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旗仪式中的国家认同与社群记忆

2017-05-30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场域仪式形式

近年幼儿园场域中的仪式从无到有、从类型单一到多样、从形式简单到繁复,上演着快速的变换。升旗仪式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虽然相关文件未对幼儿园举行升旗仪式作出规定,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举行升旗仪式,并不断摸索仪式开展形式。幼儿期是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时期,与其他学段的升旗仪式相比,幼儿在这一仪式中主要是获得对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符号的直观感知以及国家情感的初步体验。文章主要通过教育田野笔记的内容,呈现幼儿园升旗仪式对幼儿国家认同启蒙的过程形式,以及仪式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塑造幼儿群体关于国家认同的记忆。同时,通过对升旗仪式这两种社会功能的阐发,引起大家对学校仪式更广泛的社会功能的关注。通过对国家象征符号的凸显、固定动作的反复操演以及身体习惯记忆和模仿,幼儿园升旗仪式体现着国家认同启蒙和群体记忆塑造功能。除升旗仪式外,学校场域中上演着仪式化、礼仪、典礼、庆典等各类仪式活动。进入学校场域的仪式不仅应作为设计性教育形式的补充,更应充分发挥强化集体力量、加强情感联结、化解群际冲突等广泛的社会功能。

(缪学超)

摘自《貴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第3期

猜你喜欢

场域仪式形式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