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选并轨”政策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影响

2017-05-30单浩皓符彬刘飞翔

台湾农业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理活动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单浩皓 符彬 刘飞翔

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点,而现今农村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匮乏。国家制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着不足和弊端,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定位时出现了问题。该文概述了“兩选并轨”相关理念和其意义,对“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后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当前“两选并轨”政策的缺点和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心理活动;“两选并轨”政策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1-0065-05

Impact of the Mergence of Selected Graduates and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on the Role Definition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Based on the Government Policy Research of Shandong

SHAN Haohao, FU Bin, LIU Feix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The three agriculturerelated issue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biggest problem in the rural development nowadays is the lack of talents Though the policy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has 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and disadvantages existed in it, which have caused the problems in the role definition of the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ergence of selected graduates and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impact of the policys implementation on the role definition of the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that currently existed in the policy Last,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role definition; mental activity; the mergence of selected graduates and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一个新兴的队伍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那就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大学生村官。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制度方面的缺陷使得大学生村官无法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不能安心于村务工作,造成大学生村官的存在没有了当初设立时的意义。加之我国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图1)作出明确规定,使得大学生村官认为这一职业并不能永久,任期年满之后鲜少有人留存任职。另外,选调生工作的不足之处(即选调生本应下放到基层锻炼,但实际上大多数选调生会被借调)造成选调生根本就没有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使得党政年轻干部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因此,为了能让大学生村官政策顺利的推广,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地在村任职工作,我国政府提出了“两选并轨”政策。“两选并轨”政策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和选调生没有基层实战经验的问题。通过将选调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并轨这一举措,完善了当前选调选聘制度,确保了大学生村官正确的角色定位,实现了基层干部的健康流动。

1“两选并轨”政策概述

2012年7月,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做好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实现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并轨”[1]。至此,“两选并轨”政策走入人们的视线,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创新之举。作为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合二为一的产物,“两选并轨”政策很好地解决了选调生忙“调”、大学生村官忙“考”、基层留不住人这一问题,对党政年轻干部的基层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1“两选并轨”政策定义及类型

所谓“两选并轨”政策就是把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合二为一,将选调选聘工作合轨。选取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优点进行工作,从而弥补选调选聘工作的原有缺点。

按照党中央的规定和意见,各个省份开始调整本省的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对于“两选并轨”政策,每个省份的具体详细规定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完全并轨型的政策。所谓完全并轨就是指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安置到选调生身份上,从而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前途问题。这种类型的“两选并轨”政策主要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代表。2013年1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山东省2013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公告[2]。公告中明确表示不再从高校中推荐选拔录用选调生,而是通过考试选派应届毕业生中的共产党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下乡工作两年。两年任期满后需要经过考核考察,考核考察结果通过才能录用为选调生。录用为选调生后要实习一年,实习期满后根据岗位需求安排干部身份。而福建省在2012年9月份召开的大学生村官会议上对“两选并轨”政策做出了自己的详细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年满后直接转为选调生。

第二种类型是部分并轨型的政策。所谓部分并轨就是指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方面向选调生靠拢。这种类型的“两选并轨”政策主要以湖南省和江苏省为代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跟选调生的管理相同,由领导引路、培养、帮扶。

12“两选并轨”政策实施的意义

“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首先,选调生工作和选聘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两项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由中组部部署开展、由省一级组织部门实施的人才培养工程,都是为了加强基层工作、为基层党政干部队伍栽培后备役。所以,“两选并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任务。其次,有利于党政年轻干部的基层培养。党的十八大提出“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要求,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符合这一要求。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下乡入户去基层锻炼。从学生到机关干部这样的选拔方式增强了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改善了基层干部的来源,把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接通和做实了。最后,“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使大学生村官放下包袱、安心在基层锻炼,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又上得来的良性对流,这让打算从政的大学生村官放了心。这也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只要在基层做出成绩,就可以拥有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机会。这让大学生村官看到了留在基层工作的希望与未来的前途[3],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他们对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也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活力和热情,有利于培养一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三农”有深厚感情的年轻干部。

2“两选并轨”政策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影响

21“两选并轨”政策前后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对比

大学生担任村官后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个很明确的认识和认知,要准确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山东省自2013年起将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这两项工作并轨,至今该政策已实施了3年时间。“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各方面对其反响良好,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定位方面的变化尤为突出。

