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在水库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017-05-30李光蓉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

李光蓉

摘要:生态资源、水资源及其环境的综合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的发展进步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将生态环境优化作为重点任务进行,技术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也必须认清当前的社会环境形势,了解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更要明确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更好开展。只要以生态优化来统合水土保持工作,以水土保持工作来优化生态环境工作,两者相互协调、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文化、经济的共同进步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白桥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1 白桥水库工程概况

白橋水库基本概况:白桥水库位于四川省苍溪县白桥镇宝珠村境内,距县城31km,该水库于1973年动工修建,1976年全面竣工,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9.3km2,总库容1440万m3。设计有左右干渠2条48.57km,设计控灌白桥、禅林、东青、八庙四乡镇的2.58万亩农田。地处川北旅游环线,占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白鹭湖(白桥水库)属原生态自然景区,水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厚,依水而生的农耕文化古典而优美。景区具有“幽、深、秀、奇”的独特魅力,风景资源分布和谐,是一幅“风光山色环库区,鸟语林静花飘香;碧波荡漾鱼欢跳,无限风光白鹭湖”的自然风景画。景区总体规划以“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弘扬水文化、拉动区域经济”为目标,打造一个“山青、岸绿、水美”的观光胜地,水库以幽、深、秀、奇而名,风景资源分布科学,白桥水库工程兴建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与文化旅游为主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以杜甫、九子八进士、乐岩书屋和道教文化、红军文化等为核心,以水上休闲体验、生态为特色,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库区峡谷峰峦叠嶂、松柏葱郁、俊美清幽、山石嶙峋、沟壑蜿蜒,水库水利风景区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美味鱼相得益彰,景区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氧吧相得益彰,坚持“以库为本、以水为根、以景为魂”的理念,结合利用景区风俗、故事、景点与沿途景点综合打造。

2水土保持在水库生态环境优化中的作用

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会相继提高,而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及泥沙的流失量,防止江河洪水或是淤泥淤积的灾害发生。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的植树造林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而这种平稳、平衡对于遏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主旨。

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土壤质量也是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孔隙的状况、有效加强土壤通气度、排水能力。此外,水土保持还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土壤中所蕴含的有机质含量,且根据实践表明,采用不同水土治理土壤的措施,所含有的有机质含量、全磷、氮含量等皆大于对照组,也能够较快的为植物补充养分,具有良好的自動调节功能,同时还能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得以恢复。所以说,科学的水土保持举措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起着改善作用,使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得以有效保障,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

气候条件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改善局部气候条件,尤其是帮助近地层地区的小气候转向良性气候发展,降低近地层的温度、增加湿度、减小昼夜温差。同时,气候条件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使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所开展的挖条沟工作还能够改善板结土壤和母质层地表,并起到蓄水拦沙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皆有利于林木治理区植被的生长恢复,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3 加强水库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优化的措施

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水土保持工作。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应当加大治理力度,以保护为主辅之以预防,防治相结合,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治理,彻底改善部分地区的边破坏水土、边治理水土的被动局势;政府还应当逐步完善水土保持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据此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执法团队素养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及其法制观念,从根本上认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既要搞开发建设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够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优化与开发建设的共赢。

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也应当建立健全,这是确切落实生态环境友好型及其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若想建立起高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扩宽水土流失预防、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对于生产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更要切实增强。如此,才能真正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优化的水情教育。只有公众真正的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确切提高自身的水土保持意识,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开展,为此,在优化生态环境过程中应当逐步加强公众的水情教育,切实发挥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增强公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水道德观念,最终形成公众关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支持生态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而为了更好的引导公众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当中,相关的部门机构还应积极做好公众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凤伟. 水库供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措施设计[J]. 内蒙古水利. 2016(05)

[2] 王悦.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3(08)

(作者单位苍溪县白桥水库管理处)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