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5-31兰文选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解梦会意周公

兰文选

传说黄帝大白天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来到了华胥仙国。仙民们一切顺乎自然,不知生的快乐和死的悲伤;水淹不死,火烧不死,斧砍无伤痛,手挠无酸痒;人行空中如履平地,头枕空中如睡床上……黄帝醒来,大彻大悟:“今天才知道,世间最美好的境界,是不能用主观欲望去索求的。”从此,黄帝励精图治,而后天下大治。

“華胥之梦”这一典故,用来指梦境、仙境,或者无拘无束的理想境地。

“梦”为会意字。甲骨文左为人的形象,眼睛格外醒目;右为床的形象,合而会意:人在床上睡觉,睡眠中眼眸瞬动不停,正在做梦。小篆为会意兼形声字。其一,由“宀”(房)、“爿”(床)、“夢”(不明)三字会意。“梦”亦曾写作“■”,即源于此。其二,由“■”(mò,目不明)、“宀”(人的变形)、“夕(月)”(夜间)三字会意。繁体“夢”承袭小篆,会意兼形声。《说文》:“梦,目不明也,从夕,瞢省声。”简化字“梦”则为会意字。

“梦”作动词,表“做梦”;作名词,指“睡眠中的幻象”。此外,“打搅好梦”“入梦”,用的则是“梦”的引申义,指睡眠。

梦是神秘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我们身心活动的一部分。中国人对梦的探究历史悠久,《周公解梦》就比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早了两千多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周公解梦》确有很多“占梦”的迷信色彩。

梦是虚幻的。说凭空想好事,用“白日梦”;说虚幻、美好的情境,用“如诗如梦”;说忽然明白了道理,用“如梦初醒”;说空喜一场,用“黄粱一梦”;说变幻无常,用“蕉鹿之梦”“人生如梦”。“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意思是:不让梦中的烦嚣干扰认知,这才叫作静。“噩梦醒来是早晨”,对梦要有清醒的认知。

梦是神奇的。梦能诱发我们的灵感,激发我们的创造和创作。有人说《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的。很多文学创作是梦赋予作者灵感的,很多文学作品是以梦作为题材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是其中一例。成语“梦笔生花”,就是梦诱发灵感,才使文人墨客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梦是渴求的。梦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渴望和追求。“梦寐以求”,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迫切。梦由模糊到明朗,由理想到现实,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否则就是“梦幻泡影”。门捷列夫没有经年累月的孜孜探索,也是做不出元素排布的梦来的。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每一个炎黄子孙只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梦想才能成真!

猜你喜欢

解梦会意周公
物理疗法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的效果评价
解梦
“会意”读书法
以老师之道还老师
陈酿旧梦
解梦
意象阅读:读出文本的真与美
“会意”与“欣然”
周公作礼
为啥我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