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17-05-30周磊林泉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城市影响因素

周磊 林泉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日渐提升,人们物质精神层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于园林的建设,要求城市公园不但要起到观赏的作用,还要保证其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但是就现阶段的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游客的责任行为会对景区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文章将从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若干管理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带给读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影响因素

就当今社会发展情况而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改善,但大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发展弊端,迫切想回归大自然,所以,带动各大城市加快了建设城市公园的步伐,同时,也体现出我们的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很多大城市的景区相继开放的弊端在于大量游客涌入,由于游客的综合素质有高有低,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对景区的环境带来影响作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概念分析

(一)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站在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游客可以称之为社会公民,需要在社会组织的网络中生存、发展,在享受相应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尽职尽责。当今时代,旅游已经成为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行为与环境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会对周边游客和旅游区居民产生影响。所以,要求游客在享受旅游权利的同时,还要对自然景区的环境保护方面负责。

(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在文中笔者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阐释是: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游客對旅游环境的自发保护行为。就目前常见的环境行为进行分类,一半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我约束行为,也就是游客本身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高度负责的态度,不会做任何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行绿色消费;第二,积极进行保护促进工作,也就是主动保护环境避免受到他人损害,做常见的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行为进行劝阻,做绿色环保志愿者,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

二、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

(一)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就游客在景区进行休憩和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甚至两者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还是有资料表明,游客进行休憩的时候对环境冲击敏感度愈高,环境知识愈丰富、环境态度愈积极则敏感度愈高。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以亲近和保护大自然为动机,其休憩冲击感就更为强大,会主动对身边环境负责。就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通常带有滞后性,只有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才会考虑解决办法,但是很少去做主动的预防,因此,如果游客在休息中感觉到休憩冲击中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就越容易激发其自身的环境行为,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产生消极影响。

(二)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在景区中,我们对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为,尊重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民风民俗,以及对社会发展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一种态度。拥有强大责任意识的游客会自动约束自己,而且把尽可能降低负面效应当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虽然,每个人都会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是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切实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举措;相反的,责任意识差的人就会视而不见,甚至觉得反正这么多垃圾了,自己扔一个也没什么。很多研究表明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有积极影响。

(三)游客自我约束行为对保护促进行为的影响。想要使得我们的共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首先游客需要具备自我约束行为能力,接下来的保护促进主要起到保障作用。一般而言,自我约束行为的主体是自己,只要严格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即可,是容易得到实现的;相应的,保护促进行为就显得积极主动,在要求自己保护环境的同时,还与其他人相关,过程也相对满上,途中会遇到多种问题吗,实施起来很难。

三、管理措施

(一)注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上文我们已经阐释过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会对其环境保护行为造成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景区管理人员展开对游客责任意识的培养。虽然每一个自然景区都会或多或少的呼吁游客提升环保意识,但是大多数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培养系统,因此,收效甚微。所以,要求景区管理人员明确景区参观是提升游客责任意识的有效载体,可以普及环保知识,并且需要游客明白这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其次,需要把环保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可以在景区显眼的位置和游客的必经之路,贴好公益广告牌和相关环保标识,对游客进行有重点的提醒,让他们知道绿色环保,人人有责。

(二)高度重视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的系统性。因为游客的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在游憩冲击感知与责任环境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发挥出有效的衔接效果,存在“游憩冲击感知—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的系统化发展机制,这种发展链条充分表明对环境责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传递链条,所以,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注重景区发展中多方联动效应,保证环境责任行为管理的系统性。有条理,有步骤地展开工作,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应该在强化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的同时,还能够运用有效手段培养游客责任意识。所以,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重点工作,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制定对游客环境行为责任有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区。

综上所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主要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二者关系紧密,缺一不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我约束属于基础层次,而保护促进的层次要明显高出很多,在实际中,游客只有自觉做出了环境的保护促进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最大作用,因此,景区要通过各种环境保护的激励措施,加速游客环境自我约束行为向保护促进行为的转化,提升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层次。

参考文献

[1]林明水,龚芳华,袁书琪.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研究[J].福建论坛,2014(5):136-141.

[2]文首文,吴章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2):768-775.

[3]羅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