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阅读 享受快乐

2017-05-30华玉芬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儿歌情景绘本

结合“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现在我园正全力推行的“早期阅读”特色创建活动,我园积极致力于分年龄层次的阅读指导研究。我们知道:绘本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以形象的图画、鲜艳的色彩、来源于幼儿生活原型的故事情节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关注。正所谓“天底下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幼儿。”幼儿不仅青睐于绘本那图文并茂的精彩,更愿意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探究绘本故事里的无限内容,乐于参与绘本故事的表演。于此,早期绘本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还能够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陶冶健康的情绪情操,全面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易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享受快乐生活的体验。

在全面深入課题活动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小中大班组都能认真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年龄阶段的阅读发展目标,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把握绘本的内涵,在小中大年龄层次上体现绘本阅读指导的递进式要求。并大胆地从幼儿兴趣入手,创设宽松、自由、多维的情景化阅读活动模式,在生活化、游戏化的和谐绘本阅读氛围中,有效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乐于交流、敢于表现,让他们充分享受绘本阅读的快乐,享受快乐生活的“真、善、美”,全面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有效引领——共享阅读生活的甜美。

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为此,我们积极以多种途径吸引幼儿参与阅读,并享受“悦”读。

(1)创设适宜的阅读空间,吸引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在小中大班里,我们都分别创设了“阅读区”, 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阅读环境里提供各种大小、内容不一的绘本和故事书。如:我们在小班的阅读区里,投放以图画大、颜色亮、故事简单的绘本,幼儿非常喜欢。并以“地垫”形式划分阅读区角,让幼儿能够以席地而坐的阅读姿势参与活动,显得格外温馨、舒适,更能拉近幼儿与书本的距离。在唾手可得的书柜中,幼儿可以随意挑选中意的绘本,能够激发幼儿最初的阅读兴趣。在这里,幼儿或交流、或观察、或摆弄、或倾听,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早期阅读”的乐趣。

(2)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学龄前期幼儿的喜好溢于言表,对于喜欢、感兴趣的东西,他们能够自主沉浸其中,进行大胆探究,并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爱说、乐说、敢于说,这些年龄特点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观察发现,学龄前期幼儿所衷爱的绘本都具有一个显著特点——生活元素浓郁。尽管在绘本那精美的画面上,有的柔美,有的形象,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简单,具有多样的风格,却都因它们所表现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影射着幼儿这个年龄段所具有的典型生活特点,所以更能够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都能被幼儿“读”懂。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的“阅读区角”观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的目光在“生活化”的绘本画面上停留的时间会相对更长,如:在《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中,当看到牙医时,幼儿会流露出紧张无助的神情,当看到鳄鱼时也会表现得格外小心翼翼。而在《秋秋找妈妈》绘本阅读中,一下子就激发了“爱小动物”的幼儿天性。观察绘本封面时,幼儿一眼就会关注到了“秋秋的动作、神情”,于是大胆的猜测和想象相继而来,“孤单、伤心”的情感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足够体验。“我们一起陪同秋秋去找妈妈!”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带着满心的欢喜踏上“找妈妈”的旅程。于是就生成了绘本阅读活动《秋秋找妈妈》,幼儿在熟悉故事后,参与了情景表演,并以不太熟练的语言对话,那份渴求母爱的激动,被尽情地表演着、释放着。

(3)适宜的阅读指导,建立良好的阅读常规。幼儿好动、爱玩,往往会在随意翻阅图书、画册后的1、2分钟或更短时间里去调换新的读物,在拿与放、来与去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参与游戏,也会影响到他人阅读,扰乱阅读秩序。因此,在小班的阅读活动中,教师都能够置身其中,以隐性的示范指导(一起阅读)影响幼儿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轻拿轻放图书、能够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往下看,结合图片、联系生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生,并模仿简单对话,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掌握阅读方法,了解阅读常规,进而为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中班阅读时,可以推选出“管理员”进行阅读秩序的管理、督促,进而让阅读的安静、自然氛围更浓郁,突出讨论性阅读带来的合作、分享的快乐。而大班幼儿在知识、经验更丰富的前提下,更愿意在阅读中表现自己,提出质疑进行猜测性想象阅读,結合道具、头饰、卡片等辅助材料,进行阅读表演。

