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转民推广技术

2017-06-05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7期
关键词:电磁波射频材料

军转民推广技术

密信通安全即时通信系统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都三零盛安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该密信通安全即时通信系统全面考虑了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特性,严格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遵循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原则,在即时通信协议的基础上,采用基于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协议)的双向认证、传输加密技术,以及基于PKI(公钥基础设施)体系的数据加密技术、文件密级标识技术,从身份认证、密级标识、流向控制、传输加密等多个方面出发,坚持以信息安全为目标,提供安全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文件追踪和日志审计等安全服务,实现具有“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跑不掉”特性的安全即时通信系统,提供高效、简洁、易用的安全即时通信平台,为具有高保密要求的政府机关、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该项目为《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6年度)》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点推荐项目。

主要技术指标

在该系统标准硬件配置(8核心处理器、16GB内存、500GB硬盘)条件下,其支持的注册用户数可超过5万人,登录并发用户数超过500人,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万人,消息并发速度5000条/秒;如硬件配置提升,则相关指标逐项递增。

技术特点

与传统的即时通信系统相比,该系统除提供传统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消息、语音、文件传输功能外,还可保障即时通信信息从产生、传输、存储,到使用(显示、接收)、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

1. 身份认证:通过遵循SASL协议的口令认证和USB KEY认证(已集成“卫士通”身份认证网关和“吉大正元”身份认证网关)保证登录安全。

2. 数据访问安全:通过自主研发的安全数据库连接池有效阻断SQL注入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3. 传输安全:数据均通过SSL/TLS加密通道传输,保证数据不被窃听或篡改。

4. 存储安全:服务器端文件和数据均加密存储;本地数据库严格加密。

5. 文件流向控制和追踪:待传输的文件密级不得高于收发双方能够处理的最高文件密级,通过密级验证阻止高密低传,并对整个文件流转途径进行记录,提供流向追踪和审计功能。

6. 三员分立:严格按照最小特权、多人负责和职责分离等原则,制定三员分立管理体系,通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员和系统审计员共同管理,避免了传统的单一系统管理员独裁式的系统管理体制。

7. 全面支持国产化:采用国产龙芯处理器、国产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国产普华操作系统、国产神通数据库/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数据库。

8. 多客户端支持:其具有iOS版、Android版(卫士通安全手机等)等移动版本,也具有Windows版、Linux版(国产中标麒麟版,国产普华版等)、mac OS版等桌面版本。

适用范围

该系统适用于党政、军工、科研、金融等行业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单位。

技术状态

该项目目前处于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

1. 许可使用。该项目可根据注册用户数、有效期等约定条件许可合作方使用相关技术成果和专利。

2. 合作研发。该项目可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并共享新产品有关权益。

3. 技术服务。该项目还可提供设计开发、难题诊断及技术攻关、系统及生产线研发、工程设计等服务。

预期效益

该系统目前已在部分军工企业和政府机构成功获得应用,发展前景广阔。该系统的预期市场价为20万元/套~30万元/套,产品推广期预计销售5套/年~10套/年,销售额为100万元/年~300万元/年。随着推广渠道的拓宽,该系统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 龙

联系电话:028-62385049

手 机:18602803098

电磁防护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简介

该电磁防护技术为一种雷达波吸收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内的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范畴,是以铁磁性粉体材料作为吸收剂,填充入高分子材料中制备的薄膜贴片产品,主要功能是吸收雷达波段的电磁波,具有材料薄、重量轻、频带宽、吸收强等优点。其吸收电磁波的原理为:借助磁性材料内的电子在电磁作用下的趋向运动,将电磁能转变成热能损耗掉;采用结构形式设计使入射波相位与反射波相反来衰减电磁能。该技术可转化应用于民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污染防护,能够很好地吸收无用电磁波、增强有用信号,有效地解决电磁辐射、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等一系列问题,适用于电子、通信、电器等设备。该项目为《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6年度)》中新材料领域的重点推荐项目。

主要技术指标

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吸波贴片的厚度范围为0.1mm~1.0mm,现以0.2mm厚度的吸波材料为例,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材料指标数值反射率R(1GHz)≤-0.5dB吸收峰值≤-3.0dB拉伸强度≥6MPa导热系数≥0.7W/mK使用温度范围-25℃~60℃环保性能符合欧盟RoHs(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标准阻燃性能V0级射频噪声抑制材料超薄柔性高磁导率材料磁导率µ′(13.56MHz)≥70表面电阻率≥1×106Ω使用温度范围-25℃~85℃环保性能符合欧盟RoHs标准

技术特点

该技术可通过调节吸收剂的组分、粒径及形貌等来匹配所需吸收的微波频段电磁波,达到消除指定频率电磁波的目的;可通过调节吸收剂的填充量、高分子聚合物的成分,以及薄膜贴片的厚度来控制薄膜贴片产品的电磁波吸收效果、环保性能、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该项目拥有吸收剂和薄膜制造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适用范围

该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既能避免外来电磁辐射的干扰,也能吸收电子设备本身泄漏的电磁辐射,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电磁污染)、净化环境的效果,可提高电子电器设备的安全性,避免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将其应用于家电产品中,可使家电产品的电磁波泄漏降到国家卫生安全限值以下,保护人体健康;将其应用于高辐射电子设备,能够防止电磁辐射泄漏,保护操作人员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将其应用于信息化领域,可防止电磁波泄密,保证信息安全。

专利状态

该项目相关技术获得授权专利6项。

技术状态

该项目现已建设了中试生产线,全面验证了核心技术、工艺和设备,准备进入规模化生产线建设阶段。

合作方式

1. 投资需求:该项目寻求投资扩大产能,投资需求共计5000万元,实施周期约为18个月,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若使吸收剂生产线产能达到1000吨/年,资金需求约为1000万元,实施周期约为12个月;若使射频噪声抑制材料(含超薄柔性高磁导率材料)生产线产能达到30万平方米/年,资金需求约为4000万元。

2. 合作研发:该项目可与保密系统和保密电子设备制造领域上下游厂商及控股股东展开合作,共同开展电磁防护服务技术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等工作,分享产品效益。

3. 技术服务。该项目还可与国家保密局和国家保密单位合作建设电磁防护技术示范工程。

预期效益

我国射频噪声高效抑制材料2015年的需求约为72万平方米,市场规模约为10.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4.5亿元。欧洲射频噪声高效抑制材料2015年的市场规模约为2.85亿欧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亿欧元。日本射频噪声高效抑制材料2015年的市场规模约为3.7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4.15亿美元。北美及其他地区射频噪声高效抑制材料2015年的市场规模约为5.8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6.08亿美元。综上所述,2020年全球射频噪声高效抑制材料的的市场规模将达100多亿元人民币。因此,该项目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何惊华

联系电话:027-87003658

手 机:1372011485

猜你喜欢

电磁波射频材料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神奇的电磁波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