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斓神农架

2017-06-08赵晏彪

草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神农架金丝猴猴王

赵晏彪

为文者崇尚行万里路,故天下名山大川畅游十之八九,唯独神农架未曾一览,究其原因,皆因以“野人”哗众之故。

其实,神农架之名从神农氏而得来,神农氏何以得名,余从《周易》古史观中得来。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他砍树做锄,弯木做犁,拿这种农耕的工具,来教导天下的百姓。他的这一发明创造,大概是从《益》卦中获得启发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带领百姓进行市集贸易,招来天下的人民,聚集天下的货物,成功交易后高高兴兴地返家,各自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大概这种做法是神农氏从《噬》卦中获得的启发。

世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旅行,但是我不愿意独自出行。乙未深秋,全国散文名家被邀神农架一聚,不言而喻,此举乃宣传神农架之正道。或许主办方也是从《贲》卦中获得的启发吧。人类发展的趋势是从野蛮走向文明,文明体现在各种社会制度的出现,这些社会制度使人有所止,即脱离野蛮时代,达到另一种境界。因为治国者既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又要“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为文者,则将“人文”、“天文”、“情怀”用文字串联起来,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人敬畏自然、呵护自然、贡献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

行走于大山大川之间,田野是作家的功课,百姓真实的生活是我的食粮,寄情山水,山不在高,水不在长,可以让我驻足,令我流连忘返,定是求同存异的大境界。

上篇:听得懂藏语的金丝猴

“神农架三季皆美,春看花繁水秀,秋观万木缤纷,冬尝雪色银装”,廖总一席话,让吾等初来此地者欲迫不及待观之。此时正值深秋,进入神农架腹地,满目色彩纷呈争俏。绿未退,黄正浓,红稍闹,山为黛,水盈盈,云飞舞,天蓝峰黛,处处皆可入镜成画,美不胜收。但在一阵狂拍之后,忽然发觉,神农架与天下景致有何大异?

如此想来,兴趣盎然变得兴趣乏味了。讲解员小兰聪明伶俐,似乎发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走到我面前说:“大哥,这仅仅是让你们先体验一下我们这里的风光,真正独特的景区还在后面呢。”听了小兰的话,精神又振奋了,小兰大声地说道:“我们这里的金丝猴可爱极了,一会儿你们见了肯定就不愿意走了。”金丝猴的话题让大家的神经立刻被调动兴奋了。

“这里真有金丝猴?”我问了一句,因为大凡有些知识储备的人皆知,金丝猴乃国家一级濒危珍稀动物,生活范围应该在滇、川一带,而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与湖北省襄阳市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这里怎会有金丝猴?讲解员小兰笑笑说:“大家有所不知,我们这里的确也有金丝猴,这功劳要归功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民壮教授,是他率先发现金丝猴的。当年他参加中美科考队,在农民家里发现一张猴皮,他一眼便认出是金丝猴,并向媒体做了发布。”

讲解员小兰显得很兴奋,边走边讲解,此时一阵阵猴子发出“噫……噫……”的叫声,从山中、从树林中穿透而出,刺入耳鼓,大家再也无心听小兰的讲解了,一路小跑地冲进了金丝猴的领地。

这是一片茂盛的森林,在一块高坡处,金丝猴欢蹦乱跳地向我们展示着它们激动热烈、活泼可爱的性格和高超不凡的技艺:一群猴子从巴山冷杉树上,优美地腾跃来跳跃去,一波又一波如涌浪般地掀动着树梢,枝杈在他们的脚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群猴乱吼,你上它下,各显其能,像一支体操表演队,我们先是惊喜,后是狂拍照。几分钟后,猴子们忽然安静下来了,又向我们展现着这个大家庭的另外一面,和谐、友爱的景象:一只母猴在哺乳,母爱的温暖不亚于人类;“家长”(猴王)身体硕大,金毛闪闪发光,头发偏金红色,好看且威武。或许是见有人来了,为了显示它的权威和地位,猴王一把抓过皇后迅速求欢做爱,还歪着头看着我们,它的举动突然反让几位美女作家不好意思地扭头而去。最可爱的画面出现了:在一只母猴胸前“挂”着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猴,在与众猴争食中身手敏捷,或许是母爱的力量吧,它竟然成功地抢到了食物。更多的场面则是相互打闹呼哨,你蹿它跳、壮的腾来跃往,小的在树上悠来荡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欢乐神奇、独特而又富于情感和智慧的野生动物世界。

