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言的产生、特征和规范化发展研究

2017-05-30孙丽莎阎军

科技风 2017年13期
关键词:规范化特征

孙丽莎 阎军

摘要: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对传统媒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媒体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这一全新语言形式,我们通过研究新媒体语言的产生和特征以及其独特特点,推进新媒体语言科学规范化发展的实践创新,以提高受众的健康审美观念。

关键词:新媒体语言;特征;规范化

随着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新媒体语言应运而生。新媒体语言的出现令现代人的生活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语言作为大众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新媒体语言也带动了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新媒体语言已随着新媒体风靡全球,呈现出众多有别于传统语言的丰富特点。

一、新媒体的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术界不一而足。新媒体是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新媒体是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和交互性电视为主要代表的新兴媒体[1]。随着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电子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种创新媒体形态,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语言和传播形式,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媒体语言的基本特征

Lev Manovich认为“媒体就是信息所在”,他认为外界从四个层面上对新媒体语言产生影响:文化界面的影响,媒体技术的影响,媒体制作者的愿望,媒体的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影响[2]。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媒体语言也在不断的衍生、变化、发展。新媒体语言具有了传统语言无法匹敌的优势和独一无二的特征。我们研究新媒体语言交流模式所特有的语言特征和使用策略,尤其是传统媒体交流模式中并未发现的语言特征和规律,对新媒体语言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比较新媒体语言和传统媒体语言交流模式之间的区别。

(一)富于创造力与生命力

新媒体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非凡的创造力。在新媒体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发展、创造出一系列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新兴词汇,语言的形式和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并不断受到大众所追捧、喜爱、传播和扩散。而且由于新媒体语言的受众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使这些新媒体语言一经推出,便迅速引领时代潮流和语言风骚。

(二)具有时代感和即时性

新媒体语言能够反映时代潮流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富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时之前还很热门、很火爆的词语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失去活力,有时不甚流行的词语突然之间变的很吸引眼球,很火爆,其与新媒体语言信息传播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分不开。因此新媒体语言具有即时性,语言瞬间流行,瞬间更新,瞬间消亡,瞬间获得媒体和大众追捧。即时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

(三)即视感、画面感突出

新媒体语言具有非常好的直观的效果,大量图片、图形与画面、图案、字符、数字的交错使用,形象生动的把之前延续了很久的了无生趣的传统语言变成了立体生动、鲜活有趣、简洁凝练的新媒体语言,吸引着使用者的灵魂,令使用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因此新媒体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即视感强、视觉化的语言。

(四)具有多元化与组合性

新媒体语言的符号系统有别于传统语言的符号系统,由多种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案、声音、影像等组合而成。其中的文字部分也是由各种字母、数字、字符、外来语、方言、古语多种语言元素融合而成,历经不断发展变化,造就了新媒体语言丰富鲜活的语言环境。其中各种图片、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元素的大量组合使用令新媒体语言呈现出了图、文、音、影并茂的突出特點,其立体化、多层次的表达模式一经使用便令人爱不释手。

(五)传播快捷、跨越时空

新媒体语言可以称为一种跨越时空的快捷语言传播模式,跨越了国界,打破了地理和地域的限制,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将各类信息瞬时传遍全球各个角落,加速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各种新媒体语言、共享各种知识和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媒体语言突破了传统语言信息交流的壁垒和屏障,因此可被誉为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变革。

(六)充满幽默感与美感

新媒体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信息传播方式的独特而往往兼具幽默感与美感。由于新媒体语言形式灵活多样,有时由很多谐音字、缩略字甚至错别字构成,因此具有一些幽默感与趣味性,便于为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所接受、传播,同时由于新媒体语言由很多图形、图像、符号构成,新颖立体,因此兼具美感。

我们研究新媒体语言交流的独特结构特征。新媒体语言的典型结构特征包括新媒体语言的缩略化现象、首字母缩略词的使用、格式化的拼写、不规律的停顿、同音词替换、表情符号的使用等现象等[3]。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这些新的语言现象、特征和规律,探讨总结与之相关的新的语言运行机制。

三、新媒体语言的规范化策略

(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于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符合传统文化审美价值观的、对新媒体语言长期发展有益的语言元素要予以保留,加以推广。提倡对有活力的、易于为大众接受的、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兴语言大力传播;同时对一些便于人们交际、富有时代特色、符合语言进化规律的、符合大众综合审美情趣的语言形式予以发扬。尤其对那些传神达意、经典深刻、简明扼要、时尚幽默的语言词汇要因势利导,予以支持;对一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具有语言暴力色彩的、影响大众交流的语言坚决予以摒弃。

(二)法律与社会手段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法律与社会手段,确立明确的语言规范标准,规定专门的语言规范细则,设立专门的语言研究和规范机构,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进语言规范工作,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规范治理新媒体语言。在法律层面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对不合乎规范,扰乱语言传播规律,散播、扩大低俗、暴力语言的行为予以惩治;加强社会监督和检查,监督新媒体语言的传播过程以及在大众群体中的正负面影响,通过人们的口碑和社会风气以及新媒体使用者的共同作用合力打造和谐、健康的新媒体语言环境,管理、杜绝语言暴力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三)对新媒体使用者进行教育培训

加强新媒体语言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和教学,提高使用者的语言规范化意识和知识修养,同时提倡富有正能量、弘扬社会美德、符合大众审美的新媒体语言的传播,摒弃那些过时的和不符合时代发展和大众需要的新媒体语言运用与传播。同时扩大其在学生中规范化的传导力度,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新媒体语言规范化的引导教育,让青年使用者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扩大新媒体语言的影响力。

(四)引导大众树立高尚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

扩大宣传力度,引导大众树立高尚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宣传、引导、规范新媒体语言的使用,把那些能够广泛传播、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符合语言文化传统规律的新媒体语言予以保留,并令专业部门收入字典与中小学课本中,加强规范新媒体语言的宣传力度,广而告之,让大众加强学习与认识,帮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语言使用习惯,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规范使用新媒体语言的新风尚、新趋势。

四、探讨新媒体语言产生不规范现象的背后原因

由于新媒体语言的使用通常都存在于虚拟世界里,使用上很难受到社会舆论及法律的综合监督与约束。此外,规范新媒体语言使用的法律、法规也还不是很健全,有些使用者的内心道德理念和语言規范的意识比较淡薄,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认为不需要为新媒体语言不规范使用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导致了一些暴力、粗俗、不雅、谩骂性的语言在新媒体世界里蔓延、扩散。另外,由于新媒体语言使用者的整体年龄偏低,语言使用自觉性和综合素质篇低,自我约束力差,仅仅依靠他们自觉、自发的去规范、控制自身新媒体语言的使用,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这些年轻的新媒体语言使用者仅仅为了获得内心的宣泄与痛快,却丝毫没有顾忌语言暴力、粗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负面效应。

新媒体语言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便捷语言传播新方式,它跨越国界,打破了地理和地域的限制,突破了语言信息交流的壁垒和屏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瞬时将各类信息迅速传遍全球各个角落,加速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各种新媒体语言带来的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赵雪.新媒体语言研究十年[J].理论与现代化,2012,4.

[2]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The MIT Press,2002,3.

[3]David Barton.Language Online:Investigating Digital Texts and Practices[M].Routledge,2013,6.

基金项目: 2015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新媒体语言的语用和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L15BYY003)资助

作者简介:孙丽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阎军,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规范化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抓住特征巧观察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