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2017-05-30陈坚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质量高校

陈坚

摘要:大学生党课作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践行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的机遇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包括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师资队伍、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4-0007-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4.0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大学生党课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大学生了解党、融入党的基本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观念相对比较活跃,以往的党课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弊端开始显现,迫切需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方面着手,着力提升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党课教学理念是指如何对待大学生党课的一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决定高校大学生党课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质量,对大学生党课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在正确的党课教学理念指引下,大学生党课才有明确的教学方向,才不会盲目行事。对党课教学的认识是否深刻、态度是否端正,决定了教师教学过程是否尽职尽责,决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用心尽心。目前,一些高校党课教师和大学生对党课教学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认为大学生党课教学只是形式而已,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意识大学生党课教学的深刻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简单应付考试和考核的错误思想,就会很难使高校大学生党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党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不能将党课教学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政治课教学。特别是对于未正式加入党组织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党课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洗礼,具有较强的政治教育意义。大学生党课不仅意义重大,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是很难取代的。具体来讲,开展大学生党课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教育广大党员切实牢记党章党规的义务和权利,正确认识党的阶段性任务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和塑造敢于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先锋战士[1]。

新形势下,党课作为一项十分严肃的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正式党员和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必修课,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需求,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党课教育,不断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对待党课的态度。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根本特征,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指导方针和根本方法[2]。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真正发挥影响力,让当地大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伟大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大学生党课教学形式大学生党课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和开展,决定了大学生对党课知识的接受与内化程度,对于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党课教学方式上下功夫。长期以来,大学生党课教学大多采取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台上讲台下听的党课教学形式仍然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依然缺乏有效的互动。党课教学目标是要让广大的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熟悉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有些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单单依靠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很难让广大大学生深刻领悟这些基本理论知识的内涵。将大学生置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不仅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党课教学的质量,无法实现“思想洗礼”的教学目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敏捷,喜欢新奇事物,以往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的单方向的课堂讲授形式很难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根据有关研究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大学生认为党课授课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相对一般,未能真正调动大学生的党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由此可见,改进高校大学生党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党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是新形势下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上好一门大学生爱听、爱学的党课,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尤其重要。首先,要改变以往单向灌输式的党课教学形式,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尝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启发、相互监督的学习机会,开创研讨式、体验式、“菜单式”的党课教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党课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党课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广大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学习,也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4]。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技术,针对不同的党课知识点与案例、动画、微视频等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大学生在党课学习过程中坐得住、听得进、有收获。比如,可以通过播放经典红色音乐以及我国自行研究的原子弹、氢弹上天的录像,让广大学生感受当时举国上下振奋人心的历史一刻。让抽象的历史更加具体,让大学生更加直观深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从而加深大学生对党史的深刻印象,切实提升党课教学质量。再次,要进一步加强授课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党课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分享自己在党课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鉴别。这样老师不仅能够在党课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困惑,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授课方式,还能切实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成长环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党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党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知識,更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吸收这些思想,用清晰的头脑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这样党课教学才能够适应和应对多元文化集聚的新形势,也才能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认同。

三、建设一支过硬的政治理论师资队伍

尊敬师长是中国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赞许和认可。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全面提升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需要打造一支过硬的高水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作为一名合格的党课教学教师,不仅要以身示范,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包括系统的掌握和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要学透和掌握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重要经验。目前,高校大学生党课大多由党政工作者和辅导员承担,师资队伍力量相对不足,师资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缺乏一支真正对党的建设有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政治理论师资队伍[5]。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大学生党课师资队伍。

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的大学生党课师资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核心。首先,要从政治素质抓起,制定大学生党课教师聘用的政治标准和素质条件,明确大学生党课教师必须姓党,以高水平的党课理论素养和过硬的党性感染力和号召力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党课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一方面,积极鼓励现有教师队伍特别的学历层次相对低的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另一方,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到高校讲授大学生党课,补充党课师资力量的同时,也让党课密切联系实际,让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阔眼界。再次,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学习培训力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高校要建立面向大学生党课教师的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使大学生党课教师及时、准确、完整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后,要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党课授课教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以党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标准,对广受大学生好评的党课教师推荐进行评优评奖,加强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课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

四、优化重构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

学生犹如成长中的小树,教学内容好比滋养小树的土壤,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健康快速成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党章党规,突出党性教育目标。而大学生党性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要有明确性和针对性。目前,我们还没有针对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的党课教材,也没有全党通用的“党课教育大纲”[6]。尽管有一些高校出版自编党课教材,但仍然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践与热点问题的关切需求。因此,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发展和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不断注入新的教学内容。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和完善党课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党课学习兴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党课教育。

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是党课的核心,在优化和重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坚持满足大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原则。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设置可以通过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来展开,引导大学生从现实问题中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伟大的实践成果,充分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是看党课教学内容的理论能否有效联系实际。大学生党课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适当邀请老同志和领导干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切身感受的实际来讲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党员先进事迹。通过将党的理论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落脚点,真正让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使其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最后,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优化和重构过程中,要贴近现实,紧扣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才能保证党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加强和重视大学生党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仅有助于让高校党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是激发大学生党课学习兴趣和提升党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大学生党课教学作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基本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环境时,容易产生政治信念等方面的认识混乱,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因此,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质量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教育工程,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参考文献:

[1]罗炳祥.当前党课教育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党建研究,1990(Z1):90.

[2]王宏波,李天姿,王玉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理念和学术视野[J].教学与研究,2016(7):52.

[3]胡玉芬.重视党课教学,树立正确人生观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0):132.

[4]覃娟.高校党课教育改革创新探析[J].大学教育,2013(15):135.

[5]李育林,彭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提升策略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5):52.

[6]冯程伟,魏志浩,赵培楠.高校党课教学内容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4(8):100.

猜你喜欢

新形势教学质量高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