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育活动在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05-30王慧

科技风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教育活动

王慧

摘要:黑龙江省科技馆作为我国较早建成的科技馆之一,在教育活动方面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本文以黑龙江省科技馆为例,通过对其教育活动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教育活动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最终寻求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科技馆;教育活动;科学传播

一、教育活动在科技馆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要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科学的传播普及成为新时期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活动作为科技馆最重要、最有效的科学传播方式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教育活动是指科技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通过探究、竞技、认知、动手做、实验等多种方式面向公众开展的,旨在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的受众,开展不同类别和方式的教育活动,其内容涉及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同时,反映社会热点、关注科技动态、贴近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增强科技馆科学传播过程的趣味性、艺术性,有效补充科普馆场馆展览内容的局限性,拓展科技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科技馆的社会效益。

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教育活动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职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十几年的科学传播实践经验,教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分别以展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学实验表演为依托的全民科普教育活动体系。

(一)日常开展基于展品的科普教育活动

黑龙江省科技馆现有展品440余件/套,拥有着丰富的展教展览资源。展览教育部依托场馆优势,在日常开展基于展品的各种认知类、体验类、竞技类等体验探究活动。在科技周、节假日期间,还会增加教育活动场次,使教育活动成为公众参观科技馆的配套活动之一,充分发挥教育活动的科学传播作用。

(二)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依托,深度挖掘教育活动资源

由于场馆资源的有限性,且有些科普展品不适合开展教育活动,对此,黑龙江省科技馆充分发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相对灵活、独立的优势,借助青少年工作室大力开展实验类、探究类、亲子参与类教育活动,开展“大眼睛科学营”系列活动、乐高(智高)机器人培训班、魔抓程序训练班、逻辑思维训练营等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开发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材、教案、资源包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科学实验表演为依托,不断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为进一步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黑龙江省科技馆设立了科学实验表演台、小剧场等展教设施,专门用于开展科学实验表演类的教育活动,此类教育活动对实验开发、现场表演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需配备专职人员。由于表演趣味性较强,实验效果震撼,现场氛围热烈,科学传播效果显著。

此外,黑龙江省科技馆定期开展主题系列科普活动,举办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庆“六一”全省少儿百米长卷绘画、生活报小记者特色体验、冬(夏)令营等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特色活动,组织科普资源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大集活动,树立了特色教育活动品牌。

三、黑龙江省科技馆教育活动存在的問题

(一)内容与形式单一

黑龙江省科技馆在教育活动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教育活动人员同时肩负活动策划开发、活动开展、展区日常工作等,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仍显不足,与当下社会热点、焦点结合的不够紧密等,仍然存在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的问题。

(二)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黑龙江省科技馆仅与个别学校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教育活动没有形成主动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机制,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不足,“第二课堂”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教育活动的科学传播作用受到制约。

(三)教育活动借助信息化手段不足

黑龙江省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开展方式,目前仍然是传统的公众走进场馆,教育人员现场开展教育活动,信息化手段利用不足,缺少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对受众的潜在需求、活动后的效果评估缺少跟踪,影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发挥教育活动科学传播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为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教育活动,需要各种内部、外部条件的共同支持。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为教育活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育活动开展的相关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成立教育活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学习培训,鼓励教育工作者创新,完善奖励激励制度,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将科技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科技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既可以充分发挥科技馆教育的作用,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体系,是实现科技馆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要积极获得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实现教育、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实现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馆的科学传播和教育功能。

(三)加强教育活动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合

随着人们科学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教育活动的内容、模式、效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借助信息化、自媒体等多种手段,在科普宣传、内容预热、效果跟踪反馈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与科技馆实际相联系,更符合广大公众的需求,进而达到科学传播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教育活动
科学传播视域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介呈现研究
自媒体时代的科学记者:从“翻译”到“连接”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