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

2017-05-30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通识人性道德

大学过度的专业教育,容易培养出知识偏狭和精神贫瘠的单向度的人,无法关涉人整全的发展。技术社会带来的实用主义主宰人们的生活,人面临自我认识的危机,需寻求人存在的生命意义。大学专业教育过度之弊,人对生命意义求索之欲及健全社会的构建之需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探寻通识教育目标的背景。由此,同时教育目标确立为培育健全的人。健全的人具有完善人性,注重人的个体完满和承担社会责任,超越人的自然属性,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健全的人应彰显完善的人性,是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统合,具体表现为整全的知识、完善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和自由的精神。通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而且是关涉人性、提升道德關怀心灵的教育,其培养健全人的目标应通过名著课程、苏格拉底教学法、交往实践以及生命体验作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教育方式。

(刘阳林荣日)

摘自《教育评论》201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通识人性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