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区商业环境国际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①

2017-05-30王细娇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英语能力社区服务城市形象

摘 要:英语使用的普及化可以充分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素养、国际化程度及开放程度。温州市具备建设国际化环境的有利条件,但目前现状尚存不足。市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安排专门的部门,如社区服务部门和外文协会等,调动自身的外语人才资源,培养更多具有英语能力的社区商业服务人才,完善温州市公共商业场所双语标识牌,尤其是社区商铺的指示牌和标价牌,建设良好的国际化社区服务环境,促进社区国际环境建设,促进温州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际环境 社区服务 英语能力 双语标价牌 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150-03

促使笔者撰写此文的原因,缘于一次亲身经历。一个春末夏初的夜晚,如往常一样我在社区里的一家水果店—— “农夫果园”买水果,突然在挑拣水果的人群中传来一声“whats this?”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听到英语我感到很亲切,回头一看是两位外国女士,从外形上看应该是来自中东国家,她们手里正拿着一个“山竹”谈论是什么水果,于是我走过去告诉她们这是一种产自中国云南的水果。她们见我会说英语,立刻向我打听价格,我告诉她们看标牌上的价格“28元每斤”,她们还是疑惑,又问“28 one kilo?”我解释说是“28 yuan half a kilo”她们明白了,马上买了几个,后来又问是否有洋葱,我告诉她们买洋葱要去离这儿不远处的蔬菜店。在陪同她们和等在外面的两位先生去买洋葱的路上,了解到他们是来自伊朗的两对夫妻,住在不远处的喜来登大酒店。两位先生是做生意的,两位女士也是教师,来温州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展。在谈话中,我问她们来到中国的感受,两位女士大加赞赏中国优美而整洁的城市环境,同时表示中国很少遇到会说英语的人,在社区的小店里能遇到会讲英语的中国人更是感到惊讶。

這次经历勾起了笔者多年的困惑,在中国有过学习经历的人都学过几年英语,为什么那些从事服务业的80后90后还不会简单的英语呢?再看看我们的社区环境,是否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在水果店里还好有中文的水果名和价格的标示,在卖蔬菜的小店里,连菜名和菜价的中文标牌都没有,更别说英文标价牌。如果我当时不在小店,他们买不到想要的水果和蔬菜,或者买的过程很艰难,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不方便,我们如此美丽的城市环境在他们的印象中也可能会打折扣。

英美国家的语言经济学家研究发现,英语环境更好的城市明显比不使用英语的城市在融资、贸易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会更好。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发挥温州敢为人先,在已有的城市贸易环境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温州的文化品位和国际化形象,整合温州市的各种优势资源,发挥英语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路子。

1 温州市建设社区国际化商业环境的有利条件

1.1 地缘优势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经济贸易发展备受中央政府的关注,在2015年7月15日全市实施都市化战略推进大都市建设大会上,陈一新提出要努力把温州打造成我国东部沿海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生态型、智慧型、时尚型都市区建设。温州人素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享誉海内外,在城市国际化的道路上应该也有争做领头羊的精神。

1.2 产业优势

温州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中国鞋业、服装、打火机、剃须刀、眼镜等产业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中国鞋都”“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金属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锁都”“中国包装印刷城”“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塑编城”“中国合成革之都”等称号相继在温州落户,这些称号为温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畅通无阻的“金名片”。温州的鞋类、眼镜、服装和打火机等支柱产业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商。而帮助这些产业走向国际的正是我们的国际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改善温州对外贸易环境,加速温州经济的发展。

1.3 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名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乌岩岭、南麂岛。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加。同时温州经济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英语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平台,而良好的英语环境也将促进温州作为东南山水之乡的旅游经济发展。

1.4 人才优势

温州教育资源丰富,以茶山高教园区为中心分布着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肯恩大学(中外合作)和温州商学院等4所综合性本科院校,以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从事英语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数百人,在高校还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逐年招收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市内拥有新东方英语、新航道英语等各级各类具备相当规模的英语培训学校。众多良好的英语人才优势为温州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基本的语言条件。

2 温州市社区国际化商业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业从业人员英语能力不足

高素质外语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和科研院所。大多数从事窗口服务行业人员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社区小商小贩的英语能力几乎为零。有极少数服务人员会讲一点英语,但是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很多,交际能力十分有限,而大部分人根本听不懂更不会讲英语。

2.2 缺乏规范的双语指示牌

(1)作为城市形象重要展示部分的城市标示语的英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温州市内的主要路名、街道名的指示、标识,仍然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而不是英汉双语,如图1中“锦绣路”其英文标注为“JINXIU LU”,不如“Jinxiu Road(Rd.)”规范;图2中的“车站大道”相应的英文改为“Chezhan Avenue”则更规范。此外双语标注的信息不全,从图1和图2中可见,最重要的方位词 “东南西北”没有相应的英文标注——E.S.W.N,其指示的效果自然会减半。

(2)在社区商家店铺内缺乏双语指示牌和标价牌,即使是在高档五星级酒店附近的小区亦如此。笔者走访喜来登大酒店旁的众多水果超市和连锁小商品超市——十足,内设标价牌仍然是只有中文。仅在部分进口超市内设有双语标价牌,但信息却也不完善,对外国游客起不到指示的作用。如图3为财富购物中心楼下的进口超市标价牌,有“产地”的英文origin,却没有“中国”的英文“China”;有“品名”description,却没有“芒果”的英文 “mango”。

(3)酒店和旅游景点的名称、指示以及景点介绍,还存在很多翻译不准确、不规范和汉式英语等问题。图4是笔者在市中心的奥林匹克大酒店内的一则告示。首先是内容不全面,哪一天或哪几天装修没说明。其次是语言不规范,第一句语法错误,较规范的表达应为:“We are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the decoration of the catering area of our hotel will produce noise from 8 a.m. To 6 p.m.during May 9 and May 10.”

