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

2017-05-30李征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执政法据。 本文探究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方式,以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实现路径

一、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任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第一次公开提出法治要求 ,强调必须追究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这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产生萌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014年习近平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这标志着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完整形成。2015年习近平指出:“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3]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党的战略布局的高度。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包括四方面内涵。一是从领域层面看,实践主体既涵盖了横向方面的党政部门、社会团体、集体与个人,又涵盖了纵向方面的中央、地方和基层。二是从时间节点看,思想的提出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变化发展逐渐产生的,表明其任务是复杂的、艰巨的,其实施时间是长期的、延续的。三是从实施要求看,既强调一切党政机关、社会事业团体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又突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四是从执行力度看,其决心是空前的,它既要求各部门无条件实行法治,又以“重拳”方式清除不利于国家法治化的障碍。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法律制定工作

依法治国的形式要件离不开法律。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现有经济法逐渐显得不甚完善。此外,由于长期我国过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要发展任务,直接导致了经济立法与民主政治立法不均衡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面加强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一是立法之前要进行充分社会论证调研,坚持民主性、公开性原则,体现人民意志,保证立法质量。二是中央应进一步赋予地方适当的立法权力,推动地方经济、民主政治的快速稳定发展。三是正确理解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只以法律为行为准则而忽略了执行政策的义务。当政策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成熟的社会关系调节工具时,就应当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二)推动法律宣传建设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相处、互动互惠、和谐稳定是法治秩序的核心要义。当下既有公民不明就里地逾越法律的情况,也有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公职人员无意中触犯法律的问题。这是法律意识没有深入民心的结果。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必须使全体公民维护法律绝对权

威,反对“人治”观念,“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4] 为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一是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为法律宣传阵地,积极采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二是加强国家行政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完善机关学法机制和干部法律考核制度;三是推进高等院校法学素质教育建设,研编适应社会发展的精品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优秀人格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

质的法学人才。

(三)保障司法独立公正

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内部自身管理体制不健全,并缺乏

对司法机关进行有效的内外部法律监督;党委和政府的权力过大,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行政权与司法权互不分家,司法权被行政权侵吞。

司法权的行使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公正,一是强化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与协作,构建以追求公平审判、公正裁决为目的的司法运行机制;二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党要领导、支持和監督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重点在于司法队伍建设,保证司法执行者公正执法;三是提高司法人员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行政中善于使用合法的行政资源,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法律与自身的价值。

(四)坚决抵制消极腐败

封建社会残余思想,以及西方敌对国家对我国推行“西

化”“分化”的反华政策加大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难度。我们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要建设法治廉洁政府,一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反腐方针,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强大反腐合力;二是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国家机关要敢于晾晒履职底子,公民应当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主人翁地位;三是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置于改革大局中把握,高压反腐,将其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17-720.

〔2〕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01).

〔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2-03(01).

〔4〕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332.

作者简介:李征(1981-),男(漢族),河南周口人,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周口分公司西华收费站站长、书记。

(作者单位: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周口分公司西华收费站)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