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措施

2017-05-30宋雨露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措施

摘要:微空间是指以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传播交流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微空间中交流分享各种信息,促进了资源的传播,也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是无形中对国家意识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要加强微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首先要提高公众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和传播素养;其次国家要加大微空间中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的监管;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有更多地获得感。

关键词: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措施

一、提高公众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和传播素养

在互联网社会,微空间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如果人们无法对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很容易导致错误虚假的信息收到追捧,而正确有效的信息却遭到冷落而逐渐失去价值,这就会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很大破坏。为此应该:

(一)提高人们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要远远超过传统的媒介社会。在微空间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但是由于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动机各异,所以微空间中的信息庞杂混乱,真伪难辨。[4]提高人们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人们就不会不加选择地接受各种信息,相反可能会删除和屏蔽富有煽动性的不良信息,从而做到理性地对待和分析各种信息。

(二)提高人们的传播素养。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老实本分,但是在微空间中就感觉不受束缚、自由自在,于是经常匿名发表抨击党和国家的言论,然后分享到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上,对国家舆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当对大众进行传播理念的教育,提升公众的传播素养,使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国家要加大微空间中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国家也逐渐适应这一趋势,在微空间中传播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信息,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但是好像习惯了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传播国家意识形态,我们国家在微空间中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我们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重视对重大意识形态问题的正面宣传。党和国家往往对以前很多的重大历史问题讳莫如深,例如市面上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电影和书籍都很少,导致很多人对这段历史都知之甚少,可是知道的越少就越是充满兴趣。但这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作为抹黑党和国家的重要把柄。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的党史和国史进行宣传和指引,防止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利用“文革”等历史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而危及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二)要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危机的宣传。长期以来,人们在微空间中受着错误思想的影响,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而西方国家就好像是“人间天堂”:没有贫富分化、社会和谐、环境美好等。但实际却并不如此,就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有它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会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民主也不是全民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危机的宣传,坚信资本主义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它终究会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

三、国家要加强对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的监管。针对目前微空间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为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微空间国家意识形态的监管。

(一)加强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期以来,西方在数据库建设上处于垄断地位,我国的数据库等信息技术要依靠外国进口,同时这又导致引进的数据库可能携带外国的病毒,容易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冲击。所以通过建设我们自己的大数据库,就可以减少民众对西方国家数据库的依赖,降低西方国家通过数据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

(二)鞏固技术基础、保障数据安全。如果我们的网络存在多种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那么不法分子很容易就攻破我们的核心数据库,窃取重要的情报或者散布大量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所以我们应当加大对防止病毒侵入、检测数据安全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充分净化网络环境,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我们国家的网络信息技术相对西方国家来说有点缓慢,导致相关的网络立法工作也滞后。这就给了很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所以长期以来网络就好像是不法分子的一个“避难所”,我们拿他也没有办法。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加快相关网络立法工作的步伐,早日建构起我们国家严惩网络不法分子的“天罗地网”。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有更多地获得感

行动总是比口号更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有一句话你说一百遍,还不如你做一遍。同样的道理,如果咱们的人民生活在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里,人人安居樂业、幸福美满,还用每天去宣传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吗?那样的话,自然每个人对党对祖国都是感恩戴德、心怀感激的,西方国家还能动摇咱们的价值观吗?所以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惠及更多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那时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美丽、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经济更加发达等等,人民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会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从而切实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

参考文献

[1]田改伟. 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01).

[2]张琴. 试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成才之路,2008(09).

[3]张悦. 网络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冲击[J].国外社会科学,2005(01).

[4]郑志龙,余丽. 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政治学研究,2012(04).

[5]张雷声. 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4).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宋雨露(1992—),女,山西长治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措施
猪腹泻病防控措施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