当众人在狂拍猴子玩耍、抢食物的时候,只見丹增同志一个人走到一旁在静静地观察着猴子打闹。此时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只金丝猴的金毛猴王,突然从众猴之中三蹿两跃地跳到丹增同志身旁,用爪子抚摸他。丹增同志也用手抚摸猴王。两个人如此亲密的举动立刻引起大家的注意,几位摄影师快速地跑过来抢镜头。这时丹增抬手拍拍自己的左肩膀,用藏语对金丝猴的“家长”说,“人家要拍照了,你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金丝猴就像能够听懂藏语似的,非常听话地将爪子放在了丹增同志的肩膀上。而后,丹增又用藏语说,“把头转向镜头,让人家照个相”。猴王顺从地将头转向拍照的摄影师们,任凭“长枪短炮”狂拍。猴王坦然自若,一只爪子很悠闲地搭在丹增的肩膀上,那种亲密无间的样子,羡煞我等。这样的动作竟然持续了十分钟左右。这时丹增轻轻地拍了拍猴王,小声地跟它耳语了几句,猴王完全明白了丹增同志的意思,长啸一声蹿进了猴群。

这神奇的一幕感染了众人,大家议论纷纷,惊喜异常。我悄悄走近丹增同志的身旁,怀疑地问,“您跟金丝猴说藏语它真的能听得懂?”丹增同志认真地看着我说道:“当然。据说我们的祖先是猴子变的,我说藏语它当然能够听得懂”。说完,丹增朝我笑了笑,快步而去。望着他大步流星的背影,回味着他的话以及他的笑,这笑中既包涵了一种神秘,一种自豪,还有一丝的狡黠。

中篇:九大湖的凤凰涅槃

天下风景浏览之而能留置于心底的少矣。

神农架之俊美,则是不经意间流入心底的。神农架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昔日,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搭架采药而得名,今天,因成为世界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而拥有“绿色宝库”之称。

凌晨六点,我与王巨才同志想去九大湖拍日出。没有想到的是,神农架的天亮得较晚,宾馆外还是漆黑一团。有人说恐怕今天不会见到日出了,但我们三五人还是朝着九大湖的方向走去。

薄雾缭绕山间,神农架竟然如此的安静,没有禽鸣兽叫,唯有水声悠悠地响着。我们三个人行走着,每前行一步,天色就明亮一分,渐行渐亮渐亮渐行。边走边看,山间和湖面,被薄雾装扮得禅意缥缈,静谧得如书中所述之仙境。走到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山影倒浮水中,一对白鹅在水中追逐求爱,声声呼唤,在山水间荡来漾去,其声入心,其情入镜,如此卿卿我我,无不令在场者思绪万千。

“没有日出,我们去下一个景点拍吧。”巨才收起相机,我们便从第三湖、第四湖来到了第五湖。这时天边已经呈现出亮色,云边似有粉红色泛起,遗憾的是,始终不见日出的壮观。我悻悻地自言自语道,“今天恐怕见不到日出了”。

“我们这里高山重围着,从来见不到日出!”身旁一位当地人抛出这话掷地有声。

闻听此言王巨才朝我笑笑,说道:“未见日出虽有遗憾,但寻到不同美景亦是值得。”话音未落,飘浮在湖面上的轻雾忽然散了,空阔的湖水如掀掉了面纱的浴女,明亮如镜。认知这惊喜只是瞬间,惊讶随之袭来。粼粼的湖面上突然祼露出许多如汽车辘轳大小的树墩,远远望去,于湖水中随波纹时隐时现。从树墩大小便知这是参天之树,乃人为锯之。此时讲解员小兰略带悲情地告诉我们:“这五大湖经历了三次被砍伐的灾难。这里原本是一片原始森林,从树的年轮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年龄都有几百岁。第一次大面积伐树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这次砍伐最厉害。因为我们这里那时刚刚通车,这也加速了人们伐树的数量。有了交通工具运输树木就更方便快捷了。几年下来,五大湖就被破坏成现在的模样了。后来我们这里成立了旅游公司,才将这几大湖保护起来。没有树了,这里也就没有森林了,渐渐地成为了湖。”

我们听着,心痛着,神情严肃,这时讲解员突然笑了,大声地说道:“坏事也有变好事的时候。既然是这样了,我们就把湖水保护好,你们没有想到吧,神农架对北京和天津人民贡献可大了呢。”

小兰的话让我们感到突然,神农架与北京和天津何干?但同时也充满了兴趣,我问她:“什么意思?”

