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高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7-05-30白丽冰

科技风 2017年3期
关键词:模式改革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高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本文主要以职业高中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就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改革进行分析,在明确培养模式主方向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职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学。

关键词:职高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职高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1 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

职业高中人才培养定位为职业技能型人才,而土木工程专业更侧重于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培养,其更多地参与施工预算及管理等建筑基础性工作,因此其人才培养定位应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走宽专业,多方向的培养之路。我国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更倾向于“大土木通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不精细。因此凸显技能的专业培养十分必要,简化教学选择方向,突破理论教学局限,更侧重实用技能的培养。

1.2 以解决问题技能为主

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职业高中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理论认识把握到位但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技能不强。土木工程专业最终就业出路是扎根建筑施工一线,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因此在职高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上应注重学生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教学上强化学生工作能力的锻炼,凸显专业技能的培养,淡化学术教育,让学生具备解决一线问题的实战技能。

1.3 以素質教育培养为主

职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最终要面对一线工程现场,而一线工程现场环境复杂,人员众多,加上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复杂繁琐的问题,除了具备相应的人际处理能力外,该专业学生还需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能正确地组织运营,开展系统管理,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掌握法律与经济方面的知识。

1.4 以岗位对接培养为主

职高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更侧重学生所学与未来岗位的有效对接。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市场人才竞争激烈,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与岗位未来对接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处理复杂问题。因此在职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应强化学科对岗位的对接,务必让学生提前熟悉其所从事职业的特征与要求,毕业后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2 职高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宽口径重基础做好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不仅仅指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及道路桥梁施工,更涉及隧道、港口及机场等建设,综合多个领域。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也呈现出宽口径的趋向,为满足学生对不同岗位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不同课程内容的兼顾与综合,注重不同课程模块的重组。学生重点学习建筑工程类、交通土建工程类、市政工程类等课程,力求做到多方面的涉及。而职高课程设置上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实现不同教学内容的涉及。在独立的模块课程设计中,要涵盖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核心课程内容,确保教学体系的完整。限选课重点是主干课程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讲授。任选课则对主干课程的深化与延伸,奠定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大专业的任选课应做好类似课程的整合,与学时短、信息量多的学分制契合。具体实施中,从学生兴趣培养出发,综合师资及当前专业就业形势合理选课,积极推广导师制。

2.2 引用多元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媒介做好人才培养

职高教育土木工程教学推广必须发挥现代教学媒介优势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习趣味性。随着我国职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趣味性提升的优势作用吸引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项目教学发、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研究性教学法及课件教学法作为极具应用型的特色教学方法,借助多元的课堂引导提升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变枯燥的理论学习为活泼生动的课堂互动,学生在课件及多媒体音视频资料的辅助下参与学习,直观性的学习体验,趣味性的课堂互动,大大提升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3 积极推广校企合作,三引入两结合做好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历年来备受推崇,也成为各职业高中自谋发展、延伸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满足企业专业人才需求,更提升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是校企合作共赢的体现。而校企合作是否成功与合作模式密切相关。对于职高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来说,“三引入”与“两结合”更为理想。三引入其一引入企业项目,为企业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获得一线学习的实践机会掌握丰富理论基础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其二引入企业物力。通过引入企业新型材料、技术、工艺及设备,丰富职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案例的直观认识。其三引入企业人力。由企业中具有一线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授课,对项目工程实施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教学引导,提升教学针对性。两结合其一指课堂教学与项目施工结合。学生掌握内容并零距离接触施工过程,理论转化为实践。其二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结合,角色转变与项目施工体验让学生学以致用,适应工作岗位。“三引入”与“两结合”奠定校企合作的基础。

3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职高教育的重点课程,综合当前就业形势环境及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做好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必然性。本文在分析当前职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到多元教学方法的尝试再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营,为职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白义奎,王铁良,刘文合,刘艳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人才培养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553-557.

[2] 赵学红.中职学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8:242-243.

[3] 朱硕.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效的几点建议[J].时代教育,2015,08:100.

作者简介:白丽冰(1975-),男,汉族,山西原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力学。

猜你喜欢

模式改革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拓展训练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