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南通 军民融合促企业转型
——2017军民融合项目洽谈暨中国航天(国防)科技成果首次发布会召开

2017-06-05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7期
关键词:南通市中国航天南通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南通 军民融合促企业转型
——2017军民融合项目洽谈暨中国航天(国防)科技成果首次发布会召开

3月26日,2017军民融合项目洽谈暨中国航天(国防)科技成果首次发布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南通市通州区、高新区、南通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举办。中国航天系统院院长薛惠锋,南通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剑锋,南通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南通市通州区区长陈永红等出席本次发布会,并为“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中国航天(国防)技术孵化产业化南通基地”“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联盟”“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第四研究所南通研发中心”揭牌。南通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部分领导,以及来自军方、航天企业和南通市各类民营企业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在本次发布会上,航天(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十多家航天企业的52项技术成果,与南通本地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

中国航天系统院薛惠锋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如果说2016年建立航天(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是为军民产业融合打造了新的‘引擎’,那么,本次发布会就是‘发动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必将使军民融合的‘引擎’马力全开,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产业变革的前沿、市场培育的航向、商业模式重构的源泉,以产业融合的‘一子着落’带动兴军富民的‘满盘皆活’。”他指出,航天作为科学发展最活跃、尖端技术最集中、工程实践最复杂、产业带动最强劲的领域,正在从深层次引发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的变革。据统计,我国已经有2000多项源于航天的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由航天扩展到整个国防军工领域,军用、民用技术的界线日益模糊。中国航天系统院已积累了航天60年产生的约3.7万项航天专利技术,以及辐射到其它军工领域的近20万项国防专利技术,承担着军民融合产业总体单位的重任,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促进中心、中国航天知识产权中心、中国航天成果转化中心的依托单位,拥有中国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高端平台,使得航天高技术转化有了厚积薄发的基础。他表示,中国航天系统院将与南通市一起,以“航天(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为总抓手,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发挥航天技术优势、人才智力优势、创新资源优势、政策引导优势、政府动员优势,引导契合南通市产业结构的航天(军工)类项目落户南通,带动南通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型发展,将南通打造成立足江苏、辐射华东的创新之城;将遵循政府搭台、航天推进、企业唱戏、民众受益的路线,打好“一盘棋联动,一站式交易,一条链创新”的“组合拳”,从而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崛起华东、领跑全国的宏伟蓝图。

南通市王剑锋副市长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发展和推进,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相通性、相关性越来越密切,无论从扩大市场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发展自身动力方面,还是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方面,都要求通过军转民、民参军等多种途径,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南通有信心、有基础、有优势承接好航天、国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愿意为军民融合产业当好“探路者”,种好“试验田”;南通市的企业也有意愿、有实力加入到民参军的行列中来,成为国防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他表示,南通市将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基层保障,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工程为抓手,积极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

会议期间,军事科学院栾大龙大校和陆军工程兵军事代表局王斌大校围绕军民融合新动态与区域经济,以及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政策等主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专家认为,2017年,军民融合战略将全面展开,“民参军”在国家和军队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强力支持下,逐步进入大发展时期。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人力资源和基础建设情况,找到当地经济发展与军民融合国防建设的结合点,并着力发展。民营企业要想参与军民融合,必须了解装备市场的准入政策、装备竞争采购政策、装备采购信息发布渠道。

据悉,航天(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于2016年9月成立,是一个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利用这一平台,航天高科技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南通市也可以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南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该中心成立半年以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航天系统院作为国家级智库机构,集聚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尖端技术。本次发布会充分发挥了中国航天系统院资源整合、优势集成的抓总作用。中国航天系统院根据南通当地的产业基本情况,从众多航天(国防)科技成果中遴选出了几大军工集团所属科研院所拥有的科技成果项目在南通进行了首次发布。基于北斗技术的卫星导航产品、航天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等5个代表航天国防高新技术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重点推介路演。在现场对接会上,南通当地企业热烈响应,洽谈氛围十分浓厚,初步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其中,中国航天系统院与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与帝奥微电子有限公司、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与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与江苏德明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就相关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此次发布会是南通市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搭建航天(国防)科研机构与南通企业技术转移转化对接平台,推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在南通转化和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活动,开启了军民合作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南通市中国航天南通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南通职业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