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用型保税仓库在进口料件供应方面的应用

2017-05-30薛仲南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薛仲南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西飞公司利用公用型保税仓库平台,结合供应商管理库存、准时化生产等先进理念,在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方面实施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实现零库存,以期为国内航空制造业利用公用型保税仓库解决进口装机料件存货管理问题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保税仓库 零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 准时化生产 外部开架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049-02

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推进零库存目标,高效利用料件资源,有效控制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是企业必须关注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分析西飞公司基于公用型保税仓库平台采用VMI+JIT先进理念改革采购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为企业利用保税仓库平台优化供应链提供参考。

2 公用型保税仓库功能简介

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公用型保税仓库是专门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库服务的保税仓库,具有保税仓储、简单加工、物流配送、转口贸易、缓税、缓证等多项优势功能。

3 企业零库存需求

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经营的持续和稳定,应对不可控因素对生产的冲击,一定量的料件库存必然存在。料件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财务成本,升高企业资产负债率,影响企业信贷评级;增加企业库房面积、仓储设备设施、库管人员等管理成本和产品直接成本,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还存在超期報废、死库存、呆滞库存风险;同时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库存既有其必然性,又有诸多弊端,就必然要进行合理的库存控制管理。而零库存管理是经国际先进制造业企业实际检验的先进管理技术,能够使企业资金占用更低、存货水平更低、浪费最小、空间占用最小、生产过程和采购物流得到优化。

4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种以供需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并修正,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VMI能够减少供应链层次和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供应链柔性,降低企业综合管理成本。VMI使供需双方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竞争力和各自的效率,节约大量资源,最终使双方互利共赢。

5 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

5.1 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的含义

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是由西飞公司在借鉴波音、空客等世界著名航空制造企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VMI、准时化生产等先进管理理念,基于公用型保税仓库平台,探索出的应用于生产所需进口标准件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实现生产现场按需取用的准时化生产,按生产现场所需准时配送,按实际配送结算,充分利用公用型保税仓库功能使供应商开展能够进行国际国内调拨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目的。

5.2 标准件外部开架的背景

西飞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航空国际合作项目,已跃升为波音、空客等世界著名航空制造企业的重要供应商。而随着项目的发展,进口料件特别是标准件的制约因素逐步显现,诸如采购成本大、库存资金大、存货周转率小、呆滞库存、生产急缺件等问题成为难题。供应体系必须思考解决这些难题以保证生产持续和稳定,保证准时交付,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决策层决定探索实施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开架管理,尤其是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

5.3 标准件外部开架的开展

5.3.1 准备阶段

(1)选定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综合评估供应商能力,选定标准件供应商和周边具备公用型保税仓库的物流服务商。

(2)商定合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西飞公司安排其生产计划;维护定额;确定月用量;规范生产现场取用;前移入厂验收及质量管理等。供应商在公用型保税仓库中设前端库,建立缓冲库存;建立库存预警和补货机制;保证安全库存量。物流服务商负责公用型保税仓库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取得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各项优惠政策,搭建安全、快捷、稳定的保税物流平台;负责发货、调拨相关国际运输业务;负责出库配送至生产线;负责生产线需求状态的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

(3)签订框架协议。西飞公司、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签订框架协议,确定各方合作方式,约定实施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的标准件件号、价格、结算方式,明确各方需承担的工作等具体职责。

(4)现场布置、库房布置。生产现场按工位布置柜子,柜子中配盒子,每组柜子分为前柜后柜,对应盒子为前盒后盒。前盒为开放式供工人随时取用,后盒为生产线缓冲存货,前盒、后盒各为一个月用量。库房按种类、件号等布置货架和盒子,配备计量、包装、标识、配送设备设施。

5.3.2 具体实施阶段

(1)用量需求传递。西飞公司将生产计划、标准件定额及月使用量提供给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并在其发生调整时及时提供给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西飞公司应持续对实际消耗量与理论定额用量差异进行分析,尽量修正定额缩小该差异。

(2)建立缓冲库存。供应商在根据用量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前端库中建立3个月用量的缓冲库存,并建立动态补货机制使前端库中库存始终保有约3个月用量。物流服务商做好接货、运输、提货回库、进口海关和检验检疫手续等工作。

(3)检验验收。西飞公司质量检验部门在物流服务商保税仓库中开展检验验收工作,需送往相关部门进行理化实验的由物流服务商按检验人员指令送往相关部门申请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及时反馈检验人员。

(4)生产现场配送补货。物流服务商现场维护人员实时在生产现场检查后盒情况,若遇后盒已空的及时将其条码进行扫描并及时将空盒信息反馈给库管。库管根据现场维护人员反馈的空盒信息分包配货。现场维护人员及时将库管配好的标准件送往生产现场并放入已空的后盒中。

(5)生产现场取用。西飞公司生产现场工人按各自工位工序所需自前盒中取用标准件,当前盒中标准件用完时将前盒和后盒互换,继续取用。

(6)结算。西飞公司每月按实际配送到生产现场的数量,依据框架协议约定的价格,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7)集中出库报关。物流服务商每月底汇总当月出库配送至生产现场的各件号数量、金额,向海关办理出库进口集中申报手续。

(8)国内国际调拨。供应商国内其他客户有需时,由其客户按其适用的税收政策办理进口手续,由物流服务商办理出库手续,交付标准件给客户。基于此,供应商借助其在物流服务商保税仓库的资源,快捷有效地满足其国内其他客户需求,尤其对于生产急缺件的解决特别有效。供应商国外其他客户有需时,由物流服务商办理出库出口手续,并将所需标准件发往国外客户。基于此,供应商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其全球资源满足其全球客户需求。

5.4 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的效果评价

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运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飞公司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准时配套率大大提升,达到99.8%以上,基本避免了急件、缺件对生产线连续稳定生产的影响;库存大幅下降,已基本实现零库存;存货资金占用也大幅下降;生产现场工人取用更为快捷,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综合采购物流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6 总结与建议

西飞公司基于公用型保税仓库结合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准时化生产管理理念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充分利用了公用型保税仓库的保税物流功能,充分发挥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准时化生产先进管理理念的优势特点,完美解决了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采购成本大、库存资金大、存货周转率小、呆滞库存、生产急缺件等问題,实现了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采购零库存目标。

西飞公司目前的标准件外部开架管理仅应用于国际合作项目进口标准件,下一步应研究在其他项目进口标准件方面予以扩展,进一步充分利用、共享供应商资源。同时,可充分利用公用型保税仓库的保税物流功能,将基于公用型保税仓库平台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准时化生产理念在各项目进口装机件、飞机进口备件等方面予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R].海关总署,2013.

[2] 张堃.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

[3] 孙明贵.采购物流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周红斌.航空转包项目用进口标准件开架管理[J].经济视野, 2014(1).

[5] 赵道致,吕昕.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发展综述与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