“你们北京人喝的十桶水中,就有一桶是来自神农架林区的。我们这里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部分……”小兰说着、笑着,一副开心的样子,因她的家乡能够为北京人民和天津人民提供水源而自豪。

美好的心情,被浸泡在湖里被砍伐的树墩扰乱了心境。再也无心拍照了。

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返回了驻地。上午恰巧开研讨会,我们首先观看了神农架宣传片。片中介绍说,自2000年以来,神农架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实施天保工程。近万名林业工人放下手中的斧头和油锯,停止了木材采伐,关闭了木材加工企业110家,调整产业结构所减少的工业总产值高达256000万元,利税近2亿多元,减少工作岗位近8000多个。为排除人为活动对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的污染和干扰,神农架林区的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不能利用,矿不能开、树不能砍,每年当地老百姓人平减少收入达2000多元,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日渐加剧,这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不足8万人的神农架林区而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我们为了保障丹江口库区上游和汉江中上游水源充沛和水质优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神农架林区在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上担负了重要使命,同样也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

作家们慷慨激昂地谈着感受与见闻,而我的脑海里全是那些被砍伐的树墩在水中时隐时现的样子。

下篇:为报恩小刘丹弃学业

“赵老师,我们下午去华中第一峰,您最好穿旅游鞋。”这次的活动主办方非常贴心,我们每一位作家都有一位当地的导游全程陪同,为我们讲解,照顾我们的安全。负责陪同我的是一位叫刘丹的女孩,她总是细心的提醒着我,替我拿衣服,拍照。有时见我用疑惑的目光询问,她笑着说:“金猴岭特别高,3000多米,我们叫她华中屋脊,都是山路,昨天下过雨,山路更滑,所以穿双旅游鞋会降低危险概率。”

小刘丹19岁,高高的个头,秀秀气气的,对神农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了如指掌。我去过许多地方,也时常会有导游跟着讲解,但这小刘丹与一般导游不一样。她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只顾自己说,不管客人是否在听,就像完成任务似的,或者说她讲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客人听懂否,满意否,是次要的了。小刘丹很会讲解,她边讲边看着我,我对这里兴趣勃勃时,她也会讲得绘声绘色,我对这里没有感觉时,她也是一带而过,甚至并不多言。

“赵老师,我觉得您对我们这里最神秘的野人似乎不感兴趣?”小刘丹见我一直没有说话,便向我发问了。

我笑笑说道:“小刘同志很会察言观色,我对野人的确不感冒,对你倒是有些看不清。你年纪轻轻的,为何不继续读书这么早就出来工作呢?”

小刘丹那灿烂的笑脸消失了,停顿了一下说:“我父母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过去我们这里是靠森林吃饭,现在国家不让砍伐森林了,他们只好以种地和上山采些野菜為生。他们一年也挣不了两万块,学费又那么贵,家里交不起。所以我就不上大学选择了旅游学校。”

“你这么聪明,如果继续上学一定会读个好大学。”我惋惜地说。

“我是自愿上旅游学校的。我喜欢导游,这样也可以早挣钱让父母别太累了。”

小刘丹真是懂事的孩子,她告诉我说,“生态保护了,神农架农民却尴尬地成为‘生态贫民了。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乡是神农架。所以我替父亲负担起家里的经济重担,也要为神农架的旅游事业做点事。我们神农架真的特别好,山美水美林美人也美……”说到人也美时她竟然咯咯地笑了,有些不好意思。望着笑得如此天真的小刘丹,回味着她说的话,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父母,一心想担起家庭的重担,同时她也是热爱自己的家乡,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前来家乡看看,看看神农架的美丽,吸一吸神农架的新鲜空气。

我们只顾着说话,渐渐地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环视板壁岩满目箭竹,丛丛簇簇,密不通风,真如一道独特的天然屏障。箭竹林间,群石突兀嶙峋,姿态多样迥异,或高耸或低屹,或如人体艺术或似动物憨态,栩栩如生。这种喀斯特地貌引我入胜,不禁想起桂林石林,亦如鄂西北翻版。我突发奇想,问小刘丹会不会唱山歌。小刘丹说当然会了,她展开喉咙唱道:“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未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满山都是种田人。”歌声在山间回荡,曲调好听,歌词很有诗意。

“这是我们的民歌,主要是描绘了一种劳动场面。赵老师您一定要好好写写我们的神农架呀!”我与小刘丹挥手道别了。

在我饱览了神农架美景之外,我内心另有一片美景出现了,那是一种美妙而崇高的幻想,上面有五个大得无法再大的大字:斑斓神农架。

回京两月余了。神农架仍然像一只挥之不去的雄鹰,在我的记忆里盘旋,盘旋。最难忘的是小刘丹的那几句话:“父母的恩情要报答,家乡的恩情要回报,我做好导游,让顾客满意,是我对神农架最好的报答。”小刘丹能够拥有知恩图报的心,神农氏可以安息矣。当初神农氏发明农耕,启发人们商品贸易交换,无非是让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耳。如今,神农架人民的生活早已丰富多彩,超出了神农氏当时的愿景。

责任编校:石晓迁

猜你喜欢

神农架金丝猴猴王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神农架进入最美季节
深山里的精灵——金丝猴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翘着尾巴的是猴王
金丝猴的日记
猴王之争
探秘神农架 第二集 潮涨潮落潮水河
猴王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