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养成研究

2017-05-30张银桥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

张银桥

摘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作用。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必要的和相关的法律思想观念,增强运用法律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规则意识养成;研究

课题名称:大学生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养成研究

课题编号:YB201720

法制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全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教育的主导

(1)加强高校法律基础。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深入了解,要改变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选用具体法律案例,让学生自己对案例分析和讲解,然后再由教师加以指导、讲解,使学生更深层次掌握法学原理、基本制度。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控制和限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滋长,而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一旦形成,就会象空气一样弥漫于校园,强化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推动大学生做出积极的法律行为。营造校园法治氛围,要求高校应依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使校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学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师生员工自觉遵纪守法,校园法治气氛浓厚时,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法治气氛中对在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取得最大的法制教育效益。

(3)加强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针对以上大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增加心理学课程。除此以外,辅导老师应该多与学生保持交流,只要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犯罪总数中青少年约占70%。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其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分析,尽管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制观念淡薄是最直接的原因。目前高等院校虽然都普遍开设了法律基础课,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但应该看到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法律教育认识不足,对学生要求不严,课时安排太少,经费投入不足。因此,高校應增加对法律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因为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在计划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之间基本上是靠指令性计划联结起来的,而在市场经济中则是靠自主的市场主体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和履行,就需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来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作为未来经济建设骨干力量的大学生,只有学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办事,才能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相反,如果不学法、不懂法,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可能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上当受骗,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损失。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法制建设越健全,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可以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具备法律知识的大学生,是不合格的大学生。

(3)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扩大社會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高校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搞清楚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主人翁意识,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学好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将来参加工作后,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勤政为民,依法治国,发展经济。既大胆创新,又遵纪守法;既讲民主,又讲集中,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进取,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4)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教育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法制教育又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法制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校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教育,着眼点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是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

(1)加强高校法律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法律素养。发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法律理论教学是法制观念培养的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法律理论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到我国法律的基础知识,比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和等等。加强法律理论课堂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法律价值观,自觉养成法律思维习惯,做到知法、守法。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丰富高校法律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理论来源于实践,脱离实践,很难形成对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数是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淡薄多半是因为其心理不健康。早在90年代初,有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大学生约为25%,并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分配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今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远大于以往。因此,学

院应广泛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壓力,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育和引导,要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让大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化解矛盾,学会与压力共处,化压力为动力。

总之,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光荣的历史使命。探索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加强提高其法制观念

的培养,对于促进我国法制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腾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家庭和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大学生自己也应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J]. 佟丞. 法制博览. 2015(05)

[2]试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 杨波,田成刚.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5(01)

[3]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探究[J]. 魏震. 法制博览. 2015(03)

[4]现代法律信仰的内涵[J]. 魏书音.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12)

[5]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研究[J]. 张良驯,刘胡权.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2)

[6]浅析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J]. 孙秀丽. 成功(教育). 2013(24)

[7]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模式——“法治阶梯”教育模式[J]. 孙新见. 科技资讯. 2013(31)

[8]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J]. 李越峰,王虹. 黑龙江科学. 2013(10)

[9]浅析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J]. 庄洲鸿,邓丽宾. 经济师. 2013(10)

[10]大学生敬畏法律意识培育探析[J]. 岳修峰. 人民论坛. 2013(18)

(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