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浅析

2017-05-30苏曼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训室建设高职院校

苏曼

摘 要: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是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实训室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和投入的力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实训室的设备基本可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是,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完善实训室的规章制度, 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而实训室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研究和创新实训室的建设方案、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室的预期功能,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新时期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模式分为两种。一是集中管理,二是分散管理。集中管理是由教务处、实训中心等部门统一管理,统筹使用,这样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置,但是使用时审批环节较复杂;分散管理是各系部自行管理和使用,可以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缺点是容易受部门利益影响,造成设备的重复购置。

2.2 实训师资缺乏

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训室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职称低、专业不对口、工作时间长且无法量化、考核薪资晋升外出学习等待遇都大大滞后。实训室建设依托于学校的某个教研室、院系,甚至依托几个人,实训室建设缺乏开放性的眼光局限于本校或本部门利益。

2.3 校企合作紧密程度低

目前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只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大部分院校只是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仅仅能起到保证实习场所的作用。甚至有企业视学生实习为负担或者只把学生当作低层次的廉价劳动力。

三、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改进措施

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3.1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因体制问题,各院、系严管自己的实验设备,导致在共享上困难重重。各院、系从自己需求出发,使得学校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投放,而各院、系由于争取的资金有限,购买设备受到限制。学校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家论证组,及时修订和完善实训室设方案,建立完备的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设备的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在节约学校经费的同时确保所购仪器设备的质量。对实验资源优化配置,避免设备的闲置现象,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2完善管理制度、

全面统筹安排实训课程,建立学校、系部两级分管的管理模式,规范、明确各面的职责和关系。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实训室上课预约制度,保证实训场所有序使用。

3.3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

为保证设备的高效、有序使用,必须完善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实验室的在线网络服务,学生或其他用户可时查询所需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信息、实验项目、设备的型号、运行状况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提供网上查询功能,便于其选择和网上预约。方便学校师生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工作。

2.3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设校事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室。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寻求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促进学校实践教学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合作,直接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借助企业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2.4加强实训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懂专业和懂管理的教师来管理实训室,才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训室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进行定时的专业岗位培训,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实训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外聘一些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来充实实训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5加强实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平时要进行实训设备的定期清洁。实训前后,严格对仪器进行检测和调试。针对设备的具体情况,对使用过的各种仪器的旋钮、开关进行复位。学期结束后,要对实训室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

2.6开放实训室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设备在首先满足学校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对实训室进行开放管理,开放的对象可以是学生、社会企业。开放管理可以适当的收取费用。一方面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另一方面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为设备的购置、维修、保养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学校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结束语

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項长期和艰巨的重要工作,它关系着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室管理和建设,探索出适合自己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楊宗辉.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对策.科园月刊,2010(1).

[2] 李亚.高职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浅谈 [J]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

[3] 黄小斌.拓展高校实验室建设内涵培育创新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

[4] 张亚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高等建筑教育,2009(2).

[5] 李勇.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创新.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实训室建设高职院校
关于中职楼宇自动化实训室建设的探讨
浅析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