 师生互动 阅读教学

虞大明是当今小语界最具人气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特级教师之一。1995年,走上工作岗位不满5年的他,就以激情震撼全场师生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夺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第一名;是年秋天,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在全国又夺得一等奖。他三次在全国小语会组织的会议上上课亮相,在小学语文教育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和神奇美好的传说。

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改革实践者。从1995年首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至今,多少获奖的青年教师接受过灿烂的鲜花和如潮的掌声后,渐渐隐去。大明却在盛名之下,仍然在追求理想的语文人生的路途上,一块砖一块砖地铺垫着负重前行。他不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也不喜欢将一个成功的课例满世界地上。他愿意随时清空放下,创新向前。《刷子李》的教学录像还在网上疯传,他就又开始新的探索,和年轻教师合作,探索用一篇课文带一本书(冯骥才《俗世奇人》)阅读的试验;他的习作教学,从《机器人捕鼠》到《童眼看崇文》,再到2016年12月“千课万人”活动上具有社会实际运用性的《学做杭州小主人》;他对文体的关注,从《夸父追日》的单篇尝试,到四年级童话文体特点的整体归纳学习……年年月月在海峡两岸,在雪域高原,在穷乡僻壤,用课堂教学的新成就,呈现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对理想小学语文的追求,让千千万万同行解剖评点。这种勇气和实力让我惊叹。

教学是最个性化的事。想耳根清净,很容易。但他很愿意听到不同意见和建议,哪怕是并不正确的批评,哪怕是在一千多人的互动评课场合。这不仅是勇气,这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追求。静心想想,何必怕他人议论纷纷?探索很重要,但真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将四面八方、千千万万同行的批评建议内化为新思想不更重要?正是基于不断的实践和碰撞吸纳,大明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慢慢有了独到的主张和思想。

经过千百次的锤炼,他悟到师生应互为课程。他主张“教师要有作为”。“教师要善于‘秀自己。这‘秀不是‘作秀,更不是‘卖弄;‘秀是‘展示。教师自身就是活的课程。每个教师都要积极修炼自己,成为‘优质课程,作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习模仿的课程。” 敢于和善于晒自己,不仅仅是获得存在感和成功感,更重要的是树立标杆,和学生良性互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这还是为了孩子。

于是《景阳冈》一课上,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说大书的方式示范朗读和复述;习作课上,以“虞小明”的名义出示下水文,记录儿时秋游时的不懂事,讲述父母的恩情,指点学生写清楚事情的过程。聚光灯下,他这样“秀”;回到日常,他还是这样。每周孩子们都期待“大明老师发话”;人人欣喜手中有大明老师独具一格的馈赠,不论是情深意长、充满童趣的书信便条,还是亲手书写的“天道酬勤”书法作品……这种“秀”,我都由衷地钦佩和震撼!真好,这种互为课程的实现方式!

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反思,大明认为:对于儿童教育而言,“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动之以情”不如“趣之以心”。因此,关注“童心、童趣、童味”,加强多元互动,加强情境对话,加强综合体验,提升阅读实践活动的情趣性,让孩子尽享阅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大明以二十多年的生命投入,终于寻找到自己的教育愿景,勾勒出他一生的教育主张——快乐成长。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该是快乐的。”“以‘快乐成长为目的的教育,其最主要的作为和价值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自信心以及帮助孩子构建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快乐,应当是学习的真谛,人生的真谛。”有趣还不是快乐,快乐也不等同于幸福。但无数个快乐学习成长的日子重叠在一起,不就是幸福的童年?还孩子成长的快乐幸福,这难道不是教师梦寐以求的人生幸福?语文学习是快乐的、好玩的事情,不应当成为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学习压力。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把玩进行到底”。

要儿童快乐成长,从读懂儿童开始。质量的高下,智慧的多寡,和读懂儿童的深浅程度成正比。只有放低身段,把眼前的学生看成稚嫩而有个性、鲜活灵动的儿童,敬畏儿童的成长规律,贴近和依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快乐成长才会开始;要儿童快乐成长,主要要学会发自内心真诚地欣赏孩子,又能恰如其分、小心地让孩子学会享受挫折,学会像医生那样对症下药。

大明知道让儿童学会阅读极其重要。阅读是语文的根,是表达的土。他主张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善读、广读、好读”。“善读”包括“善预习、善概览、善质疑、善品赏、善探究、善运用”。“广读”指的是“读得多、读得广、读得丰富”。在广读中,获得快乐的理由;要师生合力,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和跳读,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善于读书的能力。儿童的阅读不应是吹毛求疵的学究型的阅读,对于儿童阅读而言,“读得广”远比“读得深”有价值。“好读”就要“养成喜好阅读的品格和习惯,对阅读充满期待”。

大明认为,略读课文需要认清它的价值和教学起点,让它成为儿童享受阅读、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的天地,不仅如此,还要十分关注阅读的人文价值、情感渲染和文化追求。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做好以下事情:1.重视预习,树立自主之意识;2.整体入手,了解文本之概貌;3.巧设问题,激活探究之动力;4.精准聚焦,关注表达之秘妙;5.圈画批注,习得探究之方法;6.旁征博引,拓展内容之广度;7.结课拓展,延展阅读之长度;8.解放儿童,尽享阅读之快乐;9.淡化朗读,提升阅读之效度。

他是倡导者,更是实践者。不论是《珍珠鸟》《麦哨》,还是《家是什么》《祖父的园子》,第一要义是给学生更大的阅读实践空间,采用主动的教学方法,建构开放的课堂结构,设计灵动、多层次、有个性的作业,快乐地与孩子共舞:或用极具震撼力的激情范读和对读对话,奏响震撼心灵的交响曲;或创设言语交际情境,分角色活动,探寻“信赖往往会创设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或品尝“茅茅针”棒棒糖,尝试用麦哨的不同读法,学会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区别,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语言和精神成长的快乐……

大明说得好,“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便是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长,而且是快乐的、积极的、有效的成长。……这二十余载,我一直在追求的,就是这种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的快乐感觉”。这是我最欣赏的教师心态!

大明不是苦行者。他挚爱生活、亲人,是高品位生活与教育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他是孝子。假期里,他是肩负重任、不辞辛劳,带着农村的父母和岳母甚至朋友家的老人、孩童去柬埔寨、泰国、日本旅游观光的老幼团团长。他爱师长朋友,自家种的香甜梨子,妈妈特制的虞氏冬腌菜,一家家地送给师长和朋友品尝。他爱生活,他独创的“鸟巢”菜肴曾获省电视台烹调金奖;在大明那儿挂职的学员,几乎都对他的厨艺赞不绝口;朋友间常笑谈大明是哈佛大学烹调系的博士研究生。为了挚爱的学生和生活,他竟然成功减肥40斤。他是马拉松迷,到柳州工作时,还在适逢周末的第二天参加桂林的马拉松赛。我对他说:“你是跑马拉松中小学语文上得最好的,也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马拉松跑得最好的。”

大明“快乐教育”的主张和成就,与他对生活、对儿童的爱和追求健康生活的毅力是分不开的。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与智慧精美的教育背后是他大写的爱。站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高度,站在社会生活和儿童生命成长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改革,相信能够给孩子带去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自知没有大明的天赋和“十八般武艺”,但我们可以“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岁岁年年,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携起孩子的手,或是让孩子携起我们的手,快乐成长”。做到这些,你、我、他,都会触摸到教师浓浓的幸福!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310002)

猜你喜欢

快乐成长师生互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快乐成长
“爱”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