211政策实施前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第一,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十分模糊。很多大学生村官虽然担任着村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的职务,但是仍旧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说不清、道不明,导致其对自身的责任、义务、权利等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4]。

第二,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少能够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农村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这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加之他们先前接触农村的机会不多,且农村更需要农林牧副渔这样类型专业的人,而大学生村官中学习农林牧副渔专业的人很少(图2),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感觉农村工作很难开展,认为自己所学知识一无所用,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很多大学生村官拥有急功近利或消极懈怠的心理。他们中的有些人把当村官作为一个跳板,为了能够通向更大的政治舞台,在村任职期间急切地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过于重视政绩功绩,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择手段地捞取政治资本[4]。还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则觉得自己在任期年满后考不上公务员、选调生或事业单位,故在任职期间根本不重视农村工作,既不了解农村事务也

不和村民、领导进行正常的思想和感情交流,仅仅只是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混日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任期年满之后并不会留村任职,故在自我角色定位时把自己定位为局外人,仅仅把任职地作为混日子或过渡的地方。这种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的心态在大学生村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人选择到农村当村官并不是出于对“三农”的热爱,而仅仅是被严峻的社会就业现状所逼迫的选择罢了。他们认为自己不会在农村待很久,只是来农村锻炼过渡而已,一旦任期年满以后就会离开农村,故在任职期间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

212政策实施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任期年满以后的出路问题是大学生村官最为担心和关注的,甚至很多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内就已经开始谋划今后的出路。大学生村官只是将村官这个职位作为一个临时的过渡,导致其在角色定位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实实在在地为农村服务。而在“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后,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的这种心态基本上消失了。因为在政策实施后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出路,找准了自己的方向,给自己制订好了角色定位。由此,很多大学生村官开始不惧怕工资待遇低、基本生活条件差等繁雜的事情,而是充满热情,与村干部和村民友善和谐相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听取他人意见,吸取所不知道的知识,积极向上。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踏踏实实地工作锻炼,通过走访农户、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在被问到“对‘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你怎么看”时,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对该政策赞不绝口,认为这一政策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村官任期年满后的出路问题。“两选并轨”政策通过选派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的共产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到农村任职工作两年,经过考核和考察后录用为选调生的做法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两年中不用担心后路问题,只要自己能够吃苦耐劳、认真工作一般情况下即可拥有进入党政机关的机会。

22基层干部和村民眼中的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其直属领导就是村干部(传统的村干部主要是指村两委成员,包括村支书、村主任、财务主任、妇联主任等[5])。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安排,目前国家相关法律和政府政策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其工作内容主要由村“两委”班子负责安排。因此,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是十分重要的,这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可以接触到何样的工作、任务。“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有的村干部无法正视大学生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来村任职仅仅只是过渡,且有些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不认真负责,也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故村干部往往让大学生村官担任一些不起眼、不重要的角色。“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后,大学生村官开始认真地了解农村情况,与村民和村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使得那些原先无法正视大学生村官的村干部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给大学生村官分配任务时便会让其接触核心、重要的事务,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自己领导的大学生村官。

村民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直接面对的群众,村民的看法可以反映出一个大学生村官是否得民心。在“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由于消极懈怠的心理加上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内没有主动地和村民进行沟通,也没有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所以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就是个名头,虚有其职却不办实事,甚至有的村民都不知道本村有大学生村官任职。而“两选并轨”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大学生村官最大的忧虑,他们的思想和态度都发生了转变,尤其在角色定位方面实现了从“外乡人”到“自己人”的转变。他们愿意把自己当成和村民一样的普通公民,每天尽量抽出一定时间走进各家各户,熟悉所任职农村的周边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村民目前的所需所想,为开展农村工作打下坚实巩固的基础。当村民对政策有不理解的地方时,大学生村官会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轻视小事、琐事,不害怕复杂、困难。因此,村民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认为“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后的大学生村官是办实事的好“官”。

23对比结果分析

通过走访村干部、村民,以及和大学生村官进行访谈,调查“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后大学生村官的态度变化和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转变,得出以下结论(表1):(1)“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面临着身份尴尬的问题。他们往往在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时产生混乱,角色定位模糊不清。所以关于“角色定位是否模糊”这一问题在政策实施前后有着明显的对比。(2)不管是“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还是实施后,大学生村官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前途问题。政策制度的不同使得“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的大学生村官十分担忧自己任期年满后的出路。而政策实施后他们不再担忧自己的出路问题,所担心的则是以后的前途。(3)鉴于上一条原因,“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后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开始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踏踏实实地为农村工作。而在政策实施前他们由于担忧任期年满后的出路问题,在任职期间内忙于准备公务员考试或是进入企业或是自己创业,并未将精力完全投入农村工作。

