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策略

2017-05-30岳玮冯静然王海燕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岳玮 冯静然 王海燕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的导向就是提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由于高考这样的选拔平台,学生更倾向于追求"高分制",我们的社会、学校更是以这一标准衡量是否为"人才",而忽略了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们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论述,主要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进行具体阐述,高职学院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要求明确高职教育的特点,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实习体制;建设专兼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创新改革

一、强化高职院校理论研究,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理论研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要着眼于当下,加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强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标定位,加强和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了解人才培养的规律。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得高职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所依据。其次,要认真研究最新的相关理论文献,将理论和本校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而明确自身教学改革的目标。这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职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做到,专业知识扎实、人格健全、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具备良好的价值观。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其必须围绕怎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可以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要求来实施。也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才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其自身要求,同时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道路。 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相比与普通的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自身特色较为明显。普通本科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中职教育虽然以实践为导向,但是其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中低层次。但是高职教育则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职能型人才,其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就业也主要是以培养高级职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中,必须要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符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模式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特点和就业需要相结合,进而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道路。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当中,也必须重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最后在教学当中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其直接影响着以后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效率,而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将学生的职业道德視作招聘的重要标准,进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

三、坚持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实训

校企合作直接关乎学生的就业,关系着学校教学是否和企业需求相一直。同时实训和实习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这种特殊性也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要坚持走符合自身要求的道路,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必须要通过实习基地来实施这些模式,进而验证和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这里为了完善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就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最终赢得企业的青睐提升高职教育的形象。其次,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中,最为高效和广泛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模式。在这里模式当中学校各企业合作,企业提出自身的要求,学校结合企业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教学。最后在学生毕业就业的时候,企业优先选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进而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在这一合作的过程当中,学校必须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而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办学能力。同时也要明白企业是学校提高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结合企业的需求来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校外兼职教师 人才的培养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师的直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队伍人才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自身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知识,加强知识的专业化研究;同时,应加强传授知识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特性,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更易接受理论知识。因高职学院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不应仅仅加强在理论层面的传授和教育,而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高职学院应致力于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其次,结合高职学院的特色,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载体构建一支企业同时兼职教师的队伍。单纯学校教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对学生的培养较为欠缺,而引入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更贴近社会,更加能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对人才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的一个模式既可以优化教师队伍,又可以对人才的培养更加先进化。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兼职的优势互补,最终保证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吕丽莉:《浅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德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

[2] 胡耀忠:《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11 年第 26 期。

[3] 王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职教论坛》,2009 年第 24 期。

[4] 于学甫:《高职院校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 年第 3 期。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