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张书旗对花鸟画创作对象的选定

2017-05-30王鹏程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花鸟画

摘要:张书旗先生绘画的选材时非常广泛,花鸟和山水都有涉及,本文重点分析张书旗先生对于传统的中国绘画的研究还有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当时中国环境进行对花鸟画描绘对象的选择和创作。

关键词:张书旗;花鸟画;创作对象;选定

张书旗绘画的选材可以说较为广泛,他最擅长绘画花鸟。所以第一个讲述的就是张书旗先生的花鸟绘画。我国最早的花鸟画是在殷商时期,那个时期的花鸟画还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现,花鸟画受到人们喜欢的开始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很多的畫谱上都是以花鸟画为主,而各大文人墨客都纷纷学习绘画花鸟画的技法。慢慢的发展到了今天,花鸟画已经成为我国绘画的主旨,不乏很多艺术绘画家选择花鸟画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我的绘画生涯》一书中张书旗回忆起自己在上海专美学习绘画时曾经说过:“当时没有花鸟画的老师教我,所以我不得不依靠自己,在博物馆临摹古画或到公园里去写生。四年后毕业,我懂得一条真理,任何人做任何事,必须依靠自己。”张书旗的绘画风格包含了传统艺术,又含有在继承中自己所创新的艺术风格。张书旗先生将中国花鸟画的特色以一种新的形式完美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1935年在南京所举办了“张书旗先生画展”,可以说这是張书旗先生在国内举办的最为详细的一次画展,甚至可以说这次的画展代表着当时我国的绘画水平。那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不稳定,日本正在准备着侵略我国。而在这次画展开始之前,就有广大的爱国人士表示会全力支持张书旗先生开展这次画展,并且大量的购买了张书旗先生的绘画作品,而卖出的所有经费都由张书旗先生捐给了国家作为抗战的经费。当时的日本领事馆也派人前来参观张书旗先生的画展,看完画展以后大为震惊,决定大量收购张书旗先生的作品,而张书旗先生本人亲自前来拒绝了日本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最后张书旗先生的作品日本人一幅也没有收购成功。由此可见,张书旗先生开展的这次画展和当时其他画家目地不同,张书旗先生开办画展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给当时的中国凑取经费,同时也唤醒广大的中国同胞们中国文化是任何国家用钱买不来的。

这次张书旗先生的画展中最为主要的一幅作品是《猫头鹰》,画面中的猫头鹰在一颗枫树上蹲着,猫头鹰的目光表现的十分凶残,威风凛凛的看着观赏它的人。看出张书旗先生是怀着愤怒的情绪创作了这幅作品,为了表带出自己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不满于控诉。张书旗先生觉得,面对外来侵略者,只有正面面对,抵抗到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幅作品融入着张书旗先生对于日本的强烈抗议。

还有一幅作品《白鹤》。所描述的是在战火不断的中国,草木皆兵,看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竟然用不抵抗的政治手段进行处理。张书旗先生于是用着自己绘画的内容来表达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中国已经收到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凌辱,绝对不可以继续收到侵略。白鹤就是要唤醒广大的中国同胞,到了保卫祖国的时候了。张业辉的一句:“天才学历两俱高,技矣神乎讶奏刀。好向艺林分一席,无声诗里作人豪。”完美的描述了张书旗先生是天才和学历两者的结合,所以才会拥有如此之高的技艺。而且从之前张书旗先生绘画的选题,比如说代表和平的鸽子、眼光伶俐的猫头鹰、唤醒民族意识的白鹤等,可以看出张书旗先生绘画的主题鲜明,意境之高,具有较强的意识。

同时,张书旗先生的绘画作品之中也有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和其他的绘画家不同的是,张书旗先生在战火不断的中国时期,也可以过着条件优越的生活,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张书旗先生作品中大多都是与鸟、鸡为绘画对象,体现了他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张书旗先生绘画的《雄鸡图》为例,鸡是我国传统的吉祥动物,鸡和“吉”字发音差不多,所以象征着喜庆。鸡冠的冠和“官”相似,预示着飞黄腾达。张书旗先生绘画的这些动物时,画笔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作为绘画中主题的雄鸡,气宇轩昂,表达充满生机的画面。

此外,动态之中的燕子还有跳跃中的鱼也是张书旗先生喜爱绘画的题材。他所绘画的《飞燕图》中就是绘画了飞翔中的燕子。画面中的四只轻盈的小燕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飞翔在天空之上,燕子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和美好的生活,也是象征着吉祥如意。张书旗先生用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了燕子飞翔的姿态,四只小燕子主次分明,整个作品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当然,在张书旗先生的所有花鸟绘画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百鸽图》。这幅作品创作于十分艰苦的抗战时期,表达了中国同胞对于和平的向往。这幅绘画长355.6厘米,宽162.5厘米,如此之大的绘画巨作在当时的国内可以说是空前的。绘画中的鸽子象征的和平,背景是橄榄枝,预示着幸福和希望。画面中的低端有着一片杜鹃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表明张书旗先生对于此次抗战胜利的期望。而对于广大的百姓而言,“百”这个字代表着长久和吉祥,在西方橄榄枝代表的是和平,在以往的中国绘画中是第一次出现橄榄枝,这幅《百鸽图》使用着中西结合的方式表示着张书旗先生对于和平自由的向往。当年的蒋介石是担任着反法西斯联盟远东战区的最高总司令,为张书旗先生题“信使和平”四个字。

张书旗先生绘画之时,正值日本军队的飞机对重庆进行疯狂的轰炸。他以激扬饱满的笔墨,用愤怒的心情,在重庆沙坪坝松林坡进行创作,夜以继日。当时,条件恶劣、环境极差。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简陋之房,同时纸墨、颜料也十分匮乏。加之重庆天气极热,睡眠严重不足。这幅绘画的题材都是当时动荡不安的中国国情所迫,同时也是张书旗先生作为表达伟大民族的心声,当时有着许多爱国人士都跟着张书旗先生投入到以文艺作为拯救中国的武器之中。

在绘画艺术特色等方面,张书旗先生集百家之所长,高剑父先生曾经亲自对张书旗的绘画进行指点,使张书旗绘画中的花卉画有着岭南画派的特点。张书旗先生还主动学习了西洋绘画的艺术风格,如西洋绘画中水粉画的绘画方式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结合,探索出了新的绘画花鸟的风格。并且通过选取使人民产生共鸣的描绘对象进行花鸟画创作,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洪瑞.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张书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阮荣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熊怡.张书旗百鸽图.重庆日报出版社,2010.

[4]凌承伟.艺术和平友谊张书旗的艺术人生.中国艺术出版社2012.

王鹏程(1994-),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花鸟画
黄佳欢花鸟画作品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工笔花鸟画
寧靜以致遠——简评张峻民的花鸟画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老年大学写意花鸟画教学浅见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没骨花鸟画风格的比较研究