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017-05-30周名轩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如果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愿望,而教师强迫他们去学习,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去学习音乐知识。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对音乐课很有热情,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不新颖,使他们渐渐地不喜欢音乐课。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断借鉴好的教学形式、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地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音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

下面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浓厚的音乐兴趣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中学生的音乐心理开展音乐教学

老师应不断学习、研究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状况,从他们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出发,寻找合适的音乐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心理不断发生改变,使得他们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内容丰富,主次分明,把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強,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新的知识,也易接受新事物。这些都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有利因素。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有利于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发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特点和方法。

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应与学生友好相处,不可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以不当的言语打击学生。保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会增强他们自信心,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转变中学音乐教育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考试的分数来定论学生的成绩好坏和评定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从学生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来看,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教师和学生怎么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这需要教师来解决。因为,中学生判断力是相对有限的,而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家长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因而,教师也就成了最了解学生的人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而系统地学习。实践证明,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内容比教师教的印象深刻。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作为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与创新,不要被教材所束缚,应多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学生能否理解消化新的知识,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这种教学方法,肯定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损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创造多渠道的音乐教学活动,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多渠道的音乐教学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各种普及性或提高性的音乐活动。例如:成为各类音乐活动中的创作者、表演者等,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音乐教学手段上,要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遵从讲究实效,富有美感的原则,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不但自己要学会利用并设计音乐教学课件,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和设计音乐教学课件,让现代教育技术给音乐教学以新的活力,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音乐能力

首先,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是音樂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

其次,音乐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创作教学活动中,应力争使学生对音乐的形象、旋律、节奏等逐步产生兴趣,并不断学会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最后,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高雅情趣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交流,以和亲和的态度,鼓励表扬的词语来培养彼此间亲密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趣味化教材、趣味化教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只有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圆满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真正感受美、体验美,沉浸在音乐时空里,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继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周名轩(1996.02-)女,音乐学,本科,西安文理学院,18292013885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