3 加强社区国际化商业环境建设的途径

3.1 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会话能力培养

提高市民的英语素养是提升对外开放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在国内的很多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要求从事服务业的人员能够使用简单的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如在上海外滩卖花、卖矿泉水的大婶能用标准的“water”“beer”“flower”等与老外交流。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会话能力培养呢?为此可以借鉴北、上、广等国际大都市的做法。上海市在世博会前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会话能力进行了调查,显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公共交通司售人员、出租车司机、商贸、餐饮、邮政、电信、金融业服务人员,大多数不能进行日常英语会话。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开展“旅游行业600 天行动计划”,编印《(迎世博)旅游接待用语(英、日语)100句》和《旅游常用英语》等教材,并制作教学光盘。北京市为提高行业英语服务水平,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展英语培训,开展“窗口行业讲外语”活动,并充分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北京新东方学校、环球雅思学校等机构的人才优势,社会各界外语人才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温州市在杭挂职干部一行到访杭州城研中心座谈交流上,王国平指出在城市建设中“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强调精益求精。如果地处五星级酒店周边的社区小店里,服务人员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这些小细节显然会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外国友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喜欢温州这座城市,更愿意和温州人做生意,进而拉动温州的对外贸易。因此,加强社区各类商店售货员、出租车司机、商贸、餐饮、邮政、电信、金融业服务人员的英语培训势在必行。那么由谁来承担组织培训工作呢?

(1)启动社区服务培训中心。温州市社区服务工作近年来越来越规范,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因此,社区服务人员英语能力的培训组织工作完全可以由社区服务部门来承担,组织并落实参与培训的部门、人员及场地等。

(2)借助温州市九大高校的无偿资源。近年来高校大力倡导教师应参与服务社区建设工作,政府可以充分调动温州市的四所大学和五所高职院校的高级外语人才。具体做法:由外文协会组织建立外语志愿者人才库,从人才库挑选自愿参加的高校教师或学生,组成外语人才自愿者活动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下安排自愿者到各个社区,尤其是外国学者、商人或游客居住较多的酒店和社区,负责培训课程规划及实施,如教学内容确定、教材编写及教学等。

3.2 規范和完善标识语

有学者指出,英文公示语的出现,表明了现代化中国和中国现代化的决心,表明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呼声之中,有少数城市(如北京、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机场、地铁、车站、公园、酒店、旅游景区等摆放着醒目的双语标示牌,有的甚至在商铺或店堂内已经开始设置双语标识语。虽然不规范的英文标示仍然常有所见,如“肉松Meat Pine”“减肥茶Reduced body weight tea”“洗衣皂Washes clothes the soap”“面条类Noodles class”等,但这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目标,而且很多组织在为英语公示牌的规范和清理工作而行动,如《中国日报》网站发起了名为“规范语言环境迎奥运会”(Use Accurate Language to Welcome the Olympics)的大型全国性公益活动,该网站还成功地推出了另一个链接网站—— “净脸联盟”。近年来,公共标识语英译有所改进(见图5),信息完整,双语标注规范。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广州一家超市内的双语指示牌拼写和语法错误仍然存在,如图6,标牌上的中文“百佳之选西州蜜瓜”,英文为“SELECT BY PARKNSHOP SWEET MELON”,其语言不规范;而“500克”却没有对应的英文“500g”,信息不全面。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作为购物场所,提供一些英语提示文字,确实可以起到帮助和方便外国友人的作用。笔者对温州、厦门、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简单进行调查发现,除了国外或境外引入的少数进口超市内有英文标价牌,在社区自营的店铺内为商品设置双语标价牌的城市寥寥无几,温州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双语标识牌的规范和完善任重道远。

温州市的国际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應加大英语环境的建设,重视双语标示牌的规范和完善,建立良好的英语服务环境。具体落实依然可以通过社区和外语协会,成立“温州市规范公共及商业场所英语标识语工作领导小组”,可依照已有的《北京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英文译法通则》编写温州市地方标准,包括道路交通、旅游景点、商业服务、体育场所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温州市地方双语标识语英文译法通则可以做得更细,比如在商业服务细则中可以把温州市场上常见的商品名的翻译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翻译花样百出的现象。

4 结语

温州市政府应重视对英语教育的普及,鼓励所有市民学习英语,提高各行业人员特别是商贩和服务人员的英语口语水平,同时规范和完善温州市公共商业场所双语标识牌。具体建议是:充分利用社区服务部门的优势以及温州市自身的外语人才资源,培养更过具有英语能力的社区商业服务人才,完善社区店铺的指示牌和标价牌,建设良好的国际化社区服务环境。促进温州社区国际环境建设,提升温州对外开放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和港澳台同胞来温州经商、旅游、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从而使温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温州的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1] 实施都市化战略,推进大都市建设——陈一新强调,打造中国东部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生态型智慧型时尚型都市区[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1c0102vr4r. html,2015(07).

[2] 王国平.温州要以中国更高目标城市发展[EB/OL].http://blog. sina.com.cn/s/blog_574dff1c0102wmhc.html,2016(06).

[3] 孙海燕,李艳慧.建设语言环境,提升城市形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

[4] 王银泉.商业场所的公示语垃圾译文真不少[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06).

[5] 谈忠贞.青海英语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5(04).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习型城市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服务社区课程建设研究”(2015SCG200)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细娇(1971-),女,江西永丰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及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能力社区服务城市形象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应用技术转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观察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