24“两选并轨”政策可行性结论

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弊端和选调生工作出现的问题来看,“两选并轨”政策很好地弥补了这两项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角度来看,“两选并轨”政策解决了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顾虑,促使他们在政策实施后能够安心于农村基层工作,做出正确的角色定位;从基层干部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和看法来看,他们对“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后的大学生村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此,“两选并轨”政策值得推行和实施。

3“两选并轨”政策导致的新问题及对策

31“两选并轨”政策存在的问题

对《山东省2015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公告》的解读,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针对选调数量和范围会发现,相比之前的选调选聘两项工作,招录人数大大缩减。“两选并轨”政策实施前,山东省的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工作是共同存在的。从1980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山东省共选调了26批选调生,总共13万余人;大学生村官工作从2008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为止,全省共选聘15万余人。这就相当于从2008年开始,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并存,平均每年共招录4000余人。而从2013年起山东省实行“两选并轨”政策,每年约计划从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调1500名左右。招录人数的大大缩减使选拔工作变得更为严格、严厉。

其次,针对选调条件会发现,招录条件太过限制——只能是应届毕业生中的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招录条件的过于限制使很多不符合条件却想为基层做贡献的人没有这个努力的机会。很多想参加考试的人虽不是应届毕业生却拥有几年的社会经验,抑或虽是应届生却不是中共党员。即使他们比那些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更适合该职位或更优秀,但招录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也使党政机关错失了优秀的人才。

再次,针对到村任职职务分配情况会发现,中共党员与预备党员是被差别对待的。公告中明确表示选录的人如果是中共正式党员,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的职务;而选录的人如果是中共预备党员,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职务。虽然预备党员在一定期限内必然会转正,但他们从一开始的分配就与正式党员有所差别。如果同一个村被分配了两名大学生村官,一个是正式党员一个是预备党员,预备党员是否会因分配职务的不同产生不满之心呢?倘若身为预备党员的大学生村官产生了不满情绪,其在日后工作中能否做到原本应有的水平呢?

最后,针对选调生录用条件会发现,公告中表示选调人员在农村工作任期年满以后,需要经过考核考察,合格的方可录用为选调生,不合格的将不被录用为选调生并且解除选调合同。经分析发现其存在两点弊端:一是无法确保考核考察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二是不合格者解除合同后能否照样享有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有加分的优惠条件。

32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两选并轨”政策是对大学生村官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的制度,然而每项制度都有其不足之处,“两选并轨”政策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村官有个健康积极的自我角色定位,针对“两选并轨”政策产生的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健全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选拔制度。不要仅仅局限于中共党员和应届毕业生,而应扩大招录数量和范围。(2)建立和完善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各种保障制度。一是制定有关毕业生到村任职那两年身份方面的法规,明确其法律地位,让其在村任职那两年也名正言顺,尽早给予明确的角色定位。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后续保障制度。在基层建立村官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制定更灵活、优惠的政策来保障毕业生在村任职两年后的出路。合格者录用为选调生,不合格者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3)建立健全考核考察机制,使考核考察的过程、方法等公开透明化,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对于评估的结果应该要区别对待,逐步完善年轻干部的竞争机制。

4结语

“两选并轨”政策的提出是当前形式下解决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工作问题的创新性措施,有效解决了选调生忙“调”、大学生村官忙“考”的问题。尽管“两选并轨”政策存在着些许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两选并轨”政策的推广是必然趋势,是实现党政年轻干部队伍健康流动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两选并轨”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结果是会符合各方利益的。

参考文献:

[1]郝向宏 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D] 武汉:武汉大学,2012

[2]刘冬辉 这里是舞台,基层大有可为[N] 东营日报,2013-05-27(03)

[3]王海波,王建国 村官“赶考”的破冰效应[N] 大庆日报,2010-01-08(C01)

[4]徐伟 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9):100-102

[5]曾艳华 大学生村官角色距离问题探究——以南京S村为例[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78-1183

猜你喜欢

心理活动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