二、有效引领——共享阅读活动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幼儿在参与阅读活动时,不仅享受自主阅读的快乐,更陶醉其探究、交流、表演的乐趣。当然,在阅读的情景表演、模拟对话、交流分享中不仅是幼儿表现故事内容,更是享受着绘本阅读里的那中“真、善、美”。

在正常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时,我园还积极以“研讨”活动为基点,深入早期阅读研讨活动的力度。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讨活动——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月亮,生日快乐》以一课三研的研讨方式,实现了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设计、组织,进行了全园教师观摩、研讨,提升了对课题活动的认识,更好地集大家智慧于探索阅读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其中,在进入情景表演时,以“小熊和月亮”的对话,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从“小熊的动作表演”展现细腻的人物心理变化,体验彼此牵挂、互相宽容的积极情感;从“新的生日礼物”创意画,来表达一种渴求友谊、彼此照应的幸福。由于老师性格的不同,她们所展示的活动,也突显出一定的个人魅力。有的温文尔雅、有的大方从容、有的激情满怀,幼儿在她们的引领下走进了“美”的阅读情景,也让聆听的教师感受到了那种“融入故事情景”的乐趣。在说说、讲讲、演演、画画中,我们也和幼儿一起感受了书面语的丰富性、多彩性,知道它区别于口头语言而更显生动有趣,初步感知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关系,并有所了解书面语言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幼儿对各种动物的嗯嗯认识也更加正确化科学化。并且了解到了多数动物是随时随地嗯嗯的,这是动物和人不一样的地方,将“绘本的精彩”灵巧地转换到“生活的精彩”。

三、有效引领——共享“阅读节”的精彩。

在推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营造多维活动情景、鼓励幼儿以“故事大赛”、“幼儿个人才艺表演”、“儿歌、童谣的征集”,以及“我阅读、我快乐、庆六一、展风采”系列活动,吸引幼儿共享早期阅读的精彩。

為了凸现“早期阅读”研究成果,让健康向上的儿歌、童谣唱响幼儿园,我园还在“阅读节”期间,发动全园教师、幼儿、家长搜集和整理、或创编具有时代气息的儿歌,活动结束时共收到儿歌、童谣几十首。其中,有家长以方言的形式记录了被人遗忘的旧时代童谣,也有以快板的形式创编了新生活儿歌,我们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朗读过程中,配上了相应的图片,很好地让幼儿体验到了新旧社会的差别,传统开放思维的不同,从而引发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对美好生活充满激情的积极情感态度。如:小1班张潇允家长编的儿歌《去春游》 春天到,花儿开,红黄蓝,真好看,……。很好地描述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场面,幼儿听了不由自主地拍手,也会自主地学念起来。又如中2班家长搜集的《旧儿歌》正月半,开直橱门尽你看,二月半,撑腰年糕吃一碗,三月半……。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时令农事,也感受到了旧社会生活的艰苦,进一步增强了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全园“欢庆六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豁缺的一笔精神财富,在每年的这一天,我們和幼儿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欢笑在阅读的快乐海洋里。今年的六一节,以阅读的“师幼同台表演”将六一的激情推至高潮,在《小熊请客》情景剧表演中,大班幼儿认真地对白、稚嫩的声音、朴实的童贞,让我们感受了“团结、真诚、友爱”的友谊真情。在《狼来了》童话剧表演中,幼儿或歌唱、或吟诵、或舞蹈,深深地吸引了家长和老师们,有些比较感性的幼儿竟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而拍手大笑、时而黯然神伤、时而手舞足蹈……这一切都是“阅读”带来的精彩享受!

结束语、再续阅读的乐事。

绘本阅读,深入幼儿童心,他们青睐这类图文并茂的简单画书,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阅读,沉醉那种不羁想象的表现天地!在阅读的世界里,幼儿既享受了童话世界的真、善、美,更是成就了他们“悦”读生活的乐趣!

我们将以多点空间,多点时间,多点阅读探讨的研究活动,引领幼儿走进绘本,再续精彩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华玉芬(1978.12--),女,江苏常熟,本科,学前教育,江苏省常熟市张桥幼儿园 中小学一级.

(常熟市张桥幼儿园)

猜你喜欢

儿歌情景绘本
情景交际
绘本
绘本
绘本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睡觉儿歌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