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2017-05-30李芹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芹

摘要:学习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力始终伴随人一生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力可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问题制约学生学习力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力提高

当前已经进入知识时代,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促进知识的快速更新,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是竞争时代,不仅考验人具有多大能力,更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学习力上从小养成养成的学习动力,所以对于现代教育而言,重视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小学阶段学习力的培养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基础性作用。小学教育开始进入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阶段,作为儿童接受真正教育的开端,必须打好基础。为保证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应当从小学阶段注重学习力的培养,小学开始重视学习力的培养能够为以后的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关键期,在关键期内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行为和思想等得到快速提升,而如果忽视关键期教育,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小学阶段上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智力、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小,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毅力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充分把握學生的关键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养成。

(三)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是促进减负增效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改善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减负增效。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作业负担重,压力大,减负可以改善学生学习模式。但是当前过于注重分数和升学率,所以在减负实际开展过程中比较困难。单纯的空谈减负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曲线救国的形式,学校可以建立有效课堂,优化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养成主動学习的习惯。所以学生的学习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力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首先小学生学习力的提高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基础,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未知的知识充满好奇,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性却,可以利用预习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完整的教案,使学生对文章有大致了解,之后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之间,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主动投入课堂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在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以后,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识字写字或者口语交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毅力。比如说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在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从而获得丰富的识字数量,从而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反应能力,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这一篇文章时,“小扣柴扉久不开”,这里为什么用“扣”这一字,而不是用“敲”,通过问题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自主学习力的提高。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学习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课堂中建立和谐、民主、相互协作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张贴学生的优秀位文章、书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阅读活动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相互合作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分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力。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机制不仅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还要注重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语文课堂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评价机制应当给予学生明确的、具体的评价,比如说评价学生的朗读课文,避免生硬的、无意义的“好”字总结,可以说“你读的很流利,但是声音可以再洪亮一些。”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激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评价机制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将评价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比如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作出评价,并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本堂课中表现最好的同学,在互相评价中明确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在课堂中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同时建立民主的、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学习力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当前学习和教师应当认识到学习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当科学把握课堂氛围,同时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力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机会,从而为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柳英.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学习力[J/OL].学周刊,2017(01)。

[2]白计明.论学生学习力的培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2。

[3]王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J].文学教育(上),2015,10。

[4]李润洲.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知识论透视[J].教育科学研究,2015,11。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